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媛 杨建华 高 磊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上海 200240)
大师是大学的灵魂,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1931年梅贻琦先生就职清华大学校长时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并多次强调“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勿徒注视大树又高几许,大楼又添几座,应致其仰慕于吾校大师更多几人。此大学之以为大学,而吾清华所最应致力者也。注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许多国外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公认的世界顶尖大学,很大程度是依靠一批蜚声全球、成就卓著的大师作为强力支撑。所以,产生与汇聚世界级学术大师对当下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放在五大建设内涵首位。《总体方案》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世界优秀人才。”按照美国科学界的统计,每2000位科学家中就能产生一位大科学家,即大师级人物注李凤岐.为什么他们可以成为大师[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4.。然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真正的大师级人物屈指可数。
学术大师如此重要,又如此稀缺,那么,什么样的学术工作者能够称之为学术大师,或说哪些指标有可能对一流大学的学术大师进行衡量?其次,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术大师的学科分布与指标表现上是怎样的,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是否存在差距?第三,如果存在差距,中外一流大学的学术大师引进与培育机制有何不同,如何借鉴?
关于第一个问题,如何衡量学术大师,目前学界仍然缺乏共识。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 Merton)、加斯顿(Jerry Gaston)、乔纳森·科尔(Jonathan R. Cole)与斯蒂芬·科尔(Stephen Cole)等学者围绕“学术认可(academic recognition)”机制及其标准,对科学奖励系统等展开过探讨。而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还是通过计算发表量、引用量作为衡量指标,也有将是否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否担任知名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是否在顶尖的国际专业学会担任重要职位、是否是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否获得各种学术荣誉头衔等,视为衡量学术认可的多元指标。作为引领者,学术大师这一群体数量极少,但声望极高,是科学金字塔尖顶级的科学精英。与一般学术工作者相比,不论大学还是社会,对学术大师的期待与定位都不止局限在对论文等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进行常规评价,而上升到对学科未来建设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对国家全球竞争力与话语权提升等更高层面的影响与贡献。在第二节“研究方法”中,作者对本研究衡量学术大师的指标选取进行了详细说明。关于第二个问题,本研究分别从学科层面与大学层面,对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在学术大师学科分布与指标表现进行定量比较。关于第三个问题,本研究依次选取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以下简称南加州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与中国清华大学作为案例,对学术大师引进与培育机制进行深度剖析,并在定量比较与案例分析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首先,学术大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行对其学术造诣的高度认可。学术成果刊用与否本身是一个同行认可的过程,发表在权威性学术刊物上的成果能够被录用,大多已经通过了同行权威的评阅。[注]阎光才,岳英.高校学术评价过程中的认可机制及其合理性——以经济学领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 75-83.所以,专业研究成果的数量是常用的学术认可的客观依据之一。在科学计量学视角下,产出数量相对容易测量,但也有研究证明产出数量与学术认可之间并不存在相关,而与质量相关。[注]Cole S, Cole J R. Visibility and the structural bases of awaren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68, 33(3): 397-413.关于研究产出质量,通常将同行引用水平作为认可学术研究成果的指标,即以专业同行的关注度作为质量判断的依据。[注]阎光才,岳英.高校学术评价过程中的认可机制及其合理性——以经济学领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 75-83.论文引用是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高被引科学家作为世界级科学家的代表,研究成果数量大,被引次数名列前茅,所以高被引科学家能够作为学术大师的重要评价依据之一。
学术界通过奖项认可科学成就历史悠久。1719年法国科学院通过年度奖项竞赛鼓励科学家寻找天文学和航海问题的解决方案。1731年伦敦皇家学会开始对在物理或生物科学取得杰出成就的学者授予“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注]Zuckerman H. The proliferation of prizes: Nobel complements and Nobel surrogates in the reward system of science[J]. Theoretical Medicine, 1992, 13(2): 217-231.二十世纪初诺贝尔奖建立,默顿将之视为“科学界至高无上的荣誉”,获得者不仅是科学界精英,而且占领科学界超级精英的最高地位。[注]Merton R K. The Matthew effect in science[J]. Science, 1968, 159(3810): 56-63.诺贝尔奖是用来衡量“革命科学”的新指标,所谓“革命科学”是通过创造新的发现、理论或技术来改变科学的基本结构。[注]Kuhn T.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作为革命性科研成果的测量工具,[注]Charlton B G. Scient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elite “revolutionar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ions by analysis of trends in Nobel prizes 1947-2006[J]. Medical Hypotheses, 2007, 68(5): 931-934.诺贝尔奖是世界公认的权威科学大奖,所以能够将其作为评判学术大师的黄金标准之一。
