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27 00:17李帮国
读天下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学应用

摘 要: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更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因此教育心理学理论逐渐在高校教育中得到应用。在高校教育中,教育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是在应用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高校教育中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学;应用

一、 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应用在高校教育中,能够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心理健康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自我发展,从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学生面临着频繁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在交往中产生的恐慌和压力致使心理疾病发生的几率上升。高校应该着重研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展开研究,分析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疏导,增强教育管理能力。

对于教育者来说,只有在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高校学生的个性差异比较大,教育心理学需要在老师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改良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在心理学的视角下,老师能够更加细致的观察学生的变化,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同时,教育心理学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它使教育者从新的教育角度出发,提高了高校教育质量。

对学生来说,在学习中有了清晰的目标和任务,不仅能够掌握对自身发展有用的专业知识,还能在其中得到学习的成绩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形成新的理论,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成为综合型人才。

二、 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教育心理学融合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在教育中。当前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主要是从教育实践心理活动的微观角度来进行分析。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中,主要研究教师怎样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怎样使学生最大程度吸收所学知识,从而实现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上升。

当前,教育心理学理论开始在我国各大高校渗透,但是这些理论的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优化。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的应用较为独立,缺乏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处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状态,因此不能准确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的动态变化。这就直接导致高校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理念缺乏创新。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理解不够深入,使得当前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应用中得到的功效甚微,使得其在高校教育中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三、 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育的具体运用

(一) 融入人本教学理念 转换师生角色

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对于高校教学的深入推进具有积极影响。打破师生界限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融入人本主义教学观念,应该削弱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尝试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将学生置于教学行为的中心,让学生围绕自我开展学习。老师在履行教育职责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适当转换教师的身份,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转变对老师固有的看法,对学习的态度也更加积极。

在人本理念下的师生关系,老师为学生着想是基本要求。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学习情况都各有不同,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差异,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情况,做到真诚关心、体谅。不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种可能,让学生感受到鼓舞。在高校教学中,老师的一视同仁也能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学习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不会导致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现象出现。因此,老师在实践教学时,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使教学节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优秀的学生可加快教学进度,而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老师则应当放缓教学进程,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以便于教师后续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二) 遵循教育心理规律 促进学生发展

对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高校教师要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首先要科学设置教学目标,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依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制定尚可达到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过高会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畏惧感,打击学生的学习積极性。且就学习水平的提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不可急于求成。

在教学进度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也要合理安排,也不眼高手低,急于求成。过快的教学进度使学生无法有效吸收知识,导致学生吸收的知识零散混乱,久而久之,会对后续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困难。

(三)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深入教育理念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使教育心理学理论发挥更大的效用。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各类团体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认识到个人在团队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得到激励。通过团体活动,学生形成了凝聚力,在其中尽情施展个人才能。

多元的教学方式也能帮助高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高校老师应深入教育心理学理念,尝试创新教学方法,致力于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减少学生上课不认真、走神等现象。

高校学生的潜能需要教育者进行充分挖掘,因此高校要扩大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内在实力,我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崔云花.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8):38-39.

[2]吕永红.浅谈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106-107.

[3]屈丽娟.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6):228-229.

[4]汲飞龙,李爱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现代交际,2012(6):247-248.

作者简介:

李帮国,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