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个人理财”双语课程教学优化设计

2019-06-30 10:27龚旭云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双语教学高职院校

龚旭云

【摘 要】双语教学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我国未来教育的趋势。在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个人理财”双语课程对学生、对教师都是一项挑战,存在外语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缺乏学习动力、教参资料欠缺等现实问题,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给“个人理财”双语课程教学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者需要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微视频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努力,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双语教学;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9-0088-0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高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而双语教学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都曾发文反复强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问题,并指出将英语等外语引入专业课教学。本文以“个人理财”课程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在双语课程教学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双语课程教学的优化路径及教学方法。

1 开设“个人理财”双语课程的意义

“个人理财”课程是金融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会计、工商企业管理等財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财商素养类课程,该课程是很多专业的公选课程,课程通常设置32~48学时,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主要包括家庭财务分析、现金规划、消费规划、保险规划、人生规划、投资规划等核心内容。从课程内容设计来看,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投资理财意识,学会如何进行合理消费、管理个人财产、提高个人资产的投资收益及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在“个人理财”课程中引入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和外语交流的能力,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个人理财”双语课程开发现状

目前,“个人理财”课程在国内高校双语教学普及度并不高,尤其是高职院校。因“个人理财”课程双语开发较晚,基于“互联网+”的“个人理财”双语教学在线课程、精品课程几乎为零,只有零星的理财双语微视频,现有的在线资源很多是少儿财商培养系列,而且基本上源自国外,或者模仿国外财商教育,适合高校、形成体系、可供借鉴的专业性“个人理财”双语教学资源很少,这给“个人理财”双语课程的开发带来极大困难。很多高校任课教师尤其是高职院校,因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自身双语教学能力限制及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在开发双语课程时存在应付式、蜻蜓点水式甚至伪双语现象。从学生层面来讲,因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加上英语基础不扎实,专业知识学习和外语学习不能兼顾,课堂效率并不高,双语教学效果低于预期,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均不高。

3 “个人理财”双语教学存在的难题

3.1 双语教材及参考资料缺乏

教材选择是课程教授能否取得成功的第一步。目前国内各大出版社出版的众多“个人理财”教材及有关理财书籍很多,但是针对双语教学的双语教材、习题集及光盘等非常欠缺,而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费用较高,且直接使用英文学习专业课,学生接受难度较大,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即使是汉语教材,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否则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没有配套的双语教材及参考资料,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学习,学生的专业知识目标和英语能力目标都很难实现。

3.2 学生能力参差不齐

学生的外语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故外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也差异较大,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外语水平普遍较低,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只有B级,甚至低于B级。教师在使用英文讲解相关内容时,英语能力薄弱的学生无法及时理解和掌握,在进行课堂互动时,也难以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想法。高职院校学生外语水平的客观基础,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挫伤了教师开发双语课程的积极性。

3.3 双语师资力量不足

双语师资力量不足是制约“个人理财”课程双语开发的重要因素。双语课程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任课教师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需要有很强的英语表达能力。高职院校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能够开展双语教学,平时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有限,即使参加出国培训,也是短时间的培训,很难达到双语教学水平的标准。目前,担任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专业教师,专业教师因自身外语水平限制,在课程中的外语授课比例和授课质量都有待提高。

3.4 管理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对于双语课程,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制定科学、统一的管理办法,如课程设置、教师资格认定、教学模式选择、教学质量把控、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等,均没有明确的标准,而且对于双语教学任课教师也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对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积极性不高。

4 “互联网+”给“个人理财”双语课程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影响了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亦是如此。互联网技术不仅改变了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依托于云计算、多媒体等互联网技术的云课堂、在线课程、MOOC、微课、SPOC等教育形式更是渗透教育领域,给“个人理财”课程双语教学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改革契机。

4.1 “互联网+”背景下“个人理财”双语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4.1.1 “互联网+”对学生注意力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呈现的是一个海量信息、五彩缤纷的世界,学生很容易被微信、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新闻等信息所吸引,而成为“低头族”“手机控”,课堂上无视教师,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大有人在。移动互联网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冲击非常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压力越来越大。