学术刊物是学术话语权传播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编委被喻为科研产出的“守门人”,无论是论文产出数量,还是论文被引频次,均是“守门人”这一先前决定机制的作用结果。[注]Braun T, Diospatonyi I. The counting of core journal gatekeepers as science indicators really counts. The scientific scope of action and strength of nations[J]. Scientometrics, 2005, 62(62): 297-319(23).在期刊编委中,主编是期刊的灵魂人物,一方面把握办刊方向和质量,领导编委会各项事务,制定期刊中的学术评价标准,决定期刊文章发表与否,扮演着学术话语权控制者的关键角色。另一方面,国际顶尖期刊主编通常也是学科领域内的学术精英,具备卓越的学术研究能力,引导着学科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在科研产出与学科建设上贡献巨大。[注]王兴.国际学术话语权视角下的大学学科评价研究——以化学学科世界1387所大学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 64-75.所以,掌控着学术话语权的国际顶尖期刊主编,比单纯的科研产出指标更能代表大师级学者的实力。
关于样本选取。根据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国际大学样本共选取了20所ARWU排前100名的大学。其中,10所来自ARWU排前25名的大学,设为世界顶尖大学组;[注]世界顶尖大学组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多伦多大学、东京大学。另外10所来自ARWU排前76-100名的大学,设为世界一流大学组。[注]世界一流大学组包括莫纳什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悉尼大学、名古屋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巴塞尔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卡迪夫大学。中国大学样本共选取了3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6所来自ARWU排前150名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设为中国顶尖大学组;[注]中国顶尖大学组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另外26所来自ARWU排前500名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设为中国一流大学组。[注]中国一流大学组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
关于数据来源。“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据来自科睿唯安公司2017年12月发布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017 HCR List as of 15 December 2017),包含21个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数据来自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布的2001年至2018年的获奖人名单,包含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医学奖与经济学奖,不含文学奖与和平奖。“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数据来自软科官网2018年5月公布的“学术卓越调查”中41个学科的123本顶级学术刊物,对所有刊物官方网站进行检索,收集主编或等同主编信息。
关于指标得分计算。首先,研究者对所有原始值进行统计处理,改善原始数值分布;然后,计算出世界一流大学组在各个指标上的平均值作为参照,设为1分;再通过计算单一大学的单一指标值与世界一流大学组在相同指标上的平均值的比值,得到该校在该指标上的得分。
根据“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21种学科划分,本研究统计了样本学校的高被引科学家的学科分布。如图1所示,发现空间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部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经济学与商学、神经系统科学与行为学、临床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13个学科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也有超过一半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组。在材料科学与农学中,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组与中国顶尖大学组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占比相同: 在材料科学中两组占比均为31%;在农学中两组占比均为27%。在数学与工程学中,来自中国一流大学组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占比最高,占比分别为53%、46%。
图1 不同学科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占比
关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科分布,本研究统计了样本学校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化学奖、物理学奖和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的学科分布。如图2所示,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超过90%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组。在四个学科中,即便是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组的获得者占比最低的生理学/医学,其占比也超过了76%。四个学科的其余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组,中国顶尖大学组与中国一流大学组占比为零。
虽然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从来不乏中国面孔,但他们大多数为外国国籍的华人科学家。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但其工作单位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并非大学。截至2018年,中国大学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医学奖与经济学奖的获奖人数上尚未实现零突破,所以中国顶尖大学组与中国一流大学组在四个学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占比均为零。
图2 不同学科的诺贝尔奖得主占比
