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微创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7-03 11:13:04赵峥嵘戴银燕罗辉强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尿流率尿道输尿管

赵峥嵘 戴银燕 罗辉强

(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清远 513300)

尿道损伤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该病症作为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类病症,可分成开放损伤和闭合损伤两种类型[1],受其解剖结构影响,临床中仍以闭合损伤最为常见和典型。另外,在损伤部位不同的情况下,尿道损伤症还可划分为后尿道和球部等不同部位损伤,就当前临床中实际情况来说,尿道损伤患者多需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2~3]。本次实验研究针对输尿管镜微创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详细内容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26例尿道损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6.15岁;入院时间1~8h,平均入院时间3.15h。观察组患者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8.74岁;入院时间1~8h,平均入院时间3.36h。26例尿道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需进行消炎止血治疗和抗休克治疗,随后将患者移至手术室,待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有效测量并趋于平稳后开始进行手术,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应予以患者适当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信心,随后,对患者行全身性麻醉。对照组行开放尿道会师术,患者保持仰卧位的体位,在下腹部进行切口,然后将患者膀胱切开,对其尿道进行有效探查后将F20尿道扩张器置入其中,并在尿道外口处将F18尿道扩张器置入,将患者导尿管置入膀胱和尿道之后进行固定,最后缝合切口完成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镜微创尿道会师术,患者选择结石位的体位后,在输尿管器械辅助直视下开始手术,将输尿管镜置入尿道,与此同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一般来说,冲洗压力设置为9.8kPa即可,充分掌握患者尿道损伤的具体位置、出血和创伤改变情况后,将输尿管镜继续深入并抵达损伤位置后取出输尿管硬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所有患者于术后均进行3日抗感染治疗,留置导尿管30d。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最大尿流率进行及时记录,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发生尿道狭窄例数和并发症例数,计算相应发生率[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26例尿道损伤患者所产生的实验指标数据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最大尿流率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尿道狭窄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最大尿流率等各项临床指标间差异明显,组间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d)最大尿流率(ml/s)观察组1316.95±6.1226.38±7.297.52±2.6317.91±4.08对照组1330.63±9.8589.56±24.1814.73±3.2623.16±6.82t-4.2539.0196.2062.381P-0.0000.0000.0000.025

2.2 不同组别患者尿道狭窄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不同组别患者在尿道狭窄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组别患者尿道狭窄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例数尿道狭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33(23.07)1(7.69)对照组138(61.53)6(46.15)χ2-3.9394.887P-0.0470.027

3 讨论

在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现状下,输尿管微创术逐渐被更多地应用在临床治疗尿道损伤病症中,该种手术方式下可直视术野区域,极大地避免了以往手术无法直视的情况,手术操作准确性得以显著提升[5~6],从而最大限度上降低了尿道出血、盆腔组织受损的可能性,进而有效降低了尿道狭窄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另外,输尿管镜微创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损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能够促使患者在术后尽早康复,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成为当前临床治疗尿道损伤的首选治疗方式[7]。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最大尿流率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明显,可见在输尿管镜微创尿道会师术治疗下,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最大尿流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另外,观察组患者尿道狭窄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相比于开放尿道会师术来说,输尿管镜微创尿道会师术治疗下可明显减少患者尿道狭窄和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输尿管镜微创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不仅是一种新方法,而且具有疗效显著、操作便捷、微创、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轻、安全、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尿流率尿道输尿管
陌生的尿道肉阜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浙江医学(2016年18期)2016-12-21 09:58:16
尿得怎么样,马桶知道
健康之家(2016年1期)2016-01-13 07:01:23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33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流率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