清季国文教科书的传统文化传承逻辑

2019-07-05 06:55俞明雅
出版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俞明雅

[摘 要] 晚清社会多岐互渗的时代特性使得新式国文教科书在其诞生之初就必须直面确立文化标准、处理文化关系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第一套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的分析可知,清季国文教科书呈现出文化定位的中西交织性,文化心态的矛盾冲突性,文化传承形式的多样性。整体而言,清季国文教科书以“裂变中的传承”为主体脉络,以正面延续传统的连续性逻辑、“以旧释新”的中介性逻辑和“反传统”的裂变性逻辑,完成了传统的接续和更新。

[关键词] 清季 国文教科书 文化传承 传承逻辑

[中图分类号] G2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9) 03-0117-06

[Abstract] Culture confliction is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of Late Qing Dynasty. It makes new Chinese textbooks must establish cultural standard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birth. This artical analyzes the first set of modern Chinese textbooks —— Chinese National Readers published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results show the Chinese textbooks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as well as spread of western knowledge. Overall,the Chinese textbooks published in Late Qing Dynasty completed the cultural continuation and update with continuous logic, intermediary logic and anti tradition logic.

[Key words] Late Qing Dynasty Chinese textbooks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heritage logic

晚清以来,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国人理解世界的方式被深刻地改变。在这样一个中西文明冲突、新旧文化对峙的背景下,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历史命题,同时也构筑了近代新式教科书产生的时代语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教科书在其诞生之初就面临着确立文化标准、处理文化关系的实际问题。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文化载体的国文教科书,究竟做出了何种文化选择?以何种方式处理中西文化关系?其确立文化标准的内在逻辑是怎样的?……本研究正是带着这些问题,尝试以第一套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初等小学用,1904年二月二十二日初版,商务印书馆)为中心,对清季国文教科书的文化传承逻辑做初步探寻。

1 清季国文教科书的文化定位——中西交织

“断裂与延续的交织鲜明地体现了近代中国多岐互渗的特性”[1]。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商务印书馆于1904年初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整体呈现出新旧杂糅、中西交织的文化定位。

1.1 延续传统:清季国文教科书的文化自觉

当一种新的文化进入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的时候,尤其是当这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仍然存在的时候,传统对当下的“进入”是不可避免的。換言之,当一个历史很长、文化灿烂的民族面临外来文明的强烈冲击的时候,它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在所谓的“现代”中保存“传统”[2]。回顾历史可知,从明末清初的“西学中源”说到晚清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说,古老的中华文明在面对西方文明和西洋新知的时候,整体上都在坚持克拉克所谓的“在传统中变”[3] 。中华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回应方式,使得延续传统成为清季国文教科书的一种文化自觉。

《最新国文教科书》的编辑缘起明确提出“其有为吾国之特色(如开化最早、人口最多及古圣贤之嘉言懿行等)则极力表彰之”,“务使人人皆有普通道德知识,然后进求古圣贤之要道”[4]。遵循这一理念,《最新国文教科书》编选了大量以中国历史人物诠释传统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选文,如《刘宽》《秦西巴》《齐景公》等课文所诠释的“仁”;《韩乐吾》《魏乳母》《李侃妻》所诠释的“义”;《魏文侯》《乐正子春》《范式》所诠释的“信”,等等。其中第一册第二十二课写道“有客至、入室内、我迎客、立几侧、父见客、问姓名、父坐右、客坐左”[5]。这篇初等小学第一册的识字课文,虽然只有短短十八个字,却继承了“不学礼、无以立”的礼教传统。文中不仅呈现了儿童迎客之礼,还展现了“以左为尊”的传统待客之理。此外,《入孝父母、出敬长上》《孝子》《父母之恩》《爱兄》《爱弟》《劝孝》《乌》《慈乌夜啼》等课文都蕴含了传统孝悌之义。

1.2 容纳新知:清季国文教科书的现代性追求

晚清以来,尤其是1895年甲午海战失败之后,以自强进入普遍的现代性成了国人的基本共识。在向着“现代”西方转化的过程中,不管是出于对时势的清醒认识,还是迫于无奈,中国士阶层都倾向于从西方文化和西洋新知中寻求资源。即使是被视作保守的晚清重臣张之洞,也曾说“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6]。晚清士人这种欲取法西方以图自强的认知得到了改科考、兴学堂、办报刊等一系列制度性变革的支持。两者遥相呼应,使得西方文化在清季以空前的速度传播扩散,西洋新知逐渐成为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思想资源之一。