关于“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的学科分布,本研究统计了样本学校的顶级学术刊物的主编信息,涵盖41个学科,为更加有效地对其学科分布进行分析,进一步将其合并为理科、社科、工科与医科4个学科大类。如图3所示,理科的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超过95%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组,社科、工科与医学的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分别约有73%、60%、50%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组。四个学科大类的其余主编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组,中国顶尖大学组与中国一流大学组占比为零。
图3 不同学科的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占比
整体来看,不论与世界顶尖大学组,还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组比较,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术大师的学科分布与指标表现,与“世界一流”均存在一定差距。虽然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个别指标上已经达到世界一流,但与真正的世界顶尖大学仍然相差甚远。尤其是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指标上的表现,根据现有数据,仍未实现零突破。
具体来看,关于“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指标,如图4所示,以世界一流大学组得分均值1为参照,世界顶尖大学组得分均值为2.13,中国顶尖大学组得分均值为1.13。也就是说中国顶尖大学组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指标得分均值略高于世界一流大学组,但与世界顶尖大学组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6所中国顶尖大学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指标得分如图5所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与北京大学位居三甲,且均高于世界一流大学组得分均值。另外,中国一流大学组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指标得分均值为0.45,不论与世界顶尖大学组,还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组比较,均存在较大差距。
图4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指标的国际比较分析
图5 中国顶尖大学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指标得分
关于“诺贝尔奖获得者”指标,如图6所示,以世界一流大学组得分均值1为参照,世界顶尖大学组得分均值为2.78,中国顶尖大学组与中国一流大学组得分均值为0。
图6 诺贝尔奖获得者指标的国际比较分析
关于“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指标,如图7所示,以世界一流大学组得分均值1为参照,世界顶尖大学组得分均值为2.47。从201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多数来自美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顶尖大学组与世界一流大学组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对中国大学而言,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指标情况相似,中国顶尖大学组与中国一流大学组得分均为0。
图7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指标的国际比较分析
南加州大学引进的“磁石人物”来自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他们的存在像一颗颗巨大的磁石,为南加州大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吸力,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加盟,从而建立全球顶尖学术团队,形成一个个学术高地。
2018年日本京都大学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与美国免疫学家艾利森(James P Alison)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医学奖。本庶佑出生于医学世家,考入京都大学医学部,大学二年级进入早石修(Osamu Hayaishi)教授实验室。早石修教授是著名生物化学家、医学家,1986年成为日本第一位沃尔夫奖(Wolf Prize)得主。1975年本庶在早石教授的得意弟子西冢泰美(Yasutomi Nishizuka)教授门下获得博士学位。西冢泰美于1995年成为日本第二位沃尔夫奖得主。虽然早石修与西冢泰美未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沃尔夫奖也已非常接近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水平,本庶获得诺贝尔奖也是继承了两位大师的衣钵。师承传统在新一代大师的培育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京都大学是日本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多的大学,京都大学重视学术大师接力培养在日本物理学家的科学谱系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谱系发端于京都大学,发展于多所大学的同一学科领域。20世纪上半叶留学欧洲的仁科芳雄把最先进的量子力学带到了日本,创建仁科研究室,汤川秀树,朝永振一郎以及坂田昌一均在这里成长,成为日本的介子论和基本粒子论的开拓者。[注][日] 杉木勋著.日本科学史[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416-417.毕业于京都大学的汤川秀树、朝永振一郎,分别于1949年和196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朝永振一郎在东京大学任教期间培养了小柴昌俊与南部阳一郎,两人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小柴昌俊又带出了梶田隆章,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毕业于京都大学的坂田昌一在名古屋大学任教期间培育了益川敏英与小林诚两位高徒,两人在名古屋大学取得学位后分别于1970年、1972年回到京都大学工作并出重大发现,于20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日本物理学从第一位获奖者汤川秀树开始,共6位获奖者的成果属于基本粒子领域。汤川秀树提出介子理论,坂田昌一提出坂田模型,益川敏英与小林诚提出基本粒子的六夸克模型等是日本物理学家一直在围绕相互关联方向不断发展的结果。学术大师的传承接力不仅体现为联结国际学术大师的学缘纽带,更体现在研究领域一脉相承,研究对象相互关联,研究问题不断拓展,这是学术大师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注]丁建洋.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3: 242-250.
