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编辑品牌的三个维度

2019-07-05 06:55蒋桐苏晓珍
出版科学 2019年3期

蒋桐 苏晓珍

[摘 要] 当代出版流程的改变为编辑的角色赋予更多新的涵义,编辑品牌的建设应运而生。编辑品牌即编辑的品牌,强调的是编辑主位下的品牌。其价值具有独立性,无需依附于作品或者出版社来体现。但编辑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需要多方支持共同建设的过程,编辑个人、出版社和社会三者都应采取多样措施,重视编辑品牌的塑造。

[关键词] 编辑 编辑品牌 编辑人才培养 编辑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9) 03-0032-03

[Abstract] The change in contemporary publishing processes has given new meaning to editorial rol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ditorial brands has emerged. The editorial brand is the brand of the editor. Its value is independent and does not need to be attached to a work or a publishing house. However, the shaping of editorial brands is a process that requires multiple parties to support. Editors, publishers, and society should all adopt multiple measures to emphasize the shaping of editorial brands.

[Key words] Editor Editorial  brand Editorial talent training Editorial career development

近年来,对于新形势下编辑角色调整问题的研究很多,美国资深编辑柯蒂斯在《编辑人的世界》中提到的观点比较具有启发意义,“今天的编辑和老一辈编辑不同的是,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要精通书籍制作、行销、谈判、促销、广告、新闻发布、会计、销售、心理学、政治、外交等等,还必须有绝佳的编辑技巧”[1]。由此可见,现代意义上的编辑已不只是负责策划选题或者书稿加工,而是需要参与一本图书从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装帧设计直到出版营销的全过程,编辑的这一系列工作构成了出版事业的中心,编辑已然在出版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笔者在对中国知网中关于出版品牌的文献进行分析时发现,当前的研究多将出版物品牌或者出版社品牌作为出版品牌进行研究,甚少提及编辑品牌。当前业界虽然肯定了编辑在出版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但是在品牌大行其道的今天,并没有很多出版社真正地用塑造品牌的方式去打造编辑队伍。

编辑品牌即编辑的品牌,强调的是编辑主位下的品牌,可以理解为不同于他者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在读者或作者心中已经建立起品牌形象的某一位或某一群编辑。近代中国典型的职业出版人张元济、拓展进步新生活的邹韬奋、“经世致用”放眼看世界的魏源、“译书兴国”影响一代人思想的严复等人,他们在自身的编辑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核心的编辑思想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他们的价值无须依附于作品来体现,仅其自身就能代表一定的产值,可称之为编辑出版界的杰出品牌。综合来看,编辑品牌的塑造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张元济、邹韬奋、魏源、严复等人成就的取得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也离不开出版社与社会的因素。所以本文从编辑个人、出版社、社会三个维度来探讨编辑品牌的塑造。

1 编辑个人维度

1.1 练好基本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

扎实的专业基础代表了足够的知识、技能,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塑造个人品牌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够为之后的顺利发展提供保障。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要求编辑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强大的编辑出版业务能力,能对出版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掌控,做到一切了然于胸,能应对各种复杂的书稿,对各类书稿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把控,不管书稿内容与自身专业背景是否相同,都能从容应对,依靠自身扎实的基本功来融会贯通,把书稿内容编辑升华。

1.2 拥有独特的编辑思想

“编辑思想是编辑工作的明确指引,清晰而鲜明的意识、理念在出版物的生产过程、内容形式上的集中体现即编辑思想”[2]。有的编辑在岗位上一辈子碌碌无为,毫无建树,自然是谈不上编辑思想的,更不必提独特的编辑思想。所谓独特的编辑思想,是指个人专属、他人没有或少有的,集中表现在編辑个人的价值观上。编辑需要根据自身个性、品质、经验、学科背景等确定自己的价值观,用价值观作为驱动行动的指导力量和行为规范,用价值观塑造独特的自己。独特的编辑思想是塑造编辑品牌的起点,没有独特的编辑思想就不能与其他编辑有所区别,更谈不上塑造品牌。

1.3 明确定位,保持编辑风格的一致性

在信息泛滥的社会中,人们每天接收到各种各样、数以万计的信息,要从众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给人们留下印象,就必须给自己明确的定位,塑造自身编辑风格。经过长期的编辑实践,积累沉淀自身独特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创造性的选题策划、别具一格的整合编排等,这种相对成熟、稳定的个性和特色就是个人的编辑风格。编辑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编辑要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做好选题策划、保持编辑内容的一贯性、版式编排的统一性,实现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从而尽早形成个人的编辑风格。偶然性或昙花一现的编辑成果对编辑风格的形成意义不大,也无益于品牌的塑造,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才能助力品牌的形成。

