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

2019-06-24 08:45: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3期
关键词:肝功红斑狼疮皮疹

陈 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儿科,福建 福州 350009)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G2P2,孕29+6周出生,BW 1400 g,Apgar评分:6分-8分-9分。脐带/胎盘/羊水无异常。母亲慢性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肺部感染、瘢痕子宫、急性左心衰竭。孕前“甲亢”,孕期未服甲亢药物(具体不详)。母亲否认结缔组织病史,否认有梅毒史,孕期无肝损,血型“O”型,父亲自诉体健,血型“A”型,均否认遗传代谢性疾病。查体反应差,易激惹,早产儿外观,四肢青紫,甲床发绀,肢端凉,头发细乱,前囟平,口周青紫,乳晕淡而平,乳腺结节0.1 cm,胸廓膨隆,三凹征阳性,两肺呼吸音弱,未及啰音,肝肋下1 cm,双睾丸未下降至阴囊,指趾甲未达端,足底光滑、无纹理。四肢肌张力弱,拥抱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均(-)。入院后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循环、静脉营养支持等处理。出生后反复消化道出血。多次复查血常规有血红蛋白或血小板下降情况。出生第19天局部皮肤出现皮疹,伴口唇皲裂。查体反应尚可,左腋窝、左肘部、肛周皮肤潮红溃烂,有渗出,呈湿疹样改变,伴口唇干燥、皲裂,肝肋下2 cm,质软边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肌张力稍弱。肝功提示高直接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TBA 75.6 μmol/L↑,r-GGT 693 U/L↑,DBIL 40.91 μmol/L↑;体液免疫:C3↓,IgM↓,IgE/IgG/C4(-);细胞免疫:NK2%↓,辅助T↓;T3↓、T4↓,TSH(-),TPO↑;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部分导联T波改变,未见传导阻滞;心脏彩超示卵圆孔未闭2 mm;尿气相色谱未提示有机酸血症;血串联质谱提示亮氨酸↑、鸟氨酸↑、酪氨酸↓、多种肉碱↑、多种肉碱↓;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母亲20余岁,慢性高血压多年、甲亢,患儿NLE,高度怀疑母亲有结缔组织病史,多次与家属沟通,建议母亲进一步查抗核抗体,母亲拒绝配合,故母亲相关检查缺失为此次病例报道遗憾之处。依据患儿症状体征及抗核抗体检查,临床上仍诊断新生儿红斑狼疮,予避光、皮损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每2周丙种球蛋白1 g/(kg·d)×2 d、强的松1 mg/(kg·d)(分3次口服)、熊去氧胆酸30 mg/(kg·d)(分3次口服)、雷替斯10 μg/(kg·d)等对症处理,皮疹时有反复,复查肝功好转,甲状腺功能正常,血象恢复正常,体质量有增长。出生40 d,皮损迁延不愈,局部皮肤增生呈鳞屑状,口唇再次皲裂、干燥加重,HGB 58 g/L,血小板急剧下降至15×109/L↓,血氧不稳定,吸吮变差,胃管见咖啡样物,再次消化道出血。考虑重症感染、狼疮危象,抢救无效死亡。见图1、图2。

图1

图2

2 讨 论

新生儿红斑狼疮(neonatal lupus erythematosus,NLE)由Mc Cuistion于1954年首先报道,是一种罕见病,为母亲抗体经胎盘输入胎儿体内而致病,而非胎儿或新生儿自身产生抗体,是一种被动获得性自身免疫综合征,母亲多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LE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伴抗SSA或SSB抗体阳性。

本病以皮肤红斑狼疮、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胆汁淤积、血细胞下降等为特征。罕见多系统受累,多数全身症状轻微,仅以皮疹为唯一表现,少数可伴肝脾肿大、发热、感染、溶血性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多见于患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女婴多见。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是孕期第12~16周时,母体中与SLE相关的抗体通过胎盘输注给胎儿。尽管有上述这些情况,母亲来源的抗体很少使患儿发病,大多数无临床症状,抗体在生后数周至数月会逐渐消失[1]。

