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乡村振兴实证研究

2019-07-05 08:46周栋良
关键词:乡风文明指标

周栋良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6)

一、理论分析

乡村振兴,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为内涵,均对应特定的乡村功能[1]。

产业兴旺,侧重乡村的生产功能。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农业本身要“兴旺”。乡村作为粮食生产区域,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为适应农产品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需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因地制种植蔬菜、水果、油料等绿色农产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做强农业。二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兴旺”。农业的多功能和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村三产融合提供了可能。三产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2],也是世界农业发展趋势,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发互联网+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农业领域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兴旺”。生态宜居,侧重乡村的生态与闲暇功能。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农村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就是垃圾污水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脏乱差”问题以及化肥、农药、蓄禽粪便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二是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宜居客观上要求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乡村绿化覆盖率、建设特色小镇[3]。乡风文明,侧重乡村文化的育人和传承功能。一是继承优秀农耕文化,弘扬纯朴、善良、勤劳的传统美德。二是移风易俗,与时俱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治理有效,侧重乡村社会稳定功能。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4]。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通过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等措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二是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生活富裕,侧重乡村主体发展功能。一是农民的社会保障更加完善,逐步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二是农民的获得感增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幅度。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

乡村振兴内涵丰富,如何选取、选取哪些指标就成为科学评价乡村振兴水平的关键。指标体系构建遵循以下原则[1]:对接国家战略原则,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5个维度为基础,概括每个维度的主要内容,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抓住关键环节原则,指标选择尽量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等关键领域与重点环节;便于实际操作原则,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尽可能选取可以获得、具有权威性的指标,尽量选取比值类指标,避免规模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乡村振兴候选指标的确定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综合得出。频度统计法,就是指通过对已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文献进行频度统计,优先选择那些使用率高的指标。理论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乡村振兴内涵、特征、功能、构成要素的深入分析,选择那些针对性较强的、能反映乡村振兴本质和内涵的指标。专家咨询法是在前述两种分析初步得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对评价指标做出最终选择。

根据上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以及筛选方法,最终确定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表1)。该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乡村振兴,准则层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5个二级指标(分类指标),指标层包含25个三级指标(单项指标)。

表1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与评估方法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均为2016年。数据来源为公开出版的统计资料,包括《湖南统计年鉴2017》《湖南农村统计年鉴》《湖南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湖南民生调查报告》《湖南各市州统计年鉴2017》《湖南各市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市州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

考虑到乡村振兴的多目标性、非线性、高阶性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eess,AHP)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T.T.Satty)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方法,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阵、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向量、一致性检验等步骤。

评价指标按其性质分为两类,一是正作用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大,所反映的乡村振兴状况越好;二是负作用指标,也称逆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小,越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中,化肥使用强度、农村离婚率、农村犯罪率属于逆指标,为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的标准化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总体特征

测算结果表明(表2),各地乡村振兴水平存在较大差异。14个市州中,长沙最高,达0.915,张家界最低,为0.635,排名依次是长沙、衡阳、常德、岳阳、郴州、株洲、湘潭、娄底、益阳、邵阳、永州、怀化、湘西州、张家界,各地均值为0.790。排名前1/3的长沙、衡阳、常德、岳阳、郴州5市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程度普遍较高,成为支撑该地区乡村振兴水平的重要来源,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则不具有优势。

表2 2016年湖南各市州乡村振兴水平†

分地区来看,湘北地区最高,平均为0.861,然后依次是湘东(0.839)、湘南(0.817)、湘中(0.766)、湘西(0.692)。总体来看,洞庭湖区、长株潭地区的乡村振兴水平优于其他地区,这可能与洞庭湖区是传统农业优势区、长株潭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有关。另一方面,同一区域内城市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如长沙乡村振兴水平远高于株洲和湘潭,这可能与长沙地处省会、都市农业比较发达、株洲和湘潭是老工业基地有关。

2.分维度特征

从产业兴旺维度看,城市排名前1/3的是衡阳、常德、永州、长沙、岳阳。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中,5市第一产业总值分别是430.61亿元、383.24亿元、326.73亿元、370.95亿元、345.84亿元,位居全省前五。梳理5市农业发展经验,发现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主要做法。如衡阳市已形成“百里油茶产业示范带”和“耒阳-常宁-祁东”“衡东-衡山”“衡阳-衡南”三大油茶产业集群,油茶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常德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业大市,重点推进了粮食、生猪、蔬菜、水产品、林业五个“双百亿”产业建设,积极发展茶叶、油茶、甲鱼、柑橘、烟叶等优势特色产业。永州初步形成了粮油、畜禽、果蔬、竹木、烤烟、茶叶、药材等七大产业。长沙依托省会城市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岳阳坚持走绿色化、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农业发展之路,华容芥菜、岳阳黄茶、平江豆干、汨罗粽子、洞庭小龙虾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不断壮大。

从生态宜居维度看,城市排名前1/3的是郴州、长沙、常德、衡阳、湘潭。分区域看,总体上呈现湘东、湘南、湘北、湘西、湘中逐渐递减的趋势。长株潭地区,生态宜居得分为0.247,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长株潭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已经进入了先发展、后治理的治理阶段,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加之本身财政实力雄厚、农村人口密集,相比人口密度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湘西和湘中地区,其对农村地区进行转移支付的能力较强,单位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成本较低,支撑营造了该地区良好的人居环境。