在西方文化和西洋新知空前扩散的过程中,新式教科书作为一种可以进行“真理性宣称”(truth-chiam)的文化载体和传播形式,也深刻地参与了近代中国的现代性启蒙。这其中,《最新国文教科书》直面清季社会的启蒙诉求,并与之发生了嵌入型的关联。 一方面,《最新国文教科书》传播了众多西方新知,使“天文地理、地文动物、植物矿物、生理化学及历史政法武备等……皆萃于此书”[7]。如《汽机》一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原理和功用;又如《废物》写道“工业之种类愈多,则物类之废弃愈少,而国安有不富者乎”,行文间无不透露出以西方工业文明求自强之术的心情;再如《空气》《五带之生物》《传染病》《显微镜》《力学》《平方立方》《博物馆》《望远镜》等课文都传播了现代西方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最新国文教科书》对“吾国之弊俗则极力矫正之”[8],试图以反传统的方式实现西方现代性的转化。 如《讥堪舆》《星命》《鬼火》等课文在反传统迷信观念的同时,阐明了现代科学知识;又如《女子宜求学》批判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其中写道“少年女子,亟宜求学以图自立,庶不为人所轻视”[9],以此对女性角色进行“现代性”的重新定位。

2 清季国文教科书的文化心态——矛盾冲突

古代中国思想向近代中国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从“天朝”的想象中走出来,进入“万国”并峙的时代,从而对于自我的理解从“天下”到了“中国”[10]。从“天朝”到“中国”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知识、思想、信仰逐渐崩溃的过程。也正是在中国传统思想与外来西方文明发生语境跨越的过程中,激进与保守、断裂与延续、“向西转”与“往回看”的交织互渗共同构筑了清末社会文化心态的内部冲突。与此相映射,清季国文教科书的字里行间也充斥着这种矛盾心态。

2.1 清季国文教科书中充斥着己不如人的文化自卑心态

事实上,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在西方船坚炮利的威胁下屡战屡败。即使中国士阶层仍然试图以中国固有之文明来抵消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但是屡屡战败的现实也迫使国人调整原有的文化心态。尤其是甲午战争中国败给东洋日本之后,国人的文化心态彻底失衡,他们不得不承认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并不能帮助其在与列强的竞争中取得胜利。或者说,从这个时候起,中国真的从“天朝上国”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想象中走出,承认己不如人并试图效法西方以自强。诚如《最新国文教科书》第十册《行旅》一课所言“及漫游欧美,亲历各国之舟车……呜呼!此真文明之美风也”,与欧美文明相对,国人则是“丑态百出、诸恶必备,以为行旅之苦,大抵如斯矣”[11]。

若进一步细加分析,可以发现《最新国文教科书》以两种方式体现文化自卑心态。其一,直接凸显西方文化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如第七册《时辰钟(续)》在介绍西方发明时钟的内容中写道“时辰钟一小器耳,观于用器之人,可以覘文化之高下矣”[12]。又如,《最新国文教科书》对众多西方文明国都进行了介绍,或阐明其国力之富强、或凸显其都市之繁盛,称英吉利为“今日地球第一大国”[13],指出美国“有争雄世界之志矣”[14]。其二,在中西对比中渗透己不如人的心态。如《舟人》在传统木舟与现代汽船的比较中,叹曰:“吾今乃知所见之小也”[15];又如《户口》将古代以司寇掌万民之数与近世文明各国稽核户口相对比,认为“诚以不若是,则国不可得而理也”[16];再如《制丝》将中国传统制丝法与西方工业化纺织方法相对比,指出“我国人其速改饲育之法、设缫丝之厂,兼仿外国纺织之法,无以工业之利让人,则善矣”[17]。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最新国文教科书》倾向于将中国固有文明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相对比,进而凸显现代工业文明的优越性。就这一点而言,不管是编者的有意为之,还是无意识的行为,《最新国文教科书》这种书写方式的背后多少都折射出,清季社会的文化认知更多还是倾向于仅从物质或技术层面承认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2.2 清季国文教科书或隐或显地流露出对本国固有文化的自信与自尊

