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大部分高三教师都会在寒假前完成第一轮或二轮复习,以便开学后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顺利推进三轮复习。他们较多地关注《考试大纲》中的变化,并基于此展开深入、系统的主题式复习教学,这当然是明智之举;但当教师发现新版《考试大纲》没有变化或变化甚微时往往会觉得茫然无措,只能搬用上届的备课方案展开教学,这既使复习变得枯燥无味,又易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谈一谈。
笔者认为,基于“年度学术热点”的备考策略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因为它既能及时赋予《考试大纲》中的长效考点以“新的生命”,又能切实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高考“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要求。那么,教师该如何聚焦热点,怎样有效关联教材,又如何精选教学素材,最后付诸教学实践呢?带着这些疑惑,笔者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尝试回答上述追问。现将具体的思路与具体的实践呈现出来,以期能对广大同行有所裨益。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团队是由基层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来协同完成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以自身是否参与为依据,有内部团队和外部团队之分,中学历史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内、外团队,方能更好地提高自身教学的胜任力。
201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学术月刊》杂志社和《光明日报》理论部联合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热点紧扣去年我国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准确反映了一年来学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焦点和亮点,代表了2018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学界知名专家对这“十大热点”进行了精彩点评。仔细阅读“专家点评”“重要学术会议”和“重要文献链接”,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笔者初步拟定以热点三“改革开放四十年:理论总结、理论创新与科学发展”和热点四“高质量发展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为主题组织复习教学。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它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对实施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提高高三复习教学效益的纲领性文件。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教材指一切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材料,狭义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以热点为线,关联《考试大纲》考点,以史料文献来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材的基本内涵,是提升备考效率的必由之路。
基于热点三、四的《考试大纲》考点主要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等。笔者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检索词,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精选了10篇必读文献(见表1)供大家参考。
表1 “布雷顿森林体系”必读文献汇总表
续表
学情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具体到历史学科,主要指学生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情况。基于《考试大纲》考点的文献检索,是精读并筛选、储备教学资源的必要前提,但最终的资源撷取必须充分考量“学情”,以“学情”为落脚点。
阅读中教师要及时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学情”“教情”与“考情”做好札记,具体来说,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在忠于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做必要的转化,但不能断章取义,要保持札记意思的相对完整性。一般情况下1篇论文不超过1条札记,特别优秀的核心论文最好也不能超过3条。
对于同一观点只能摘录一次,以期刊或作者的权威性为标准进行合理地取舍。同时在摘录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细节上的错误,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
要有作者、期刊期次或著述版权页信息、具体页码等,以备回查。
依据这些原则,笔者储备了一些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教学资源,现选取3条如下:
资源1: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指出:美元与黄金挂钩,靠美国国际收支的持续逆差来向世界提供清偿力,必然会使美元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如美国纠正国际收支逆差,世界清偿能力就会不足;如美国持续保持国际收支逆差,美元可兑性就会遭到怀疑,美元危机就会产生。后来人们把美元这种两难称为“特里芬两难”。
——牛伯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作用与欧元启动》
资源2: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雅克·吕夫用“没有泪水的赤字”对“美元霸权”做了注解,即美国出现贸易赤字,不用像其他国家那样造成外汇储备的减少,只需要多印些对美国来说毫无成本可言的美元支付给贸易伙伴。简单地说,就是可以用美元作为国际唯一储备货币的地位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无限制赖账。
——胡斌:《“被妖魔化”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资源3: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二战后初期美国援欧的“马歇尔计划”同为大规模的对外经济外交计划,学界对于二者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
从经济角度和市场逻辑将“一带一路”倡议比之于“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从大国战略和国际秩序的角度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的关系;
主张客观、理性地看待“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异同。
——洪邮生、孙灿:《“一带一路”倡议与现行国际体系的变革——一种与“马歇尔计划”比较的视角》
《课程标准》是《考试大纲》制定的依据,是所有教学与考试文件的“宪法”。同时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已经在近年高考试题中有所体现,集中表现为试题命制的“素养”立意。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必须着力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深刻领悟五大素养的具体水平指标,如“史料实证”素养(见表2),
并由此展开教学与评价。
表2 “史料实证”素养学业水平层级要求汇总表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这些教学资源,可以直接以史料的形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参照高考真题,以基于热点的文献阅读资源编制模拟试题。笔者以资源2为例,参照全国卷第42题,以“史料实证”素养为主要培育目标,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
【模拟试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雅克·吕夫用“没有泪水的赤字”对“美元霸权”做了注解,即美国出现贸易赤字,不用像其他国家那样造成外汇储备的减少,只需要多印些对美国来说毫无成本可言的美元支付给贸易伙伴。简单地说,就是可以用美元作为国际唯一储备货币的地位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无限制赖账。
——摘编自胡斌《“被妖魔化”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问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元霸权”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表述明晰,史论结合)
鉴于高考试题的学业质量水平层级要求,该题意在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水平3”和“水平4”的达成度。如果学生能从多角度分析20世纪60年代法国与美国关系以及法国的外交政策,深入理解“美元霸权”说的产生背景,评述该说的历史价值,即视为达到了“水平3”的相关要求;如果学生能从“长时段”视角分析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因子,拉近历史与现实间的距离,即视为达到了“水平4”的相关要求。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另外两条教学资源设计为类似的试题供学生练习。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教学原本就是由“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密切联动的交互式过程。高三复习教学中“年度学术热点”的有效运用,可充分调动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高效互动、有效联动并深入思考,教师唯有将“团队”意识、《课程标准》意识、《考试大纲》意识和“学情”意识有效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才有可能精准应对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高考,将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培育落到实处,进而实现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