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群
古诗词如同一幅画卷,不仅仅表现出盎然生机的“象”,“象”中还有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表现出个人情感以及诗人内心的意志,读来如实境在眼前,使人获得美的刺激。诗人在古诗词中对色彩的运用是有精湛的技巧的,知道什么样的色彩能吐露出自己的内心。当色彩与内心结合,它们之间便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教师可以根据色彩心理学原理,将色彩的表现作为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突破口,根据色彩的象征意味、色彩的物质性心理错觉、色彩所构成的内心环境等,引导学生走近诗人。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景语,其实也包含色彩,色彩是生动的景语,是马利翁所说的“看得见的声音”。以此推演,“一切色彩皆是情语”,皆具有对人情感的象征意味。色彩心理学中有这样的阐述:“客观上,色彩也是一种对人的刺激和象征。”“人们随着对色彩经验的积累,而形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而诗人便应用这种心理规范,建立一种属于自己情感的色彩法则。当面对一种情感的描写时,便会选出对应的色彩进行表述。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色彩的象征,将色彩作为突破口,直抵诗人的内心。
以李贺的《雁門太守行》为例。这首诗是诗人离开京城到了雁门时所作,其中涉及自己对前方战事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该诗中有着大量的色彩,如“黑”“金”“燕脂”“紫”“红”“霜”“黄”。这些色彩充满象征意味,几乎可以成为诗人情感表达的色彩法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谈谈这些色彩的象征意义。例如,有学生针对诗人所描绘的“黑云”进行象征意义的挖掘:“此处的黑云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可能真有黑云气势汹汹地笼罩在雁门的上空,亦可能是诗人对滚滚敌兵摧城气势的描写,说明战争一触即发。”还有学生针对诗人所描绘的“燕脂”进行象征意义的发掘:“燕脂即胭脂,主要用来形容暮色笼罩下的塞上泥土的颜色,这里有实写和虚写的双重意味。实写是泥土真的被暮色渲染得如同胭脂的红色,也可理解为塞上的泥土是被鲜血染成了胭脂颜色。胭脂这一颜色在这里表达的效果不是美好柔软的,而是更加悲壮的。”通过对色彩象征意味的解读,学生即能正确地解读诗歌。
心理学家曾针对色彩对人们的影响做过实验。他们让实验志愿者进入红色的环境中,参与者的脉搏会加快跳动,情绪会比较兴奋;而处在蓝色的环境中,人们的表现则相反。这一实验确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此外,依据对人们产生的心理错觉,色彩可被归成两大类,即冷色和暖色。这种物理性分类可以带来温度上和情感上的不同感觉。诗人常常依据色彩这种物理性心理错觉,来营造诗词的氛围,使诗歌的色彩符合自己的情感感受。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诗人王湾用精练而准确的语言描画了自己停泊于北固山下时,放目所见的冬末春初壮丽之景。诗中出现了很多色彩,如“青山”“绿水”,充盈着一种冷色调。再结合诗中的意象,如“潮”“风”“残夜”等,这种“冷”的感觉更强烈了。为什么冷呢?再继续读下文,结合“江春”“旧年”“乡书”“归雁”便能理解诗人蕴藏于心的思乡之情了。可以说,诗中的色彩运用能够给人一种物理性心理感觉,让人感受到一种冷的氛围,学生可以透过这种感觉解读古诗词的基调。
色彩的运用还要一脉相承。不仅要与季节环境相称,还要与诗人的内心情境相称,既要有实境的色彩逻辑,又要表现出虚境中诗人内心的呐喊。诗人是高超的调色师,也是最为精通色彩心理学的大师,在兼容实境、虚境构画的情况下,还要使色彩的搭配给人美的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略对诗人色彩运用的解读,遮蔽学生可透过色彩所构成的内心环境解读古诗词情感倾向的途径,而是从景象的解读出发,认为诗人的情感全部背负在景物之上,这就减少了学生美的解读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教师可转变方式,引导学生透过色彩所构成的内心环境去解读古诗词。
还以《雁门太守行》为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战争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对战事惨烈、国运堪忧的情感抒发。而这些内容大部分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来促成的,可以说是色彩构成诗人的内心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赏析。例如有学生将整首诗的画面描述出来:“黑云笼罩雁门的上方,雁门的城墙正要被摧倒。阳光照耀着铠甲,发出金光。号角连天,弥漫秋夜。晚霞将塞土染成胭脂的颜色,夜空被凝成紫色。红旗半卷,夜寒霜重,鼓声低沉。虽然是在描写战事场景,但是依据颜色的搭配,诗人勾勒出一种悲壮的内心情境。”
不仅意象和意境是诗歌的标志,色彩同样是诗歌最明显的标志。所以,教师一定要透过诗人对色彩的运用,包括色彩所指向的象征意味、心理错觉、内心环境,去解读古诗词的基调、情感和意义。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门市开发区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