诚如上述所言,清季士人在思想上已经开始倾向于服膺西方工业文明。但是对习惯于以天朝自居的国人而言,在面对晚清以来不断的战败和国耻的时候,他们亟需寻求一种身份认同来纾解己不如人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这种身份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民族认同来支撑的。换言之,当西洋话语试图取代传统价值和道德理性的时候,国人往往以“回向传统”的方式确认自己处在一个强大的历史空间和族群文化之中,进而在这种矛盾心理中获得所需要的文化自信和国家凝聚力[18]。

《最新国文教科书》中多处试图从历史中找寻昔日的荣光,就是寻求文化认同的直接表现。如教科书中描述我国“实环球最富庶之区也”[19]、“五带之生物,我国殆无不有,诚哉其地大物博也”[20];又如在介绍指南针的时候说到“自此器传入欧洲,而航海之术,遂益发达。今日远涉重洋,无失道之患者,指南针之力也”[21];尤可值得注意的是第十册最后一课《无自馁》中所言“夫文明利器,我中国创之,欧人师吾成法,乃能胜吾。若以吾人之善于创造,更取欧洲成法而讲求焉,安知其必不如人乎”[22]。这篇课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编排上,似乎都蕴含着深意。内容上,该文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承认“今日欧洲之文明,远过吾国”,进而提出国人不必因为己不如人而自馁,而应取法欧洲以图自强。这种心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大国的文化自信以及努力建设一个民族的国家的自强心态。此外,《无自馁》被編排在初等小学堂国文教科书的最后一课,似是对传统与现代、断裂与传承之间的矛盾与纠缠做出某种终结性的表态。

细究上述两种文化心态背后的逻辑,可以发现这种文化心态的矛盾性实则指向了内在的一致性,即不论是己不如人的文化自卑心态还是寻找认同的文化自尊心态,其中都“包含了民族主义的关怀,都可以视作民族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23]。一方面,清季国文教科书中所流露的文化自信实则是一种以“拥护本国固有的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原教旨的民族主义” 样态[24]。另一方面,清季国文教科书中所体现的文化自卑实则是“建设型民族主义” [25]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对《最新国文教科书》的文本进行细读后可以发现,其文本中有多处都流露出己不如人的心态,但是文本并不止于一种自卑情绪的宣泄,而是指向更为积极的奋发图强的一面。如《织布》《制丝》《陶器》等课文中都将中国传统的技艺形式与西方现代的工业形式相比较,以此凸显西方工业文明的优势,但这些课文最后的落脚点并不限于承认己不如人,而是强调要效仿西方之法以图自强。概言之,清季国文教科书中流露出的文化自卑心态,其背后蕴含着一种逻辑,即承认己不如人,但这种不如人的心态并没有指向消极的排外和抵抗,而是指向积极的建构和自强。或者也正如胡适所言,民族主义“最高又最艰难的是努力建设一个民族的国家”[26]。

3 清季国文教科书的文化传承逻辑——裂变中传承

3.1 延续传统:清季国文教科书文化传承的连续性逻辑

张光直曾提出,西方文明的发展特性是突破性的,而中华文明的发展特性则是连续性的[27]。尽管近代中国自“开眼看世界”后,面临着西方文化和西洋话语的强烈冲击,但是传统文化及其所建构的知识、信仰体系仍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延续着。这种历史延续性在清季国文教科书中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首先,国文教科书的选材仍然以传统文化内容为主体。

(1)清季国文教科书的选文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负载。一方面,《最新国文教科书》恪守了传统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如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传统的孝悌之义、传统的女德,等等。另一方面,《最新国文教科书》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介绍,如第九册用连续四课的内容介绍了中国自盘古开天辟地至清末“凡四千六百余年”间的历史概况;又如介绍了长江、黄河、万里长城、指南针等中国灿烂的文化;再如第四册第五十一课《孔子》,尊孔子为圣人。

(2)清季国文教科书的插图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一方面,《最新国文教科书》的插图多以传统的绘画形式(山水、花鸟、人物)展现中国古典的村落、屋舍、庭院、家居摆设、服饰妆容等。另一方面,《最新国文教科书》的插图用传统的意象呈现某种文人画的意境,如牧童吹笛图、老翁提鱼图,松竹图等,或许《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的插图在笔墨技巧和思想情趣方面都无法与传统的文人画相媲美,但我们应该肯定其在延续传统“以意入画”上所做出的努力。