从乡风文明维度看,城市排名前1/3的是益阳、邵阳、娄底、常德、永州。从区域来看,湘中最高,为0.280,而湘东最低,为0.192。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东部地区,乡风文明得分最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中部地区,乡风文明得分反而最高。可能的原因是乡村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乡风文明的同步提升,相反,受农户生计非农化、收入增长背景下的乡土观念转变等多重因素影响,发达地区的传统美德与农耕文化可能受到更大冲击。例如,衡量乡村传统美德的离婚率指标,长株潭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从治理有效维度看,城市排名前1/3的是长沙、岳阳、湘西州、怀化、郴州。从区域来看,该指标在各区域之间的相对差距最小,得分最高的长株潭地区(0.157)是最低的湘中地区(0.123)的1.28倍。用投票率衡量的乡村治理参与程度在各地之间的规律不明显。村务公开率指标表现良好的市州是湘西州、怀化,这是因为湘西州和怀化是精准扶贫重点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务工作比较规范。村规民约覆盖率各地普遍不高,可能因为村规民约的建立健全需要一个过程,自觉遵守更需形成习惯。长株潭地区乡镇社会工作站覆盖率走在全省前列,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重视程度有关。

从生活富裕维度看,评价结果与乡村振兴总体水平基本保持一致。长沙、衡阳、岳阳、郴州、株洲居于前1/3,常德、湘潭、娄底、益阳居于全省中游,邵阳、湘西州、永州、怀化、张家界位于后1/3,湘西地区明显落后。用于衡量城乡一体化治理程度的城乡低保平均标准比,长株潭地区最高,这反映地方政府城乡一体化治理的意愿与能力。考虑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就业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选择以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衡量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测算结果表明,长沙平均每100个65岁以上的老人拥有3个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其他市州多为1个。可见,农村养老服务事业相当薄弱。

三、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湖南乡村振兴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湘北地区最高,然后依次是湘东、湘南、湘中,湘西最低。同一地域内城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如长沙居全省第一,而同一区域内的株洲、湘潭则分列全省第六、第七。2)乡村振兴水平较高的地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程度普遍较高,尤其是产业兴旺对于乡村振兴总体水平起着关键作用。但乡村振兴水平较高的地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优势不明显,这意味着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提升。根据实证分析和湖南农业农村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牢牢抓住产业兴旺这个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关键。产业兴旺可直接提高农户生活富裕程度,可为生态治理提供充足资金。湖南是农业大省,但农业结构失衡,粮、猪独大的现象并未根本改变,农业资源优势并未转变为经济优势[5]。为促进产业兴旺,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6-8]:一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错位发展、高质量发展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与城镇化发展需求,宜农则农、宜特则特,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乡村振兴模式,在微观尺度上实现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在宏观尺度上实现适度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当地特色农产品,就地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充分挖掘农业多功能价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以“互联网+”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创意农业、分享农业、众筹农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三是以产业扶贫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兴旺。湘西是湖南乡村振兴中最薄弱、最难振兴的短板[9],靠自身力量很难短时间内突破。借鉴其他后发地区发展经验,可以采取省级政府政策项目倾斜、发达地市人才资金帮扶、当地政府引资引智入农的“大推进”发展思路。

第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为当前工作重点,加大投入、标本兼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一是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提质扩面。二是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对农田化肥农药使用、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生活污水等产生的污染进行综合防治。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少农业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农业水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四是全面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因地制宜,分类制定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五是健全治理标准和法治保障,建立生态家宜居的长效机制。

第三,以乡村文化建设带动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乡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综合反映。乡村全面振兴,既取决于经济、科技、环境等硬实力,也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乡风文明,通俗地讲就是文明的乡村文化,即乡村良好社会风气、生活习俗、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10-12]。产业兴旺并不必然带来乡风文明。从一定程度上讲,乡风文明建设的难度不亚于产业振兴。当前乡风文明建设中,一是要明确乡村文化的重点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尤其是家庭美德、培育诚实守信又有创新意识的职业文化。二是建立乡村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当前重点是加强硬件建设,如文化祠堂、道德讲堂、牌匾楹联等,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文化。三是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系列活动,如开展以孝道文化等为代表的文明家庭、模范先进评比等。

第四,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3]。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加强乡村治理是保持乡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必然要求。一是以党建带动乡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二是整合乡村各个群体力量,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14]。三是严厉打击乡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消除黄赌毒盗拐骗的社会基础,建设平安乡村。四是加强乡村的社会建设,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强化互帮互助社会网络建设。五是对具备条件的村庄,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重视农村养老事业发展。

第五,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为主,提升农民获得感。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说到底就是要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提高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加快推进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扩散、社会保障向农村全覆盖[15]。二是要解决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拓展收入来源、提高收入水平,重点是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四、反思

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视角构建了包括5 个一级指标与 25 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力求准确反映乡村振兴的内涵,体现乡村振兴的重点。如能克服数据可获得性的影响,部分指标可做进一步斟酌完善。如产业兴旺指标虽然考虑了农业产能、结构以及农业的多功能性,但农产品质量安全没有充分体现。乡风文明指标中,乡镇文化站覆盖率可能难以全面反映农村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农民文化娱乐活动情况,因为城市郊区和发达地区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半径已超越乡镇范围,时空上完全可以共享城市文化娱乐设施。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指标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请文明演绎
乡风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漫说文明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文明乡风聚人心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