4.1.2 “互联网+”对授课教师个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互联网具有共享性,其共享的丰富教育资源,扩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借助网络,学习者可以接触并学习到更多优秀的教学资源,从而拓展自身知识面。教师要想保持课堂上对学生的吸引力,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同时采用更多新颖的教学手段。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已成为趋势,学习掌握先进教学信息技术将成为今后教师的基本要求。

4.2 “互联网+”背景下“个人理财”双语课程改革的机遇

4.2.1 “互联网+”促使丰富的教学资源得以共享

“互联网+”拥有海量信息,丰富多彩的音视频素材和鲜活案例、真实体验,将课程中枯燥、抽象的文字以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表达(吴晓青等,2018),并且这些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学习者足不出户,即可包揽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4.2.2 “互联网+”拓展了教师眼界

网上优秀的教学视频、各类教学培训与交流,开阔了教师视野,有利于促进教师间的互相学习,提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水平。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取更多教学辅助工具,如微视频、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改变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创造更有新意、更有价值的教育方式,以强化知识传授效果。

4.2.3 “互联网+”扩大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

互联网的开放性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学生得以自由安排时间和地点学习个人理财专业知识,互联网中有各大高校的MOOC、微课、在线课程、各种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号、App推广等各种学习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查阅,使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得以充分利用。而且互联网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有疑义的部分可以反复观看。

5 “互联网+”背景下“个人理财”双语课程教学的优化建议

“互联网+”时代,网络和移动终端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也给“个人理财”课程双语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教育者需要掌握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引入教学,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将教学贯穿于课堂内外。

5.1 引入翻转课堂,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双语教学模式

传统的双语教学模式是“课堂讲授+课后练习”,高职院校学生外语底子较薄,课堂讲授过程中如果外语讲课比例较高,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存在部分学生听不懂课堂内容,进而放弃课堂学习,课后练习无法完成的风险。引入翻转课堂,采用一系列新媒体技术,让学生课前预习,对课堂内容有初步认识,课堂上由任课教师进一步强化重点、难点,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将课前预习不懂的知识向老师提问。翻转课堂有效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学习,也可以在线上与任课教师互动,对自身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入拓展。采用翻转式双语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相互辅助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5.2 录制教学微视频,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建设网络学习平台是翻转式双语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而教学微视频是网络学习平台构建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下载、保存并观看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录制教学微视频,可以克服传统双语教学的许多不足,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录制教学微视频,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遇到对英文内容理解困难时,可以重复回放解决问题;其次,教学微视频在制作过程中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知识点讲授突出重点、难点,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再次,录制教学微视频时,可以使用动画、精美图片、弹幕、剪辑等技术手段,使教学形式更生动有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双语课程的学习兴趣。

5.3 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参与度

有效的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双语课程更是如此。目前,国内外慕课教学平台拥有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能够满足不同水平、不同专业的课程需要,但是属于学生创作的作品却很少,尤其是教学微视频。教学微视频制作时,可以选择部分知识模块作为任务让学生设计,如理财观念、合理消费、理财误区等模块,让学生以任务为载体进行资料整理、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会如何用外语精准表达视频内容,学生容易对这些模块产生共鸣,更愿意去创新,学生在看到自己成功的作品后,可以增强学习“个人理财”双语课程的信心和兴趣。

5.4 线上与线下考核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自律性

翻转课堂效果的实现,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尤其是课前预习,而考核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手段。采用“线上考核+线下考核”相结合,兼顾课前、课中和课后评价,减少纸质理论评估,对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考核。其中,学生的课程参与度除了传统教学的课堂出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重复观看次数、学习频率等网络数据进行考核,通过线上与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学习自律性。

参 考 文 献

[1]刘敬,陶雁羽.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4):31-34.

[2]吴小青,邢洪涛,王莹.“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62-63.

[3]韩秋.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37-38.

[4]宗雪萍.论“互联网+”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模式的有机构建[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12):77-81.

[5]苏创,侯侠.高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65-67.

猜你喜欢
互联网+双语教学高职院校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