不论本庶佑师从两位沃尔夫奖得主,还是仁科研究室、坂田实验室“名师出高徒”的故事古今中外一直存在。乔纳森·科尔在《公平科学》一书中指出师承关系可以培养年轻科学家对好的问题及关键课题的感觉、开展研究与理论化的风格、批判的立场及教导自己未来门生的方式。[注]Cole J R. Fair Science: Women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9.“一种特别的东西、关键性的东西,在若干代科学家之间,代代相传”。[注]Robert K. Apprentice to Genius: The Making of a Scientific Dynasty[M].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徒弟从师傅那里传承到的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技能,而是思维风格、科学品味。[注]Zuckerman H. Scientific Elite: Nobel Laure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M].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5.
施一公教授是世界闻名的结构生物学家,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起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教授,2008年回到清华大学全职任教,2015年至2018年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此外,2015年施一公被授予《自然》杰出导师奖。[注]该奖由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所属的自然出版集团于2005年创立,每年嘉奖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科学领域的优秀导师,表彰导师在启发年轻科学家做出的重要贡献。[注]龚岸菹.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等五位中国科学家获《自然》杰出导师. [EB/OL]. (2015-12-08) [2019-01-2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6494.2015年,在施一公的带领下,清华大学三名博士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两篇关于剪接体三维结构和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的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学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施一公将带好学生、做好科研、做出对人类有价值的成果视为最要紧的事,[注]赵婀娜,巩育华.带好学生,是特别要紧的事[N/OL].人民日报, (2016-02-25) [2019-01-25]. 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225/c1006-28147779.html.强调团队合作中传帮带的重要性以及团队中的导师对培养学生的投入。在团队合作中、在实验室,只有通过导师的指导与引领、师兄师姐与师弟师妹之间的互助,以及大量的科研训练,每个学生的潜能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发掘。在施一公团队中,非常强调合作过程中的这种积累和传承,在广泛的学习和阅读基础上,从师兄师姐那里获得具体的指导至关重要。[注]林莉君.四个人的团队和一个世界级的难题[N/OL].科技日报, (2015-08-24) [2019-01-25].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5-08/24/content_34044670.htm.
另一方面,在团队合作中导师扮演关键角色,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将自己对科学研究的态度、视角、方法传承下去。导师对于学生的第一责任就是教会学生选择课题,教会他们如何判断课题方向、研究价值。同时,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的指导。[注]赵婀娜,巩育华.带好学生,是特别要紧的事[N/OL].人民日报, (2016-02-25) [2019-01-25]. 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225/c1006-28147779.html.在施一公团队中,学生完成实验都会与导师进行深入讨论。导师会提出很多细节问题,帮助学生发现设计上的漏洞和问题,让学生下一次的实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其次,导师要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在施一公团队中,三名博士生各有分工,通过导师指导,三人充分发挥各自专长,使团队做出领先成果。另外,在团队合作中,导师还要时刻把握整个团队的努力方向,保障研究兼顾规范性与创新性。[注]林莉君.四个人的团队和一个世界级的难题[N/OL].科技日报, (2015-08-24) [2019-01-25].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5-08/24/content_34044670.htm.《自然》杂志总编菲利普·坎贝尔(Philip Campbell)爵士曾表示:“我们处在一个实验室面临巨大竞争压力的时代,科研人员在鼓励创造力的同时,保证产出的科研成果在技术细节上的可靠性、在科研伦理上的严谨性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为何对于年轻科学家的指导十分重要。成为一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并不自动意味着能给他或她的学生提供优秀的指导”。[注]龚岸菹.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等五位中国科学家获《自然》杰出导师[EB/OL].(2015-12-08) [2019-01-25].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6494.
