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起
我校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走课程带动学校发展之路。我们以课题为依托,以促进学生多元、健康发展为目标,构建了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
依托我校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课题“挖掘乡土特色资源,有效开发校本课程”,我们开始针对乡土文化的研究,并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①结合地域特色分层次开发校本课程。
A.结合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如:对本地域内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地名沿革、风景名胜、手工制作、传统游戏等进行搜集整理,带进课堂,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与历史,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责任感。
B.结合传统农业种植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让师生走进田园,开展传统农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传统和现代农具,掌握简单的农作物种植和生产方法,我们还建成了“乡土博物馆”,以便促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提升能力。
C.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师生走进农户,走进乡镇,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开展探索《秸秆气化》《太阳能路灯》《光伏发电》等系列活动,编进校本教材,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
D.走进地方特色企业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带领学生深入相关企业,了解瓶子的制作过程。以瓶子为载体进行废物利用、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并以此为基础创编校本教材——瓶文化系列:《彩绳装饰瓶》《彩泥装饰瓶》《彩绘装饰瓶》《彩纸装饰瓶》等共9册。
E.走访地方名人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走访人大代表、村镇负责人、优秀教师、孝心少年等地方名人,将其事迹整理纳入校本资源,使学生更加真实直观地了解“人文家乡”。
②创建“校史馆”和“乡土博物馆”丰富校本课程资源。
A.收集以前老教师任教时期的各种文本资料、照片、教育故事等,把它们和现在的学校档案整合,成立校史馆。
B.师生走访搜集到的有关本土资源的各种资料、图片、实物等有选择性地放入乡土博物馆,收集本地各类农作物标本、传统农具,传统自制玩具等充实乡土博物馆。我们现在收集到的资料有《泊头市民间文学集成88版》等。
③依托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开发开放性课程。
为了开拓学生视野,我们加入了“北美外教进课堂”项目,每周有两个年级的学生免费享受一对一课外教口语训练。我们加入了“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每班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
依托课题研究,扎根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资源,积极开拓和连接外部优质教育资源,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在张扬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也丰厚了学生的能力积淀。
依托省级课题“古诗文与艺体活动有效结合的研究”,我们把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多学科融入到古诗词教学中,让课程更加丰富,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①古诗文与音乐美术整合。
音乐课上学生们或给经典的古诗配上节奏,即兴来一段精彩的说唱,或者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美术课上,学生们常常以诗为内容,描绘诗中的意境。
②古诗文与班队活动整合。
我们以古诗文为载体开展了“在诗词王国里遨游”“古诗伴我行”“诵古诗学美德”“古诗吟诵擂台赛”“编古诗小报”“古诗吟诵展示会”等中队活动,通过背、唱、演、说、画,学生领略了中华诗词的魅力,也感悟到了做人的真谛。
③古诗文与信息技术整合。
我们组织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利用假期自由选择课题,自由组合进行古诗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相继成立了“苏轼研究小组”“李白研究小组”“李清照研究小组”“王维研究小组”等多个研究小组,广泛地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提炼观点,学生视野开阔了,底蕴也丰厚了。
④古诗文与学校特色活动相结合。
A.扩诗演诗。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诗篇,扩充意境,补充感受,续编情节,将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可感的诗篇和课本剧表演。
B.以诗铭志。“给孩子人文的底蕴,还孩子多彩的童年”。学生们选择古诗文表明志向,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品味,丰盈了人生。
⑤古诗文与校园文化环境相结合。
教学楼一二楼北面墙文化由“春、夏、秋、冬”四季古诗组成。一楼往西以“春”为主题,由“知春”“踏春”“惜春”“咏春”四个板块组成;往东以“夏”为主题,由“初夏”“盛夏”“消夏”“咏夏”四个板块组成;二楼往西以“秋”为主题,由“乐秋”“哀秋”“咏秋”组成;往东以“冬”为主题,由“初冬”“隆冬”“贺冬”组成。二楼楼道中间为古代众多代表性诗人作品。所有楼道古诗文化均由老师学生共同参与完成。
评价:
泊头市教师发展中心: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一环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我市张屯小学在这些方面起到了典型带动作用。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他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创造性使用外部资源,精心开发了基于当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基于学校自身的活动课程,基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融合性课程,可以说他们的课程既接地气,又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校本课程实施方面,他们结合学校各项活动,将课程融入活动中,将课程融入日常学生生活中,既增强了课程本身的活力,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能力,增强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