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威威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精神科疾病,老年患病者精神障碍表现更明显,同时在情感层面、思维层面和行为层面均存在不协调现象[1]。药物干预是当前的主要方法,但药物只能短时内控制症状,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应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本次旨在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将48例患者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中取4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医学临床检查,确诊为中度或重度精神分裂症,病程1-13年。其中男25例,女23例。入院1个月内未接受药物治疗,入院时精神状态不佳,但具有一定意识,同意治疗,并由家属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由我院组建的专业护理团队进行护理计划制定和设施。具体为对入院患者进行治疗常识介绍,行心理护理、行为护理干预,全面观察患者的症状,并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时间为1个月,患者出院后通过对患者护理结果的调查作为考核依据。本次调查问卷由我院独立完成,询问项目包括健康知识认知、身体功能情况等。其中以3级评分法为依据,包扩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情况,分数越高则满意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统计学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通过对不同组别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获取患者的护理指标,计量资料为方差±标准差的方式表示,检验方法采用统一的t检验,以P值作为判断数据结果的依据,其中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由表1可知,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70%(14/20),实验组90%(18/2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分,)
images/BZ_285_1279_1291_2300_1337.png对照组 20 12.8±2.6 43.6±3.3实验组 20 17.3±3.7 52.1±4.2
精神分类症多是由于患者神经系统受到刺激而无法恢复。这类患者精神极度低沉,自信心不足,不愿参加活动甚至有暴力倾向。老年患者难治愈,进入老年疾病,并发症增多,进一步加大了治疗难度。随着医学临床护理体系的发展,临床护理路径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护理方法,使护理目标更明确。通过对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实验组的患者状态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调查为当地真实数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患者对于疾病健康知识得到正确的认识。另外,对于两组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以往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项目。在我国各科临床护理中被多次强调,与临床护理路径相比,传统护理方法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均显得不够全面。而临床护理路径以其全面性和无重复性为特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因此效果良好。近10年来,CNP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可明显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NP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预见性更强、护理流程更周到,是通过对患者需求的了解执行的护理策略[2]。因此在对老年精神分裂疾病治疗过程中,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也优于整体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各大医院开始执行的一种护理方法。在护理中,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够从需求出发,减少了患者的不良行为和暴力倾向,使其积极参与治疗。无论是在健康教育护理、饮食还是心理护理,都要求从患者需求出发,既保证护理计划的周密性,又体现护理过程中的灵活性[3]。评价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本次是以健康教育和生活质量评分为主,通过对护理1个月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指标的判断,结果对照组的效果不如实验组。在其他研究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可以优于常规护理,可以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的优越性。最后,在本次研究中显示,患者的病情改善不是十分理想。这是由于患者已经进入老年,患者的身体功能下降严重,且合并诸多并发症,治疗积极性不高,因此护理干预对其影响不佳,仅能够缓解病情,很难治愈病情。因此,笔者提倡,虽然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精神分裂患者干预中具有积极作用,但对该病最好的方法还是防御,善待老年人,丰富其业余生活是减少其抑郁的最好方法。
综上,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完整的护理方法,在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症状缓解上,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