国外William[2]等研究表明约50%NLE可能出现持久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大多数患儿皮肤、肝功异常、血液病变等一般在出生6~12个月时恢复正常,很少留下后遗症,但如有心脏CVAB,则是持久性损伤,预后不佳。

皮损最常见,与母体抗SSA/抗SSB抗体相关,尤其是抗SSA抗体,与日晒密切相关。约50%NLE患儿皮损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2个月内,很少延续至出生6个月后,与体内母亲抗体逐渐消退一致[1]。皮肤表现为环状鳞屑状红斑、盘状红斑、紫癜、溃疡性口炎等,多见于面部、头皮、眼眶周围,也可发生于非曝光部位及肢端,平均持续时间约7周,大多病变短暂,不留疤,可遗留皮肤萎缩和色素沉着。新生儿生后即可在脚掌及纸尿裤区出现皮疹,提示日晒并不是导致皮损发生的必要元素。一般轻度肝功异常,需随访12个月左右,一般可逐渐恢复正常,但仍需注意严重肝损伤,甚至肝衰竭等可能。一般如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改变在几周内消失,无需治疗,但如有出血征象时,需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静注免疫球蛋白。中枢神经系统、肾脏损害少见。

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2条诊断标准:①NLE的典型症状:a.典型的类似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环形红斑样、丘疹鳞屑样皮损、对光敏感、多见于面部,或经皮肤活检病理证实的狼疮样皮疹;b.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②母或子抗Ro/SSA或抗La/SSB抗体阳性。

NLE患儿在青春期可能发展成SLE,故有专家认为此病非自限性疾病,而是家族性SLE的一部分。约12%NLE发展为自身免疫疾病如SLE、桥本甲状腺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牛皮癣、糖尿病等。周志轩等[3]长期随访12例NLE患儿中1例3岁时诊断为JIA。因此对母亲患SLE,特别是抗SSA抗体阳性的新生儿,建议随访至青春期。

国外已有300多篇NLE报道[4-6],国内报道相对较少,多以皮肤损害病例为主,心脏传导阻滞较美国少,与日本相近,提示可能有种族差异性[7]。

多数NLE预后良好,皮肤病变可自发消失而不留瘢痕,对仅有皮肤损伤者可不予处理,有其他系统受累者可予小剂量、短疗程GC治疗;有活动性皮损者,可外用GC乳膏对症,但有增加毛细血管扩张的风险。

本例患儿依据症状、体征及抗SSA及抗RO52抗体均阳性,NLE诊断明确。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第1点,出生近2个月来,皮疹迁延不愈,有活动性皮损表现,并伴有肝功异常、血液学改变,反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除考虑抗体由母亲而来,不排除其自身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故考虑新生儿红斑狼疮是否为一类疾病,命之为新生儿狼疮综合征可能更为合适;第2点,本例患儿虽无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未提示异常,但病情危重,同时有活动性皮损、肝功受损、血液血改变,治疗困难,故并非只有合并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的患儿预后不良,临床仍应警惕随时有死亡风险;第3点,皮疹迁延不愈,可增加感染高危因素,也是造成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点,母亲有“慢性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肺部感染、急性左心衰竭、甲亢”病史,怀疑其有结缔组织病可能性极大,但因其不配合进一步检查,无法明确,建议抗核抗体纳入产前常规检查,另外孕16~24周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心脏传导阻滞者,有一定临床意义,以增加新生儿红斑狼疮诊断率。

猜你喜欢
肝功红斑狼疮皮疹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功及血糖、血脂代谢情况分析
医学信息(2017年23期)2017-12-05 13:44:16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护理学报(2017年12期)2017-12-05 13:07:59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今日健康(2015年8期)2015-10-17 10:50:10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的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6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脑出血和脑梗死1例
西南军医(2014年4期)2014-01-19 13: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