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兰英 时小青
肝内胆管细胞癌简称胆管细胞癌,是由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一种原发性肝癌,占肝原发恶性肿瘤的15%左右[1-2]。胆管细胞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临床诊治的患者多数已属晚期,且对化疗、放疗不敏感,导致效果不佳,死亡率居高不下[3-4]。胆管细胞癌的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及多种影像学方法的互相结合,不过实验室检查的特异度不高,影像学检查是术前定性诊断的主要工具[5-6]。超声检查具有无放射线损伤、方便、经济、实时等特征,不过常规检查的特异性较差,与肝脏其它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困难[7]。胃部超声造影是指在超声检查前让患者饮用不被吸收的溶剂的方法去除大部分的气体,其能提高胃部超声的诊断正确率。不过常规超声造影剂持续时间短、易破裂,不能实时显示血流的灌注情况[8-9]。西甲硅油多为乳剂,最初在临床中用于治疗胃肠道胀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西甲硅油能明显改善胃镜检查中的可视性效果,可消除消化腔内气体,提高成像质量[10-11],但是在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文具体探讨了基于西甲硅油的胃部超声造影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3年2月到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胆管细胞癌患者61例作为胆管癌组,同期选择肝细胞癌患者60例作为肝癌组,纳入标准: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完整;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年龄20~80岁;病理学上都诊断为胆管细胞癌或肝细胞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排除标准: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明显的胸腹主动脉瘤者;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缺乏者;怀疑休克或上消化道出血者;脑卒中患者;严重脊柱畸形患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
胆管癌组中男性40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8.33±9.13)岁;平均体重指数(22.14±1.89)kg/m2;单发结节50例,多发结节11例,平均结节直径为(7.29±2.19)cm。肝癌组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8.98±5.39)岁;平均体重指数(22.98±2.44)kg/m2;单发结节48例,多发结节12例,平均结节直径为(7.82±1.84)cm。2组患者的结节数目、结节直径等上述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
采用意大利百胜MyLabTM Twice超声仪,使用频率3.5 MHz的凸阵探头。造影剂使用西甲硅油乳剂(Berlin-Chemie AG公司,规格:40 mg/ml×30 ml/瓶),每例患者检查前服用西甲硅油2 ml。患者取仰卧位和右侧卧位,先对肝脏及肿瘤行常规超声扫查,确定拟观察病灶并记录病灶的性质,然后将探头固定于靶病灶位置,切换至造影成像模式,调节机械指数为0.06,聚焦点置于靶病灶底部水平。动脉期及门脉期对靶病灶连续观察,延迟期行全肝扫查。
(1)图像清晰度:3级为解剖结构层次清晰,病变及周围结构显示清晰;2级为解剖结构层次尚能辨认,病变及周围结构部分显示;1级为解剖结构不清,病变及周围结构显示不清。(2)强化程度:记录2组患者动脉期超声造影增强形态,包括不均匀高增强、均匀高增强、不均匀低增强等。(3)记录2组造影不同时间点(50 s、90 s和150 s)的时间-强度曲线,记录平均灰度值。(4)记录诊断效果,图像资料由两位不知晓患者其它影像学、病理、实验室检查的超声医师协商评估。
2组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清晰度都为2级与3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图像清晰度对比(例,%)
胆管癌组患者动脉期增强多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和均匀高增强,与肝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68,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超声造影强化程度对比(例,%)
胆管癌组患者病灶部位造影50 s、90 s和150 s的平均灰度值都低于肝癌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病灶部位造影不同时间点的平均灰度值对比
在121例患者中,超声造影诊断为胆管细胞癌63例,肝细胞癌58例,其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6.7%。见表4。
表4 基于西甲硅油的胃部超声造影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例
胆道系统指由各级肝内外胆管、胆囊组成,胆管用于输送胆汁,胆囊用于浓缩、贮存胆汁。胆管细胞癌为临床上的常见恶性肿瘤,早期临床表现为黄疸、高胆红素血症,与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类似[12]。胆管细胞癌可引起胆管炎、肝细胞肿胀、胆道高压、胆汁停止分泌、肝功能损害,同时对其他脏器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升高[13]。
超声为胆管细胞癌的常见检查方法,但是易受肠道气体干扰,特异性较差,定性能力及分期诊断欠缺;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存在运动伪像,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困难[14]。超声造影剂与胃部超声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增强全身血管的多普勒血流信号,提高了靶器官回声,弥补了彩色多普勒与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在探测细小血管和低速血流上的不足,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肿瘤血供及血流分布情况[15]。本研究显示2组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清晰度都为2级与3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甲硅油的药理学活性成分为一种稳定的表面活性剂(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临床常用的消泡剂[16],其可改变消化道中存在于食糜和黏液的气泡表面张力,通过肠蠕动排出体外,使之分解释放出气体,被肠壁吸收,不从肠道被吸收,应用安全性比较好,可提高造影显示的清晰度[17-18]。
在普通超声上,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的声像图无特异性,二者鉴别困难。临床研究表明肝细胞癌在上动脉期高增强,呈“快进快出”的特征,门脉期及延迟期低增强是其典型表现[19]。有学者认为胆管细胞癌动脉期可有周边环状高增强、不均匀高或低增强三种增强形态,至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消退[20]。本研究显示胆管癌组患者动脉期增强多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和均匀高增强,与肝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癌组患者病灶部位造影50 s、90 s和150 s的平均灰度值都低于肝癌组(P<0.05)。从机制上分析,胆管癌患者中瘤内滋养血管的显示率较肝癌少,提示其动脉血供不如肝癌丰富。另胆管癌多呈浸润性生长,很少形成包膜,因此少见包膜强化,反映了胆管癌内部少血供而血流缓慢的特点[21]。当前也有研究表明超声造影能够显著提高对肝内肿块的检测率,在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性质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22]。
胃部超声造影在早期临床应用比较少,主要在于气体是超声检查最大的障碍,胃内有大量的气体干扰。本研究显示在121例患者中,超声造影诊断为胆管细胞癌63例,肝细胞癌58例,其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6.7%。西甲硅油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消泡剂,其含有表面活性乳剂二甲基硅氧烷,可以改变泡沫的表面张力并使之分解,释放出气体被吸收或经过胃肠道排出体外[23]。不过西甲硅油的消泡作用与其剂量有关,剂量较少可能影响小的病灶观察,容易漏诊胆管癌。
综上所述,基于西甲硅油的胃部超声造影在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成像清晰度高,有利于与肝细胞癌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