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荣 张洁
关键词:自由,民族工业,经济兴衰,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57-06
本专题教学有两大难点。一是对经济史概念的理解。厘清概念是教学的前提。本课经济学概念较多,如何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解释呢?有学者以投资的国家将当时的企业分为外资、华资(民族资本)或中外合资几种类型;若以国内的资本分类,则又分为私人资本、国家资本或官商合资几种;若再细分,则私人投资部分又可分为一般商人投资的民族资本和官僚及其亲属投资的官僚资本。①但是,教材中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工业”指代模糊。比如,教材说“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此处的企业应属于国家资本企业;“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还有两条途径”,显然这两种途径产生的是“一般商人投资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属于国家资本。为了避免歧义,本文中的民族工业主要指民族资本主义(非官僚资本)企业。二是解读近代民族工业兴衰的因果关联,或者说以什么视角来看待此问题。笔者抒此浅见以为引玉之砖。
1.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教材对“主要史实”表述似乎清楚,然而,其原因探讨却并不简单。比如:“为什么反动政权阻碍了社会进步,有时却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教材分析
教材三个子目,第一子目讲“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形成原因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过,另几个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探讨。首先,关于外资在华经济的比重问题。教材选取的外资国家或行业给学生的印象是外国在华经济比重绝对的大。的确,在甲午战前外国在华投资比重很高,占62.57%,1920年占55.2%,1936年占36.8%,抗战结束后日本企业被没收,外资已经很少,②到1949年是最低点。有数据显示,“到了1949年,外国资本占10%,官僚资本占72%,民族资本占18%”。③要探究“外资究竟要占多少對民族工业才有利”恐怕难有定论。所以,外资所占比重是一个问题。其次,如何看待外资又是一个问题。对此,有学者认为“外国投资给中国带来了冲击,那些收益是被外国经济企业所支配,并服务于外国利益的……通过一系列经济和行政特权,外国经济企业成功捆住了历届中国政府的手脚,削弱了初生的中国资产阶级的竞争力量”。①但经济史学家汪敬虞认为,“中国近代发展的瓶颈是资金的缺乏,外国在华投资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自身资本的不足”。②柯华认为,“就经济活动本身而言,外国资本尤其是没有外国国家背景和特殊目的的在华企业,大部分还是按照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在中国进行竞争的,就中国近代而言,外国投资不但起了示范作用,也是新式经济的传播者,在管理和技术、制度和观念上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③就拿人们所痛恨的通商口岸和租界来看,它实际上成为中国的资本中心,经济的市场化功能辐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变化。有学者认为,“口岸城市的现代化,是由于外国侵略势力的冲击而引起的,因此,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西方势力的入侵,其积极意义远远大于消极意义”。④第三,教材认为民族工业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有研究表明,1850—1937年中国“经济结构不断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发展,并且在产业部门和金融业出现了资本集中的趋势,重工业、制造业和金融业不断发展,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渐渐成形”。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相悖的历史解释更能激发学生思考。第二子目讲“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7年间,中国的资本主义确实得到发展,是中国的资本主义化时期,1936年更成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峰”。国民党建政之初,社会大环境没变,徐中约先生甚至认为更糟,但经济上却有不俗业绩,确实值得探究。第三子目讲“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教材对原因表述清晰,但学生仍有困惑:“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有那么多,最主要的原因在内部还是外部?”
3.学情分析
高中生虽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因为教师通常会总结出一套答题模式让学生套用以应对考试,易致其思维固化。应珍视学生的一些“奇怪”的问题。以第三子目为例,有学生问:“既然《中美商约》对中国危害极大,为什么还要签约呢?”“教材说‘民族工业大量使用进口原料,为什么不使用国内原料呢?”笔者曾引用“美国货不仅摆满了各大中小城市的货架和街头巷尾的地摊,甚至在农村村镇也随处可见”一例,⑥试图说明美国资本、商品垄断中国市场。而学生的观感却是,“要么是美国货物美价廉,要么百姓有钱购买美国货”。看来师生并不默契。
基于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与原因探讨。难点:这一时期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既促进又阻碍的原因解析。
在确定教学立意时,我注意到有教师将立意定为“只有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才能有民族资本主义的美好前景”。这种观点看起来并无不可,但为什么1949年以前出现过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呢?
揆诸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到新中国建立之前,有过三次起飞尝试。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民国初年的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是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推行的改革。虽然三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但它引起的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反思却是深刻的,中国的工业化在1949年重新开始,但是具有真正意义的工业化应是在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⑦其原因简言之:一种情况是国家不独立、人民不自由或少自由,如前三次;另一种情况是国家虽独立,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缺少经济自由,所以也不会成功,如第四次;第五次成功了,因为国家自主、人民自由。改革开放是人性的解放,人们为了民族强盛而奋斗,为自己人生幸福而拼搏,这就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逻辑关系。什么是自由?“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①笔者以为自由与否决定着国家的兴旺与衰退,经济的发展与停滞,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与低。这既为近代中国历史所证明,又是“自由”这一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解读,还是基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得出的历史解释。笔者谨以此作为本课的教学立意。
导入:“为什么世界上的国家有的兴,有的衰?有的富,有的穷?”
