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祖红 仲剑峰
杜甫《咏竹》 、王维《竹里馆》 、郑燮《竹石》、《诗经·淇奥》 、管桦《竹颂》(节选)、纪录片《苏东坡》 。
1.通过诗与画的阅读,观“竹”之韵,形成初步的美感体验,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通过人与竹的比照,品“竹”之格,初步感受“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形象,实现对民族文化中特殊意象“竹”的传承性理解。
课前学习:从生活、网络、书籍、师长同伴等多渠道了解竹;搜集、理解、摘抄关于竹的成语、诗句;观看纪录片《苏东坡》。
1.板书课题“观竹”;播放《竹》文化宣传片。从课前的视频里,你捕捉到哪些竹的身影?
2.根据课前对竹的了解,用四字词语说说你所知道的竹。相机出示一组关于竹的成语,读出韵律,读出情意。
设计意图:以视频中的竹,唤醒学生生活中对竹的印象,捕捉印象中的竹之身影。这身影是生活中的,是言语中的,是文化中的。这样的捕捉,打开了孩子的记忆之门,让“竹”的形象在孩子们的世界中逐渐从模糊到清晰,从单薄到丰富,激发言语思维。
出示三幅墨竹图和三首写竹的古诗:《竹里馆》《咏竹》《竹石》,明确学习要求。
1.读诗,看图,把图和诗连一连。
2.看图,读诗,想一想:你从三首诗里分别感受到这是怎样的竹?在诗句旁边简单批注,同桌交流,然后试着带着你的理解互相诵读古诗。
(1)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a.图和诗,怎么配的?说说画带给我们的感受。
b.借助画面,你从这三首诗中又读出了怎样的竹?谈感受,用朗读表达。
预设:
《咏竹》:秀美的竹,生机勃勃的竹,清新的竹……
《竹里馆》:幽静的竹林,旷远的竹,高雅的竹……
《竹石》:坚劲的竹,不屈不挠的竹,顽强的竹……
3.配乐师生合作诵读。
(1)听一听现代散文家管桦笔下的竹,感受他眼中竹的神采。边听边圈画批注。
交流感受:这是怎样的竹,并朗读。
(2)同学分享自己收集的写竹的句子,谈谈诗句中竹的风韵。
设计意图:墨竹图与古典诗词的对照阅读,一为学生理解诗文提供了形象的帮助;二使学生在图、文中领略“竹”的风采韵致,获得审美体验。自主搜集的诗文推荐朗读,一是让学生参与课程建构,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二是通过更广阔的分享,使得阅读不拘泥于老师提供的文本,让学生能初步感受到“竹”文化之浩瀚,“竹”对中国人的影响之深广。
1.人们如此爱竹,有人甚至爱到痴迷,他说——(出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是谁?
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思考,讨论:苏东坡和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提示:结合竹的特点,再联系苏东坡的经历想一想,你一定会有许多发现。)
2.集体交流。
小结:这就是苏轼,一个拥有竹的品格的中国文人。人们把这样的品格,叫作“君子”。
3.三千多年前,《诗经·国风》里这样写“竹”与“君子”——(出示《淇奥》)。
(1)对照译文自由读,指名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从《诗经》到现代,竹的君子品格一路传承,古往今来,中国的悠悠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如竹一般的人,他们的名字熠熠生辉,他们是谁?
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中华民族也像竹一样,在一次次寒冬中蓄势,发展,繁荣。
(4)再次吟诵这远古的歌谣。
设计意图:通过苏东坡与竹的比较,感受苏轼身上“竹”的君子品格。通过回溯《诗经》,追忆英杰,感受竹给予中国人的精神养分,带给中华民族的灵魂支撑。同时,也让竹的文化意象、精神品格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种子,无痕传承。
观竹,我们一起欣赏了文学作品中竹的风韵和品格,竹是君子,君子似竹。给“墨竹”书签题写一首诗,可以是前人写过的,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把竹的情操和美德,流淌在笔尖,潜藏在生命深处。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将学生对竹的阅读、对竹的精神的关照延伸到课后,延伸到以后的每一天。
文本选择,联结儿童的经验世界。“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象,备受青睐,古往今来,咏竹之作不胜枚举。对于儿童而言,竹的文化意象显得抽象、晦涩,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来实现文化意象的可感、可视,显得尤为重要。教者充分联结儿童的经验世界,来选择教学内容。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以竹文化视频唤起生活中的竹之印象;从儿童思维特点出发,让“画”和“诗”互为注脚,让“竹”与“人”互相印证;从儿童学习能力出发,课前布置学生自主收集关于竹的成语、诗文,作为课堂阅读材料的重要补充。丰富的阅读材料涉及诗、文、画、视频等,以竹为主题跨界融合,却又都指向语文的听说读写,指向儿童的人文素养养成。
话题驱动,指向儿童的人文素养。教者从四个话题展开对竹的阅读。其中,“观竹韵”“品竹格”是本课的重点话题。风韵和品格,是多元的、抽象的,如何以儿童的方式来品味经典,解读文本,就需要以儿童的视角、儿童的认知、儿童的策略来架设桥梁。教者先带着儿童进行画与诗的对照阅读,诗与文的迁移欣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外阅读,丰满地呈现出竹的多彩风韵。画是诗的桥梁,文是诗的拓展。教者又抛出话题,引导学生将竹与苏轼进行比对,竹的品格在人的身上找到共鸣,一件件具体的事件让品格这个抽象的概念得以凸显、具体。然后反观中国历史长河里更多拥有竹的品格的英杰,回溯三千年前的《诗经》,使儿童对竹的君子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传承性理解。两个话题,从“外形”触摸到“风韵”,从“风韵”体悟到“品格”,最终让“品格”留驻心间,点亮儿童的精神世界,提升儿童的人文素养。
策略适切,助力儿童的能力生長。纵观整个主题阅读,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基础的过程。无论是课前的搜集、了解、阅读,还是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者不仅关注阅读过程,更关注过程中的协作沟通能力、思维表达能力、主题阅读策略等。课堂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课程;教师不只是教练,也是学习伙伴。有了这样的一节课,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节课后学生就会去阅读更多关于“竹”的作品,甚至去进行以“梅”“兰”“菊”等为主题的探究阅读。
作者简介:薛祖红,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学语文教师;仲剑峰,江苏省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