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需求、地方依恋与环境责任 行为关系研究—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2019-07-05 08:46吴若云马宝建张玉钧
关键词:三江公园责任

吴若云,马宝建,张玉钧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传统的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相比,国家公园更为强调的是要调动全民积极性进行生态保护,要激发其自然保护意识。因而,采取限制和惩戒措施来规范访客行为已经不再适用于国家公园。有学者提出,有些访客天生就对保护自然环境感兴趣,他们会自发性的约束自身保护环境的行为,甚至愿意约束其他访客的不友好环境行为[1]。与其让访客被动的遵循各种限制规定,不如关注如何激发其环境责任行为,以更好地推进目的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2]。在国家公园生态游憩利用逐步提上建设日程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厘清访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制定激发访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策略。

国家公园中的原住民们对他们土生土长的生存之地有着一些不为外人所知道和了解的地方性知识,在地方性知识的体系当中有关于他们对自然的认识,有他们对自然的信仰,也有他们顺应自然而产生的实践行为。地方性知识在培养与本地情境认同的地方感觉中起关键作用[3],能够促进个体与周边环境的情感联结或地方感的产生,地方依恋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现象,在旅游情境中显著积极影响访客的环境责任行为[4-5]。本研究尝试探讨地方性知识需求、地方依恋和环境责任行为三者的关系,以期未雨绸缪,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游憩活动建设提供建议。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设

(一)概念界定

1.地方性知识

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人类学领域首次提出了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的概念。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ord Geertz)在其《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一文中,将“地方性知识”模糊定义为“事情发生经过自有地方特性并与当地人对事物之想象能力相联系”[6]。自格尔茨之后,学者们对“地方性知识”这一名词展开了研究,对其概念的界定分为了两大派别,一派认为地方性知识就是当地原住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具体的知识,另一派则认为地方性知识只是一种知识观念而非具体的知识[7-8]。Gandiwa、Halessa、蒋培和杨庭硕等学者认为地方性知识是由某个地域范围内的一群人通过与周边自然的长时间的密切接触、互动与适应,而形成的具有地方性特征的知识体系,原住民群体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来提供地方性的知识和观点,且在不同的代际之间进行传递与延续[9-12]。两种概念界定说明都有各自的道理,然而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知识观念,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本研究中并不适用,因而本文将地方性知识界定为一种具体的知识体系。国内外学者对地方性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和实践效用两个方面,认为其有生态价值、教育价值、资源管理价值等[12-13],并对其在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旅游与游憩等方面的实践效用进行了研究[14-18]。

2.地方依恋

人对于地方的情感依恋是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19]。目前Williams所提出的地方依恋的定义被学术界所认同,他认为旅游者对于某个特定地方有特殊的心理偏好,产生这种偏好的原因就是地方依恋,地方依恋就是人与特定地方之间的情感性联系[20]。已有研究将地方依恋划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21-22],认为地方依赖侧重于功能性依赖,地方认同则侧重于情感性依赖。然而两个维度都具有认知和情感上的联系,并未完全区分,因而也有研究将地方依恋作为单一测量指标[23-25]。

3.环境责任行为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Tourists'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TERB)的概念来自环境心理学的环境责任行为(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ERB)概念[26]。环境责任行为由Borden等首次提出,并将之定义为“个人和群体致力于缓解环境问题而实施的一切举措”[27]。Sivek等给出的定义更具普适性,在后续的研究中被学者们广为引用,认为环境责任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相关行为”[28]。已有研究将环境责任行为通常分为两个维度,即通用环境责任行为和特定地点环境行为[29-31],国内学者则在此基础上将环境责任行为划分为自我约束行为和保护促进行为两个维度[32-34]。本研究沿用国内学者对环境责任行为维度的划分。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

1.潜在访客地方性知识的需求对地方依恋的影响

地方依恋是人与特定地方的情感联结,目前关于地方依恋的研究多数将地方作为一个特定的环境背景,并未将地方本身特征考虑在内[35]。地方性知识作为在地方之上滋生的附属物,是一个地方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所具有的特定优势和独特性[36]。“认知—情感”论认为,人们首先对周边的事情有了认识,然后才产生相应的情感[37]。地方是依恋发生的基础,而依恋是人对地方(包括附属物)进行认知后产生情感后的反应[38]。如果想真正培养一种与本地情境相认同的地方感觉,地方性知识在其中起关键作用[3]。地方性知识需求是研究人的游憩需求,地方依恋是研究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结,游憩需求正是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之一。此外,地方性知识中包含着原住民宗教信仰和文化[39],其也影响着访客的地方依恋。为验证此观点,提出假设:

H1:地方性知识需求正向影响地方依恋

2.地方依恋对潜在访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地方理论是现有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一个常见视角,一些学者认为地方依恋是环境责任行为的关键前因变量。当游客对地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产生情感后,对环境会表现出更强的保护意愿[4-5,40-42],地方依恋和环境责任行为两者之间存在的显著正向关系已被大部分的研究所证实,游客对目的地的地方依恋越强,就越会有可能做出有利于保护环境的行为[40,43]。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地方依恋正向影响环境责任行为

