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炎
摘 要:教学需要思考,尤其对于数学教学工作者来说,我们不仅需要考虑教学内容,更要考虑接受知识的学生主体,因为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当前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甚至部分学生小学、初中基础知识都很薄弱,他们对数学课程有着明显的为难情绪,更有甚者提出数学无用论学说。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思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打破数学无用论学说
在中等专业学校里,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数学课程并不重要,也没什么用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如: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电路图和电流等相关知识时,数学课程中的三角函数就派上了大用场。另外,数学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你开车去外地,需要加多少油,最少准备多少钱,这不就用到了小学学习的乘除法运算吗?再譬如,生病时医生交代你一日三次吃药,你不能少吃,为什么呢?当你学了指数衰减模型后,你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另外,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可以锻炼一个人缜密的思维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使人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能够条理分明、思路清晰地处理各种繁杂的工作,工作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也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二、打破数学为难情绪
由于学生基础参次不齐,因此我们从教者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区别对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孩子或许天生就有對数学这方面有很大的兴趣,能快乐地学习数学。如果对数学不感兴趣,数学教师就要想尽办法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孩子们多元化思维,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探索求知精神。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多复习小学和初中所学的知识,课程进度适度放缓,采用进步就激励表扬的方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是有一定学习潜力的,从而排除为难情绪。对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让他们多学多做的方式,提高他们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进而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校、市及省级的各项有关数学方面的竞赛,通过获奖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同时带动基础差的同学主动学习数学课程。于此同时,实施平时表现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办法,增强学生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教师要想尽各种办法走到学生心中,通过家访、谈心等各种手段获得有关学生的信息,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和感情交流,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渊博知识吸引和感化学生,让他们愿意学习数学这门课程。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
对于中职生来说,要想学好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学科,首先,要熟悉、理解基础理论概念,然后在实际的操作和日常生活实践中强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就要严格要求学生勤做题练习,避免好高骛远的学习态度。如何让学生掌握数学体系中的四大思维体系:数形结合、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方程思想。可在讲函数或方程思想时,逐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充分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把已知量通过函数的方式或方程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未知量待定的情况下,通过区分不同情况加以讨论的方式得到问题的不同答案。再譬如,学习数学公式时,教师可以介绍数学公式的学习方法:先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推导过程,再进行公式书写,理解公式中字母间的关系,接下来通过用数字验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公式反映的规律,还可以对公式进行各种变换,了解其不同的变化形式。可以把公式中的字母想象成抽象的框架,达到自如运用的目的。
四、加强课堂管理,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大多中职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上课吃东西、外出抽烟、上厕所等现象时有发生,大多学生虽然是“身在曹营“,但“心却在汉”,偷偷玩手机、说话、化妆、睡觉等现象屡禁不止。这就需要我们从教者加强课堂管理,让学生在课堂上端正态度,加强学生养成习惯的教育,给他们讲理想和信念,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增强其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鼓励他们自加压力,制定规划,与不同时期的自己做比较,与同学好友比进步,看谁更有韧劲和钻劲,能够更加优秀。同时,教育他们遇到挫折不要气馁,要越挫越勇,教育他们失败是成功之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加强监督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规范学生行为的具体措施,并将措施落到实处。如实行教师日志和教室日志的填写,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上课表现情况,坚持堂堂检查、日日反馈、周周总结的办法,对表现好的同学予以奖励,对表现差的同学予以适当的惩罚,并把学生的上课表现情况和评优评先相结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在数学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作为教师要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争取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作为学生要想到:当你面对困难时的求知欲超过别人的时候,你在精神上就超越了对方,达到这样的数学学习境界,你就会勤于学习、乐于学习,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数学与生活.邯郸市职业工业中专学校.李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