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昕 孙娜
摘 要:校服的设计不仅承载着学生的青春与朝气,更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教学理念,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观念。本文收集大连地区中学生秋冬校服色彩样本,经过统计、对比与分析,总结出大连地区中学生秋冬校服在色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设计方案。
关键词:大连地区;校服色彩;美观化;时尚审美;改进方案
一、 大连地区中学生秋冬校服色彩应用现状
(一) 样本收集
大连市内四区共有公立中学七十六所(包含公立初中、公立高中,公立完全中学),样本采集自其中的四十所中学(各区均有分布),全部图片皆来自所在高中的官方公众号,样本数量已超过整体数量半数,得出的统计结果具有说服性。
(二) 统计报告
二、 大连地区中学生秋冬校服色彩应用问题
(一) 与国外学生秋冬校服的色彩应用对比
在英国,即使是普通中学的学生校服也都有丰富而低调的配色,并常搭配经典的英式格纹图案。而著名的伊顿公学,学生们的校服颜色多以优雅的深色系列为主;伦敦切尔西花园别墅女校的校服是由设计师精心设计、迷人的碧绿色花呢外套。
我国中学校服大多色彩单一、重复率高;以红色、蓝色为主,配以黑、白的调和的颜色搭配,让人感觉不上档次。当很多学校都选用这种配色设计后,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很小,造成学校之间辨识度降低,容易产生混淆,体现不出各学校的特色。
(二) 对比结果分析与问题总结
设计出美观、舒适、富有文化内涵的校服是十分不容易的。考虑到经济因素和实用性原则,我国很多学校校服基本以运动服为主,虽然穿着效果做到了整齐划一,但过于从众化和模式化,缺乏美感。因此在款式单一的条件下,校服的色彩设计感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 大连地区中学生秋冬校服色彩应用原因
(一) 配合全国中学生校服设计的统一性
作为近乎可以代表学校形象的校服,其本身在设计过程中所体现的统一性是不可忽视及不可更改的一点。校服设计的统一性不仅可以便于学校对于学生的统一化管理,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及学生本身之间的校园凝聚力。
针对全国中学生校服设计统一性的相关优势,在对校服的更改和创新上,中学生秋冬校服色彩的应用应该配合全国中学生校服设计的统一性。
(二) 注重校服的方便与实用效果
校服,其本身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了学生而服务。学生作为其穿着主体,年龄普遍处于青少年阶段,他们日常的课内课外生活最需要的就是其方便和实用效果。
因此,校服设计创新要注重校服本身对于学生的方便与实用效果,在尽可能减少其不利于青少年课内外活动的设计元素的基础上,增加校服的设计美感,真正做到为学生而设计。
(三) 不强调校服外观的性别差异
校服设计上不强调外观的性别差异,可以对学生起到一种行为规范的教育作用,加强学生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针对女性,尤其是处于青春期萌芽状态的女生,可以避免其攀比心理的产生,减少因穿着引发安全问题的可能。
(四) 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一切设计均应在一定程度辅助于学生的课内课外生活,不能对其产生影响。校服设计采用统一且朴素化的设计方式,遵循传统校服的设计理念,体现学生青春活力的同时,尽量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四、 大连地区中学生秋冬校服色彩应用改进方案
(一) 改进效果展示
根据创新校服色彩设计的需求,设计出以下改进方案,并延伸第三款式做出系列效果。
(二) 设计说明
大连地区中学生秋冬校服的设计改进方案中,采用了街头复古的设计风格,款式沿用运动装款式,在个性设计上稍有收敛,更加符合大连地区中学生的穿着需求。
色彩创新设计是主要改进对象。受到城市标识、交通路标等个性色彩的启发,配色中出现高能见度的荧光色彩,体现校服本身的都市实用主义格调,增强学生的审美满足感,提高学生在秋冬出行活动中的安全性。
五、 结論
校服映射出的是一个地区文化、教育、历史甚至是政治的变革体现,代表了地区学校的形象与审美标准,是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的外在重要的象征标志。有教育界专家表示:“校服代表着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学生需要个性化发展,要能体现青少年的天真烂漫和多姿多彩,中国的素质教育不仅要从教育政策等入手,更需要重塑青少年的个性和自信,压抑青少年的天性,会导致中国文化的不断衰退”。
因此,提高中学生校服审美价值尤为重要,校服的色彩正是可进行设计变化的主要元素。通过校服色彩设计改变,可展现当代中学生的鲜明个性,体现先进的校园文化内涵与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
[1]顾远渊.中国校服设计何处突围[J].艺术设计研究,2016(4):33-36.
[2]孙涛.校服的三要素与中国校服设计思维模式变革[J].丝绸,2016(5):43-49.
[3]张蔚霞.利用校服设计培养学生的主角意识[J].文教资料,2017(11):162-163.
[4]冯志民.校服文化及设计[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4):83-85.
[5]张晗.中学生冬季校服美观化的设计研究[J].西部皮革,2018(5):80.
作者简介:
王佳昕,孙娜,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