H2a:地方依恋正向影响访客的自我约束行为

H2b:地方依恋正向影响访客的保护促进行为

3.潜在访客地方性知识的需求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访客对环境知识的需求会影响访客的环境责任行为。在旅游情境下,Huang等和Cheng等研究发现如果旅游者对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掌握的越多,其环境敏感度就越高,对环境问题就更加关注,并且会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44-45]。Bruyere等发现除了旅游者本身所掌握的环境知识程度高低以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教育程度也会影响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如果旅游者接受的环境保护相关教育程度较高,那么将会更容易做出环境保护的行为[46]。黄炜分析出旅游者的环境知识、环境道德、环境信任和环境期待等都对环境责任行为产生了影响[47]。地方性知识中绝大部分包含着当地的生态观、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实践知识等等,访客如果对这些环境知识感兴趣或者接受这部分知识的熏陶,是有可能对访客的环境责任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地方性知识需求正向影响访客的环境责任行为

H3a:地方性知识需求正向影响访客的自我约束行为

H3b:地方性知识需求正向影响访客的保护促进行为

根据以上假设内容构建本文研究模型,综合探讨国家公园访客的地方性知识需求程度对地方依恋的影响、地方依恋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以及地方性知识需求程度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图1)。

图1 研究模型

二、研究设计与调查

(一)案例地概况

案例地选址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其生态系统多样,形成了独特多样的生态位。生态文化深厚且世代传承,公园内的原住民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对高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有着独特的认知和实践,形成了他们关于自然、人生的基本观念和生活方式,创造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文化,这也就形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以保护生态为核心的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体系。由此可见,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的生态体验和游憩活动正逐步提升建设日程,因此,无论是从生态区位、地方性知识体系,还是从游憩功能的提供来看,选择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作为地方性知识需求、地方依恋和环境责任行为关系研究的案例地,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数据来源与问卷设计

自2018年7月20日—27日,在调研地对9名管理人员以及当地20户居民进行深度访谈,获得14个问题项。为降低变量多重共线效应,本研究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地方性知识需求的14个题项作降维处理。首先利用SPSS 20.0对地方性知识需求测量项做适用性检验,结果显示KMO=0.900>0.700,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3 320.071(相伴显著性概率为p=0.000),可判断其因子分析适切性良好,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旋转法提取14个测量项的公因子,以特征根大于1,因子载荷大于0.4作为标准,最终提取出3个公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925%,并将其分别命名为地方性知识认知体系需求、地方性知识实践体系需求和地方性知识信仰体系需求(表1)。为了简化模型,将地方性知识分析出来的3个潜变量各问题项加总平均,将其作为观测变量;地方依恋测量参考Halpenny的研究[48];环境责任行为测量参考罗文斌等的研究[32],所有变量均采用Likert7点法,形成初始问卷对潜在访客进行预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并根据访谈与预调研结果对初始问卷进行修改,形成的最终问卷。正式调查时间为2019年2月17—25日,因本研究针对的主体为国家公园的潜在访客,因而采取滚雪球的抽样方式,使用在线调研的方式,借助于社交媒体共收集问卷550份问卷,按照答题时长小于60 s进行无效问卷剔除,共获得513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3.27%。

三、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样本统计特征

针对潜在访客的人口学特征的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 20.0的描述统计分析法对收集的有效问卷(513份)进行初步分析和信息提取,以验证整体研究样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统计显示,样本中性别构成比基本接近于平衡,男性为43.5%,女性为56.5%;年龄结构覆盖了青年、中年和老年群体,主要集中在18岁到40岁(84.5%);各学历人群均有分布,其中本科(37.8%)所占比例最高;样本涉及到社会各行各业,均有一定程度的分布,其中学生所占比重较大为37.2%;除了港澳台和西藏自治区无样本分布,其他地区甚至海外均有样本分布,且较为平均。本次调研的样本整体男女结构较为均衡,地域分布较为平均,并且包涵了社会各层次水平、各年龄阶段、各行各业的人群,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信度效度检验

运用AMOS 20.0,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FA)对地方性知识的需求、地方依恋、自我约束行为和保护促进行为4个潜变量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由表2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介于0.651—0.933,均大于标准化因子载荷量临界阈值0.5;各构念的组成信度(CR)介于0.739—0.899,均高于临界阈值0.7,说明量表整体具有良好的信度。各构念的平均方差提取量(AVE)介于0.486—0.749,除了保护促进行为的AVE为0.486,低于临界阈值0.5以外,其他均高于临界阈值。虽未达到临界阈值,但尚可接受,各构念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表1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表2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三)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及调整