这个问题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人们虽熟悉但未必深入思考过。因此,此问意在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也会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提示:这与制度有关:
第一种是汲取性政治制度和汲取性经济制度。从政治上讲,民众没有决策权或表决权,当权者或世袭,或通过革命由军阀或军人担任,既得利益者制定的政策成为自己谋利的工具;从经济上讲,既得利益者通过各种垄断权、专卖权、市场控制等掠夺生产者,使后者获得甚少,结果生产激励不足。
第二种是包容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从政治上讲,民众有权参与政治活动,选举或担任领导人;从经济上讲,强调自由进入和竞争,任何人都没有通过垄断、专卖或市场控制而获利的机会;人们可以获得生产性收入的绝大部分或者全部,有很高的生产激励性。
第三种是汲取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比如只进行经济改革而没有进行政治改革国家,但其包容性经济制度难以长期存在,很快就会由于汲取性政治制度而发展成为汲取性经济制度,这种国家往往是为了刺激人们的生产而制定的包容性经济制度,其目的只是为了能够有更多可以攫取的资源。
——[美]阿西莫格鲁、詹姆斯·罗宾逊: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②
设问:联系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思考材料中的观点。
意图:这则材料,看似冗长,其实易读易懂。同时,材料为我们理解历史上的经济现象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材料1:1912—1915年,北洋政府在资产阶级代表刘揆一和张謇当政工商、农林和农商总长期间,出现了第二次立法高潮。1912—1923年出台了70多项经济立法,主要包括倡导办公司、扶植幼稚的民族工商矿企业;确立保息、专利、示范和奖励制度……裁厘减税,鼓励出口,开放门户,引进外资,吸引侨资等等。
——《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③
问题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民国初期出现兴办实业潮的原因。
意图:教材对实业潮兴起原因有归纳,教师不必赘述。此材料突出了政府立法的作用,也反映出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参政的影响。学生能记诵辛亥革命意义,但未必能理解这是资产阶级争取自由的革命:它推翻专制实现政治自由,进而为经济自由创造前提,革命释放了自由的活力,是民国初期兴办实业潮最重要的条件。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政治和经济两个专题内容的贯通理解。
材料2:刘易斯认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们努力。……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最明显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家。……中国的企业家受传统和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双重特征,一方面是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又是爱国者,日夜思考实业救国,以振兴民族为己任。
——《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④
问题2:依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企业家的精神内涵。它对民族经济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请举出一些企業家的爱国事迹加以说明。
意图:作为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作用是教学重点,这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历史细节所必备的。学生虽能较好把握这段材料,但由于阅读有限,视野狭窄,除了张謇,学生对其他人知之甚少,教师可适当补充。如制碱工业的范旭东,其企业规模影响在当时亚洲乃至世界都名列前茅,他把毕生精力和财力献给了中国的基础化学工业,以致他去世后家人生活难以为继。生产肥皂的企业家项松茂,因其产品打破英国公司在华的垄断地位而闻名于世,抗战时为挽救同胞,他毅然赴难。航运巨擘卢作孚,他领导民生公司组织宜昌大撤退,挽救了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三大领域”,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事迹正是爱国、敬业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确立这种价值观的历史依据。
问题3:民国初期,民族经济发展是国内还是国外因素起决定作用?怎样理解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使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又很快萧条下去?