其次,清季国文教科书的结构体现了对传统蒙学读本的继承。

(1)《最新国文教科书》的内容框架与传统蒙学教育相契合。自先秦至明清,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集识字教育、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读写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传统蒙学教育体系[28]。《最新国文教科书》虽然是以西方分科知识体系为基准编纂的新式教科书,但其内容框架仍然延续了传统蒙学教育的综合性。诚如其初等高等小学堂国文教科书编辑缘起中所言“凡关于立身、居家、处世以及事物浅近之理由与治生之所不可缺者,皆萃于此书”[29]。

(2)《最新国文教科书》的语言形式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特色。一方面,就语言形式而言《最新国文教科书》由骈入散、循序渐进,不仅整套教科书的语言从整齐韵语逐渐过渡到词句错综的散文体,其中第一册更是“由识字,而联字,而造句,而成文,至长之句,以五字为限”[30]。另一方面,《最新国文教科书》的语言形式为属对、句读、声律等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基础訓练提供了范例。如第一册的教授法中明确每课生字的词性以便属对训练,且第一册共60篇课文,前20课都以非常工整的对仗形式呈现。

(3)《最新国文教科书》在编写体裁上沿袭了传统蒙学读物的体裁类别。如第一册五十八课“布有所长、量有所短、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31]的蒙求体。第二册第九课《采菱歌》“青菱小,红菱老,不问红与青,只觉菱儿好。好哥哥,去采菱。菱塘浅,坐小盆。哥哥采盈盆,哥哥妹妹共欢欣”[32]的歌谣体。第六册《露》《雹》等课文中的问答体,等等。

3.2 以旧释新:清季国文教科书文化传承的中介性逻辑

所谓的“以旧释新”是指在外来文明和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知识和思想作为一种“中介”继续发挥着作用。就如晚清时代,国人用孟子的“民为贵”去诠释西方的民主概念,用朱熹的“格致”去理解现代的科学概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以旧释新”就是在传统中挖掘和寻找资源,对新知识和新文化进行再度诠释和理解,进而完成新知识的“本土性生成”。也正是在新旧知识空间转换的过程中,传统作为接引和诠释新知识和新思想的资源得以延续。

翻阅《最新国文教科书》可以发现,其中多处将传统知识和思想作为诠释西洋新知和西方文化的先在性资源,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比附、转译和理解的作用”[33]。如第二册《日时》一课以中国传统的十二地支来理解西方的时间观念;又如第九册《信义》一课用传统的信义概念来诠释现代商业中的契约精神;再如,第八册《独立自尊(二)》以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典故阐释人要有己之所长,才能独立于世的道理。此外,诸如用“侍疾”这一传统词汇去对应现代护理学的知识概念、以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的孟母知礼的故事来阐述西方的私隐观念,等等,都是在用“以旧释新”的方式使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得以延续。

不过,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以旧释新”在延续传统的同时也导致传统的知识和思想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以前述“孟母知礼”的故事为例,在这篇课文中,教科书试图借助传统的“礼”的概念去传播现代西方的隐私观念。孟母知礼的故事出自于《后汉书·列女传》,其意指是“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34],而其在《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的出现既淡化了“明于姑母之道”的意蕴,也将“礼”的内涵扩展到注重家居隐私之礼。由此可见,传统的“礼”的价值意蕴在诠释新知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但是新的知识“并未割断其与‘旧的多层次联系,‘新的战胜‘旧,竟然靠的是‘旧的功用,这中间的诡论意味极为深长”[35]。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窥见,裂变中的清季社会,传统仍然是一个强大的背景性存在,传统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使得新知的理解和传播必须借助于传统,即使这种“以旧释新”在某种程度上是“郢书燕说”,“但是这种郢书燕说却恰恰延续了旧学,也接引了新知”[36]。

3.3 反传统:清季国文教科书文化传承的裂变性逻辑

葛兆光在其思想史研究中提出,晚清以来,中国在面对西方文明的时候,大体都是坚持克拉克所说的“在传统中变”,直到甲午海战中国败给东洋日本之后,中国尚存的大国自信和天朝想象开始全面坍塌。也正是受甲午战败的冲击,谭嗣同在《仁学》中写下了广为人知的“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37]。由此可以窥见,1895年之后,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将对现状的不满归咎于传统,从而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由于国文教科书受社会思潮的影响较其他科目而言更为敏感,故《最新国文教科书》也呈现出上述反传统的取向。但细究之则可发现,《最新国文教科书》的文本所传递出的是对传统分而处之的态度。即,一方面承认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弊端和糟粕,并对其“极力矫正之”。如反对传统文化中的神怪论、鬼神论、吉凶论、星命说、堪舆说等迷信观念;又如力陈缠足、吸食鸦片等传统陋习之危害;再如反对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德才观,主张女子应该接受教育,等等。另一方面又“多少还希望挖掘甚至重建出可以借鉴的正面思想资源”[38]。如教科书仍然恪守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又如,在主张女子有受教育权的同时也仍然坚守“妇德、妇容、妇功、妇言”传统四德。