本研究运用AMOS24.0对结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拟合度指数为:CMIN/DF=3.866(<3),GFI=0.940(>0.9),AGFI=0.904(>0.9),RMSEA=0.075(<0.05),TLI=0.933(>0.9),CFI=0.950(>0.9),IFI=0.951(>0.9)。通过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初拟模型的拟合度指数CMIN/DF为3.866,大于上限3;RMSEA为0.075,大于上限0.05,这2项拟合指数尚未达临界值。参考黄涛的方法,使用Boolen-Stine Bootstrap(2000次有放回抽样)调整不符合多元正态的模型拟合度和参数的估计[49-50]。调整后卡方值明显下降,从最初的189.426下降到62.023,其他模型拟合度指标修正后为:CMIN/DF=1.266(<3),GFI=0.979(>0.9),AGFI=0.948(>0.9),RMSEA=0.023(<0.05),TLI=0.994(>0.9),CFI=0.995(>0.9),IFI=0.995(>0.9)。修正后模型拟合度指数均达临界值,可用于测量研究。

(四)假设路径的检验

基于结构方程的检验结果,如表3和图2所示。地方性知识对地方依恋的标准化系数为0.363,t>2.58,p<0.01,达到显著水平,假设H1成立;地方依恋对自我约束行为的标准化系数为0.174,t>2.58,p<0.01,达到显著水平,假设H2a成立;地方依恋对保护促进行为的标准化系数为0.539,t<1.96,假设H2b不成立;地方性知识对自我约束行为的标准化系数为0.539,t>2.58,p<0.01,达到显著水平,假设H3a成立;地方性知识对保护促进行为的标准化系数为0.808,t>2.58,p<0.01,达到显著水平,假设H3b成立。由此可见,地方性知识需求对地方依恋和环境责任行为均存在正向驱动作用,地方依恋仅对环境责任行为中的自我约束行为存在正向驱动作用。

表3 假设路径检验

图2 结构模型路径系数

(五)中介效应检验

运用SPSS 20.0软件中的Process插件,采用Bias-corrected Percentile 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地方性知识需求对环境责任行为的总效应显著(β=0.815),95%置信区间为(0.728,0.903)。其中,直接效应显著(β=0.739),95%置信区间为(0.036,0.129)。间接效应显著(β=0.076),95%置信区间为(0.650,0.828)(表4)。结果表明,地方依恋在地方性知识需求与环境责任行为间起到中介作用。

表4 地方依恋中介效应检验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地方性知识需求程度由访客对认知体系需求、实践体系需求和信仰体系需求三个维度构成,实证检验了Berkes[51]和明庆忠[52]等学者对地方性知识体系维度的划分。

第二,地方性知识需求是影响潜在访客地方依恋形成的重要因素。潜在访客对地方性知识的需求程度越高,就更容易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正向积极作用的心理和行为,如高水平的地方依恋。与已有研究相比,本研究首次实证检验了地方性知识需求与地方依恋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潜在访客对地方性知识的需求能够导致地方依恋的产生,并厘清了地方性知识需求对地方依恋的具体实现路径,结果显示:地方性知识需求直接正向显著影响地方依恋。

第三,地方性知识需求对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积极影响,并通过地方依恋对环境责任行为有间接影响。其中地方依恋对自我约束行为呈正向显著影响,验证了Halpenny[48]等关于地方依恋与环境责任行为呈显著正向关系的观点。其中地方依恋对保护促进行为无显著正向影响的原因可能是,潜在访客因地方性知识的需求而产生的地方依恋,并不能在短期内轻易的影响其保护促进行为。此外,结论探索性地为潜在访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可考变量,增添了从需求角度出发的影响因素。地方性知识需求的三个维度对地方依恋和环境责任行为均有影响作用,在影响效果上,以信仰体系为主、认知体系为辅、实践体系作用最小。

(二)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启示

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作为实施严格保护的生态建设区和即将开展游憩活动的目的地,其生态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潜在访客作为国家公园未来参与游憩活动的主体,探究其环境责任行为对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关键作用。根据上述结论,针对三江源国家地方性知识的现状,提出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启示。

第一,聚焦地方性知识的需求,从供给端提供、创造并满足访客的需求。首先要给予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域内的地方性知识足够的重视并对其进行保护,把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知识的传承人纳入国家公园的保护体系当中,将地方性知识完整的保留下来;其次,要将地方性知识通过不同的载体呈现在访客面前,除了文字表述之外,可以聘请原住民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向导员和讲解员,由他们带领访客走近自然,由他们向访客介绍他们对于当地动植物的独特的认知,同时将他们的生态保护价值观传递给访客;最后,将地方性知识融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体验和游憩活动当中,进行活态利用,例如参考原住民的意见生成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游憩地图”,将转山转湖等特有仪式融入生态体验当中。

第二,聚焦地方依恋,充分培养访客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情感联系。三江源国家公园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地方性知识保护、开发和利用当中,构建独特的国家公园地方品牌,让访客切身感受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魅力所在,培养访客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情感联结,促进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

猜你喜欢
三江公园责任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在公园里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一见如故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