筅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王 伟
筅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陈有利
最近,我区开展了人教版教材“4.1多姿多彩的图形”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从课标看,本课的目标是:(1)从实物模型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抽象概括能力;(2)知道几何研究的是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为初中几何学习奠定基础;(3)能初步识别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与联系.根据以上目标,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生长呢?
对于几何图形的概念,一般都是出示大量图片,然后教师指出: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图形叫作几何图形.此教学环节,对几何图形的抽象不充分.
几何图形概念形成之后,教师常常这样提问:几何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这样缺乏研究的基础,学生无言以对,教师常常自问自答.
过分纠缠于具体图形的定性与定量,如把重点放在柱体分为几类,台体又分为几类等,这样做没有把握好本课学习的重点.
无探究的起始课无法点明本章学习要点或在初中几何中的引领作用,课堂立意不高.
基于以上现状,笔者对本课做了如下改进,并将课堂实录摘要如下:
观察生活中的剪子、建筑物等丰富多彩的图片(图略),紧紧扣住部分图片的实物模型外形(包括立体的和平面的),PPT展示退出实物图片,留下几何图形,并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1:留下的图形(几何图形)与图片中的实物有何联系?
生1:留下的图形(几何图形)与图片中实物的外形相同.
问题2:老师再出示实物:两种长方体包装盒,请依据外形画出它们的几何图形,你们画出的图形与实物模型的外形又有什么区别?
图1
生2:几何图形没有了材质、颜色、温度……
师:那么什么是几何图形?
众:从实物外形抽象出来的图形.
练习1:请你列举在生活中看到的实物外形,说出它的几何图形名称.
点评:初步感知从实物模型外形抽象出来的是几何图形,充分体现抽象的过程,特别是实物外形与几何图形的区别与联系的辨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
问题3:几何图形没有了材质、颜色、温度等的区别,显然这些都不是几何图形研究的对象,那么几何究竟研究什么呢?
追问1:这两个长方体之间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生3:形状不同.
师:具体表现在哪些不同?
生4:长、宽、高各不相同,体积,表面积.
师:几何要研究几何图形的什么属性呢?
生5:大小.
师:几何还要研究几何图形的什么属性呢?
生6:形状.
师:如图1,长方体的棱AB和CD有什么位置关系?AB和BC呢?
生7:平行,垂直.
追问2:几何学究竟研究几何图形的什么属性呢?
生8:图形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点评:以上设计巧妙地以具体图形的比较解释了初中几何研究的对象,使学生明白了初中几何将要学习什么的问题,以小见大,不但全面诠释了几何研究的对象,而且解决了从小学“是什么”到初中“为什么”的问题,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今后要面临的内容,对后续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出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教具.(略)
问题3:你如何将这些图形分类?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学生提出圆柱、圆锥、球体等,没有顶点为一类)
师:大家更倾向于哪种分类方法?(或者说哪种分类特征更明显)
生9: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师:(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平放在桌面上)平面图形有什么特点?立体图形呢?
……
师:如何解释立体图形不都在一个平面内?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10:不是全部在一个平面内,如长方体……
师:(出示图1中的长方体纸盒)你看到了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生11:点(顶点)、线段(棱)、角、面(正方形或长方形)和长方体.
师:点、线段、角、面是什么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有联系吗?
生12:平面图形组成了一些立体图形,反过来,一些立体图形从某个方面看是平面图形.
师:其中线段、角是我们本章研究的重点,其他图形将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学习.
师:请你用老师给的教具(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设计美丽的图形.说说你的收获.
生13: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中的实物外形,它就在我们身边!
生14:任何复杂的几何图形都是由简单的图形组成的.
……
点评:以上问题的提出,基础在于执教者紧紧依靠了前面所学的几何知识,并赋予了大量新的基本活动经验,定义是学生下的,不是教师强加的.像这样立足学生基础,关注学生全程活动经验和思维的活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几何起始课不应对某个具体图形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应从宏观谋划,微观入手,围绕起始课的教学功能与目标,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教学才有深度.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整体数学观,容易上成让学生看看图片,认一认图形,培养一下学习兴趣的课,那么教学就缺乏深度与广度.对此,笔者通过本课教学有如下思考与感悟,与读者一起分享.
几何起始课承上启下,学习的基础来源于小学几何的认知,而本课就需要对初中几何学习谋篇布局.所以,本课应该从宏观上理解几何图形,不宜过多在具体图形的定性与定量上纠缠(如柱体分为几类,台体分为几类),而应以一两个典型图形为例,开展对几何图形新的认识和探究.例如本课仅以两种长方体包装盒为例,紧扣外形得到几何图形概念,由长方体的长、宽、高得到一般几何图形的研究对象,以小见大,为后继学习点明探究方向.笔者认为,谨慎开展如“柱体、台体等的分类”学习,这是因为小学已经学习过,或将在今后深入学习,此时不宜过分纠缠,否则会偏离教学目标.
每一幅章前图都是生动的数学素材,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怎样发挥它们的教学功能呢?例如,本课在观察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图片之后,退出实物图片,抽象出几何图形,比较实物外形与几何图形的区别与联系,并出示两种长方体包装盒,让学生画出实物的外形,再次经历抽象几何图形的过程.在这里,我们观察丰富多彩的图片,运用图像处理观察,运用长方体包装盒,利用动手画图实验等方法,从静与动、变与不变中强化抽象的方法,引发学生探究实物外形蕴含一般几何图形的知识.又如,通过对长方体包装盒的观察,指出其中线段、角是我们本章研究的重点,其他图形将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学习,学生就会明白“我们在干什么”,明确每一节课在中学数学什么位置,进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几何图形究竟研究它什么属性,学生怎么想得到?这是几何学习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本课难点,那应该如何突破呢?这就需要借助具体的研究对象开展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学生才会想到.例如,几何图形没有了材质、颜色、温度等的区别,显然这些都不是几何图形研究的对象,那么几何究竟研究什么呢?并以外形、长(宽、高)为对象,设计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我们要学什么,便有了一个整体的学习观,才能突破教学难点.又如,通过长方体包装盒的观察,指出其中线段、角是我们本章研究的重点,其它图形将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学习.学生就会明白“我们在干什么”,明确每一堂课处在中学数学什么位置,进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数学课堂中学生明白了“我现在在干什么?”“将来要学习什么”,就会对数学内部发展有一个宏观而清晰的认识,促进学生大的数学观逐渐形成,从宏观谋划,细处刻画,日积月累,方有所获.
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长期的培养过程,具体落实在每一节课,特别是从起始课开始,就应以问题驱动学生思维.如“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类方法:教师首先出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教具,提问学生如何将这些图形分类,教师不是急于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而是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学生提出圆、圆柱、圆锥、球体等,没有顶点为一类,接着教师问:大家更倾向于哪一种分类方法或者说哪种分类特征更明显?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与逻辑的辩证认知,既明晰了结论,又明白了道理.又如,课堂小结中,教师提出用老师给的教具(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设计美丽的图形并说自己的收获,学生有机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回答,提升小结的品味和效果.这些开放式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发现,可有效帮助学生几何图形探究能力的提升.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树立长效机制,在长期思考有效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方法,并让学生在反思、归纳、交流心得中得到锻炼,这样才能逐步达到技能提升和能力发展.
总之,不但几何起始课在教学设计上要全局谋划,细处着手,其实每一堂课都要将知识融入在整个数学发展格局上来理解,让知识灵动起来,学生才会知其然,将知识提升到方法高度去理解,让结论鲜活起来,学生才会知其所以然;教师帮助学生从“整体角度”理解数学,就会培养起浓厚的数学情怀,真正把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