进一步分析清季国文教科书的反传统倾向可知:其一,清季时期的反传统还不是一种全面的反传统,或者说传统在清季社会还不是一种整体化的负面存在。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清季和民国对待传统的不同取向[39]。仅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为例,《最新国文教科书》在第六册第二十三课《指南针》写道“今日远涉重洋,无失道之患者,指南针之力也”[40],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文化自豪的心态。与此相对,鲁迅在1933年发表的《电的利弊》一文中则以批判的态度写道“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41]。前后态度之迥异可见一斑。其二,清季国文教科书的反传统实则也是延续传统的一种方式。与上文所阐述的“以旧释新”的传承逻辑所不同,清季反传统取向的传承试图挖掘并斩断传统中致使近代中国落后于人的因素,进而使传统中积极的内容得以延续和保存。就这个层面而言,清季反传统取向的背后传递着一个观念,即传统本身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换言之,传统的传承不只是单纯的接续,传统自身也蕴含了转化、更新的可能性和需求。

4 结 语

通常,一种文明会以两种不同的逻辑回应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一种是连续性逻辑,即通过唤醒原生文明的历史记忆,试图在传统中寻找能够回应现实困境的资源;一种则是断裂性逻辑,即以割裂传统的方式凸显外来文明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而接受外来文明所规定的价值尺度。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最新国文教科书》在面对文化抉择的时候,既没有完全的回向传统,也不是全面地转向西方,而是选择以“裂变中传承”的方式对中西对峙、新旧之争做出回应。概言之,作为清季社会重要文化载体的国文教科书整体上遵循了“裂变中传承”的逻辑,在容纳西洋新知的同时将坚守传统作为其不可回避的文化担当,在以自卑的心态承认己不如人的同时也积极回到传统中寻求文化认同,在正面延续传统的同时又以“以旧释新”和“反传统”的形式完成了传统的接续和更新。

注 释

[1][38]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9,自序:1-2,14

[2][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479,476

[4][7][8][29]庄俞,蒋维乔,杨瑜统.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编辑初等高等小学堂国文教科书缘起

[5]庄俞,蒋维乔,杨瑜统.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一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38-39,编辑大意

[6]张之洞.劝学篇·循序.张文襄公全集(第四册)[M].北京:中国书店,1990:559

[9]李保田.最新国文教科书初等小学堂课本(1—5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47

[10][18][33][3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21-122,79,77,81

[11][12][13][14][15][16][17][19][20][21][22][31][32][40]李保田主编.最新国文教科书初等小学堂课本(6-10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64,78,286,337,30,239,257,7,92,28,364,109,130,28

[23]罗志田.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取向与反思[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2-83

[24] “原教旨的民族主义”的概念借用了葛兆光的说法,具体是指以维护传统和经典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形态。具体参见《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九节《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复旦大学出版社,467-485

[25]“建设型民族主义”的提法受到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一书的启发,在该书中,罗志田提出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除御外救亡的一面,还有国家建构的一面。具体参见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的相关论述。

[26]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J].独立评论,1935年第150号:1-5

[27]张光直.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转引自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9,自序:2

[28]关于中国传统蒙学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可以参见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的相关论述。

[30]庄俞,蒋维乔,杨瑜统.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一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4年2月22日初版,1906年2月12日十八版:编辑大意。

[34]刘向编纂;高时显,吴汝霖辑校;陆费逵总勘.列女传校注[M].上海:中华书局,1936:21

[35]罗志田.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J].历史研究,1995(5):117-132

[37]谭嗣同.仁学[M].北京:中华书局,1958:47

[39]关于传统的负面整体化可以参见罗志田在《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9)的相关论述,罗志田认为,清季和民国对待传统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民初时人的认知中传统与现代呈现一种整体性的对立。

[41]魯迅.伪自由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6

(收稿日期:2018-04-08)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