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妇科肿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2019-07-02 02:49仝欢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妇科下肢血栓

仝欢欢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作为临床较为多见的周围血管病症,下肢静脉血栓造成的静脉瓣功能缺损和肺部栓塞为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要素,也是目前妇科肿瘤患者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根据数据证实,外科手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最高可达到50%左右,与此同时,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最高将达到45%这也证实,妇科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极大。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2]。该文通过对该院于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间接收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64例进行分析,评定尿素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的防治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妇科收治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64例,根据入院时间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2)。该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3]。入选依据:(1)经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确诊;(2)未出现高凝体质;(3)肝脏和肾脏功能正常;(4)进行血小板、肝素类抗凝药物不过敏;手术前确诊无血栓类病症[4]。

研究组中,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39岁,对照组中,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40岁。64例患者中,子宫内膜癌30例、宫颈癌34例。两组基线资料如年龄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指导以及治疗,手术后第2日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233规格:0.5 mL:5 000 U)治疗,0.4 mL 皮下注射,每日 1次,连续用药10 d。研究组加行尿激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006)治疗,20万U溶于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连续10 d。两组患者卧床休养,将下肢抬高和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术前和术后10 d的下肢血流变化进行记录,通过应用静脉血管造影和彩超对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检查,同时记录两组的下肢周径、皮肤色泽以及温度。另抽取患者术前和术后10 d的静脉血测定,记录血清学指标和临床抗凝指标。

1.4 统计方法

64例肿瘤患者数据纳入SPSS 18.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中,其中计量资料依据正态分布检验,两组住院期间下肢静脉血栓指标、血清学指标以及抗凝指标对比用(±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组间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期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下肢周径和血流速度变化分析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下肢周径为(20.50±3.73)cm,对照组为(22.90±4.58)cm,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84,P=0.024 9)。

研究组血流速度为 (0.80±0.20)m/s,对照组为(0.69±0.18)m/s,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2 5,P=0.024 1)。

表2 两组术前和治疗后抗-FXa、PT以及APTT(±s)

表2 两组术前和治疗后抗-FXa、PT以及APTT(±s)

组别血清抗-F X a治疗前 治疗后P T治疗前 治疗后A P T T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 2)研究组(n=3 2)t值P值0.4 2 9±0.0 0 7 0.4 3 1±0.0 1 4 0.7 2 2 8 0.4 7 2 5 0.4 3 3±0.0 0 9 0.4 4 0±0.0 1 3 4.5 0 4 3 0.0 1 4 9 1 3.2 0±3.0 8 1 2.9 7±2.9 8 0.3 0 3 5 0.7 6 2 5 1 3.2 2±2.0 5 1 4.2 7±2.0 4 4.0 5 3 7 0.0 4 4 2 2 8.1 4±4.5 0 2 8.2 8±5.1 9 0.1 1 5 2 0.9 0 8 6 2 8.9 0±3.9 8 3 0.6 5±2.7 5 4.0 4 6 3 0.0 4 5 0

2.2 两组术前和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变化

通过表1数据分析,两组手术前血清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术前和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分析(±s)

表1 两组术前和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分析(±s)

组别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 治疗后D-二聚体(m g/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 2)研究组(n=3 2)t值P值2.4 6±0.8 8 2.5 0±0.7 5 0.1 9 5 6 0.8 4 5 5 2.9 8±1.2 8 2.4 8±0.5 7 2.0 1 8 6 0.0 4 7 9 0.5 6±0.1 5 0.5 3±0.1 3 0.8 5 4 9 0.3 9 5 9 0.7 0±0.2 5 0.5 8±0.1 7 2.2 4 5 3 0.0 2 8 3

2.3 两组术前和治疗后抗-FXa、PT以及APTT对比

在表2结果中证实,两组术前血清抗-FXa、PT以及APT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抗-FXa活性、PT和APTT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3 讨论

妇科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病症,提升了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后造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出现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生命安全。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为患者术后静脉血管受到损伤,血液在高凝状态中,血流速度减弱,导致深静脉内的血液出现凝结,从而静脉血液回流受到阻止。手术创伤、手术麻醉等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原因[5],血栓一旦出现,将造成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更为严重的情况将导致肺栓塞死亡[6]。

凝血酶属于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因凝血酶原复合物中的非活性凝血酶原在Xa因子作用下出现[7]。血清纤维蛋白原始肝脏合成的一种凝血功能的蛋白质,和患者的全血黏度等指标存在相关性[8]。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尿素激酶能够合理防治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

猜你喜欢
妇科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