1.4 完善关系网络,建立与他者的相关性

品牌是一种复杂、多维关系的体现。消费者与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广告主与企业主的关系都在品牌中得以彰显,所以品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市场活动中的“多角关系”。同样,编辑作为编辑活动中最具创造性的人,也需要维持“多角关系”。不做编辑匠,要做编辑家;不仅会三尺案头,还要会走大江南北。编辑需要多和作者及其他相关者沟通交流,保持声音经常被听到、观点经常被提到、出版物经常被看到。通过建立与他人的这种关系网,唤起他人的情感和印象。具体来说,要有一批作者仰仗,一批潜在作者慕名,要有领导的认可,同行的称赞,还要有最终的决定者——读者,通过认可出版物间接地认可编辑。编辑品牌不是自封的,也不是经过评奖或单位授予形成的。一位编辑想要成为品牌,离不开作者、读者及其他相关者的支持与认可。如果作者、读者、出版社印象中没有与编辑的相关性,塑造品牌就无从谈起。

2 出版社维度

2.1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供充足发展空间

出版社为编辑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对于形成编辑个人品牌十分重要。首先,要合理定岗。编辑个人经历和专业背景不同,适应的岗位也有所不同。出版社应对编辑个人的能力进行考察,及时发现并将其合理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为其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须有合理的制度保障。领导赏识,不如制度赏识。通过建立合理、规范的管理机制来确保出版社的高效运转,结构清晰、制度明了,人员各司其职,利用合理的考核升迁、培养激励和绩效管理等机制来激发编辑的个人潜力,鼓足其干劲、提升其后劲,从而保证公平正义,做到事半功倍。

2.2 整合资源宣传编辑品牌

在大众传媒盛行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碎片化的信息铺天盖地袭来,各种信息早已堵住了酒巷的入口。所以任何品牌的建立都离不开宣传,编辑品牌的塑造也一样。编辑个人首先需要主动做好自我推介,与相关媒体单位建立互惠关系。出版社掌握着众多的社会资源,作为编辑发展的坚实后盾和宣传窗口,更应为编辑的宣传推广出谋划策。比如三联书店在每年的辞旧迎新之际都会举办联谊会,通过联谊会答谢著译者们一年来的辛苦与努力,同时将作者、编辑聚集在一起,提供一个平台供“圈内人”交流,这就为编辑品牌的塑造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2.3 “站在巨人肩膀上”跨界借力

除了培养“土生土长”的编辑之外,出版社还可以靠“捷径”迅速塑造编辑品牌。这就需要跨界借力,即邀请非出版界已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且适合做编辑的人加盟出版社,强强联合,塑造编辑品牌。高校、学界的研究教学工作与出版业的实践工作是出版的一体多面,应当加强交流合作,借力高校、学界的知名人物,邀请其担任编辑共同策划与编辑相关图书,资源共享、助力双赢。比较常见的还有邀请知名作家担任编辑,将作者品牌与编辑品牌合二为一。长江文艺出版社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邀请郭敬明担任主编,推出《最小说》杂志,凭着郭敬明原有的读者基础,《最小说》的出版受到热捧,郭敬明也由名作者转变为名编辑。

3 社会维度

出版行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众多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层面正向的引导和激励对于编辑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3.1 加强编辑学科人才的培养教育

编辑是一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职业,不单单局限在技术操作层面上,文化积累和生产是其核心特征。所以在高校的编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谨防异化的“编辑出版专业主义”。出版行业的门槛不应只是技术上的操作,更需要关注编辑出版工作的职业伦理、把握编辑出版双重属性的运作能力以及为读者服务的态度。人才的培养要将专业性与现代性相结合,在新的出版形势下,注重多学科交叉,更新知识体系,构建完备的知识结构。同时,紧抓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与实践平台建设,引进行业资源;放宽视野,引进行业专家和海外人才,加強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培养适应新形式、适应国际化市场的人才夯实基础。

3.2 建立完善的编辑人才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工作的好坏取决于编辑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编辑人才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以此来调动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证质量,提高效率。作为人才密集型行业,应当将人力资源作为出版业的第一资源,倡导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在此基础上,依靠合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测评办法来构建完善的评价、奖励体系。开展人才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大优秀编辑的选拔力度,健全人才奖励机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对在行业发展、工作创新中创造一流业绩的编辑给予表彰奖励,努力形成鼓励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

3.3 推动出版业市场化进程,实现要素市场自由流通

出版业的双重属性使得其发展既受“无形的手”的调控,又受“有形的手”的制约。我国的出版企业的建立是审批制而非注册制,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每一个出版企业背后都有一个主管单位的支撑。国家新闻出版署仅对出版企业进行行业监管,行政监管是由出版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政企没有严格分开,自己人管自己人,难免出现自说自话和互相包庇,从而使得出版行业畸形化发展。在这样一个非正常竞争环境之下,看似出版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实则经营粗放、产品高度同质化,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出版市场的核心要素也尚未实现自由流通,受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出版人才流动缓慢,无法为出版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新的活力[3]。推动出版业市场化进程,实现要素市场自由流通很有必要。

编辑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支持的过程,长期来看,塑造编辑品牌是出版业发展的趋势,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积累沉淀,需要编辑个人、出版社和社会三者勠力同心,从而更多的看到编辑们的可贵。

注 释

[1][美]格罗斯编;齐若兰译.编辑人的世界[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47

[2]吴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理性思考:编辑是什么:2016年编辑学研究回顾[J].出版科学,2017(2):41-46

[3]易图强.出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新释[J].中国出版,2010(12):3-6

(收稿日期: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