本研究选取“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三个指标,对国内外一流大学在学术大师方面的表现进行国际比较。上述三个指标均为低频指标,与一流大学原始创新、经济贡献等研究所采用的高频指标不同,低频指标的数值相对较小,经常出现为零的情况。不过,低频指标的优势在于只要数值发生一个单位的变化,将会对整体表现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指标的选取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满足代表世界级学术大师的水平的同时,还要具有国际可比性,造成指标的选取难度较大。目前使用的三个指标不一定能够代表所有的学术大师,也有可能不是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但从数据获得性的实际出发,借鉴已有的学术探讨,选取“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三个指标,应该是在可行性的前提下最为接近学术大师的指标。此外,受到时间与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本研究的中外一流大学样本选取未能实现覆盖全样本,也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不过,研究通过分类取样选取了四个大学样本组,尽可能体现不同类别的一流大学的学术大师在学科分布与指标表现上的差异。
通过学术大师定量比较分析发现,在学科层面,在材料科学与农学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来自中国顶尖大学组与世界顶尖大学组的占比相同,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在数学与工程学中,来自中国一流大学组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占比最高,超过了世界顶尖大学组、世界一流大学组与中国一流大学组。在大学层面,中国顶尖大学组的全球高被引学者得分均值超过了世界一流大学组,但与世界顶尖大学仍然存在差距。而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主编方面,中国大学尚未实现零突破。中国大学中真正的大师级人才屈指可数,学术大师匮乏的问题依然突出,引进与培育世界级学术大师对当下的“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术大师案例分析发现,第一,大师的引进与培育各有裨益。例如,大师引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能够看到成效,但也容易出现政策投机、“抢人”“挖人”等乱象;而且引进的大师能否真正留下,在学科建设发展中发挥作用,也有待观察。大师培育尊重了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规律,但周期相对较长,需要少则十年、长则数十年的学术积累与沉淀,也容易出现学术垄断、近亲繁殖等问题。第二,大师的引进与培育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形成两种具有规范性的大师产生机制。
一个常态的学术界是一个等级分布的结构化系统,基于能力、努力和机会,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只有极少数学者最后能够到达学术金字塔的塔尖。[注]阎光才.精神的牧放与规训[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所以,与一般性学术人才的引进、培育和评价不同,学术大师的产生有赖其特有机制。如何引得来,更重要的是如何育得出学术大师,是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能否拥有真正的世界顶尖学术大师,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关键所在,为此本研究提出下述若干建议。
通过政策推动,加快大师引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知识产生、科学创造过程中,学术大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决定一所大学、一个学科、一个创新团队在国际竞争中是否有可能达到顶尖位置。对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而言,引进世界级学术大师,对于在短期内快速充实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才队伍至关重要。建议通过政府或大学层面的政策驱动,结合当前国家经济社会优先发展领域,集中资源合力引进国际领先的学科带头人,并促进其在进一步吸引顶尖学术人才过程中发挥磁石效应。
通过师承关系,吸引大师加盟。世界大师级的精英学者多产于世界一流大学,深厚的学科传统与师承关系始终对该领域内的顶尖学者具有强大吸引力。所以,通过师承关系或科学谱系吸引顶尖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另外,不少学术人才毕业后选择到其他大学、研究机构进行深造或工作,取得卓越成就后再回归母校。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延揽学术大师的有效路径,为中国引进具有潜力的未来学术大师提供重要借鉴。
通过团队合作,培育下一代大师。作为引领者,学术大师面向学科前沿领域,具有敏锐的战略眼光,把握学科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具备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建议将团队合作作为培育未来学术大师的载体,根据团队成员各自优势,形成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的格局,推动团队整体运作和发展,激发成员研究中的创造力与主动性,促进下一代学术大师的成长。
通过强化影响、淡化指标,优化大师评价机制。对学术大师的评价应该参考“双一流”建设任务和战略目标,从重视论文数量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从论文评价等硬性指标转向重视知名度、影响力等软性指标。能否称之为学术大师,不仅在于得到了多少同行认可,更要评估其对学科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国际话语权提升产生了多少影响对吸引更多学术大师加盟与培育未来学术大师做出了多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