意图:此问题是学生阅读教材之后的一种思考。如果认为是一战创造的机会,是外部条件起决定作用的话,那这种观点是否符合唯物史观?显然,它忽略了辛亥革命的作用,忽视了企业家们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动力。如果认为是内因起决定作用,那为什么教科书说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萧条下去?这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杜恂诚教授认为:“1918年外国输华棉纱118万担,1913年262万担,但1922年是107万担,反而减少了,看不出卷土重来的意思,那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那时,人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前,凡是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或输入商品,都是经济侵略,会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这是把外商投资与国际贸易污名化”。①经济史学者李晋认为,一战期间新设企业539家,创设资本119340千元,而一战后的4年中,新设企业高达673家,创设资本212353千元,虽然1926年和1927年这两年比之前新设企业少,特别是1927年,这一时期受到了全国性战争和政治变动的影响,但在这五年中资本主义仍有一定发展。②这样设问与解析有利于学生理解什么是论从史出,如何进行史料实证。
问题4: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意图:这问题较为封闭,意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训练其归纳能力。教师可作适当补充说明。这个时段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的基本统一,有利于市场扩大和商品流通,并且由政府主导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二是反帝爱国运动创造的机遇;三是争取关税自主的作用;四是金融改革,银元代替银两与法币的推行;第五,值得强调的是经济法制建设。国民党建政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数量比第二次立法高潮多了一倍,涉及范围有很大扩展,内容有很大改变,影响力大大增强。关于农村的经济法令政策:政府先后颁布《佃农保护法》《土地法》等规定,后由于落实步骤迟缓,作用很小。虽然经济立法仍有种种局限,但基本上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法规体系,代表了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经济法规的高水准,在中国经济法制建设上有较高进步意义,对资本主义发展亦有较大促进作用。③
材料3:法币政策实施后金融危机得以舒缓,经济发展呈现新气象,政府因此能主导财政金融,日本终未达成阻挠中国币制改革之目的。币制改革后,抗日情绪益发激昂,故七七事变爆发,国民政府一改往昔委屈不敢还手态度,决心抗战。
——王建朗、黄志武主编: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下)④
对于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的主要宗旨不应在白银外流这一偶然的历史现象中就事论事地去寻找,而应从它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中去寻找……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是它谋求金融垄断,进而全面垄断国民经济的一个迟早必然要走的步骤。南京政府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是从垄断金融开始的,到1935年底,形成了垄断全国金融业的“四行二局”的金融体系。
——杜恂诚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①
问题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币制改革的影响。
意图:用这两段材料意在拓展学生视野。币制改革影响从两方面讲。积极方面,在经济上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定、生产复苏。政治上,一是削弱了地主军阀所办地方银行势力,有利于国家统一;二是有力抵制了日本在华北事变之后的经济侵略;三是提振了国人信心,促进了抗日情绪高涨。另一方面,其最大的问题是垄断性,特别是从政府垄断金融进而垄断国民经济的出发点来看,最终使法币改革有利于官僚资本巧取豪夺,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大扼杀者。这样呈现材料和设计问题比教材“学习思考”的“币制改革对民族工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的设问更能打开学生思路。
材料4:官僚指有权势的官员,并不包括一般的政府办事人员。官僚资本是官僚与财产的结合,在这些企业中,政府的利益和财产已经同官僚私人的利益混为一体,难以区分。民国时期的官僚资本,除了政府高级官员本人直接从事或投资企业之外,他们本身不直接出面,而以其亲属投资兴办公司即所谓“裙带资本”,由于权势与财势紧密结合,并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王建朗、黄志武主编: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下)②
问题6:依据材料,指出官僚资本的特点。
意图:官僚资本是本专题的又一核心概念,人们熟知的三座大山之一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何时产生?怎样产生?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有怎样的影响,等等,学生不可不察,因此,教学时不能一笔带过。官僚资本的产生与币制改革关联密切,又与民族资本的兴衰呈反比关系,并极大地阻滞了社会进步。教师可补充讲解官僚阶层攫取掠夺国民财富的一些手段。如加大税收,但其财政支出却主要用于军费和债务,用于经济建设很少,用于社会福利则几乎为零;利用权力和制定政策之便掠夺国民财富;控制官办企业以谋取私利;对外借款和推销军火拿回扣;把军队当私产(那时的军队是政治也是财富的筹码);掠夺地方,滥收税费,等等。③以此弥补教材解析之不足。
问题7:为什么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会陷入困境?
意图:这是教材“自我测评”中的提问,采取标准答案式的教与学,归纳原因也不难。若有学生问:“如果把这些因素按内因和外因来考查,何种原因是最主要的?为什么?”这样就具有挑战性了。
按教材内容梳理,原因不过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因素,包含两个要点,一是日本侵华战争,是对民族工业的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这打断了中国原有的早期现代化进程,延缓了中国由贫穷走向富强的经济发展速度”。④二是美国的经济侵略。其危害教材有表述,不必过多阐发。但是学生会有疑问:“既然如此,为何还要签此条约?难道中国政府不懂嗎?”其实政府官员心知肚明,国民政府经济部官员谈到了要害,“我有求于美,甚美有求于我,故须全盘考虑,不能因小失大”。⑤马寅初指其实质是:蒋介石想以此换取美国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进行反共内战。美国则想借此机会使中国成为美国控制的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其未来全球反苏冷战阵营的一环。⑥显然,签约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国民党,应该是内部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完全是内部因素,无论是国民党打内战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对民族工业的致命打击,还是官僚资本压迫、政府的繁重赋税,都表明国民党的汲取性制度在此时此景不会给民族资产阶级以发展经济更自由的空间。袁伟时先生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的话说:“‘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好坏的主要原因也在当时的政府。这样说不等于否认列强曾经压榨中国,也不是说他们没有阻碍中国的发展。但应该牢牢记住:内因是主要的。”①先生之言可谓一语中的。
其实,中外贸易问题是中国近代经济史教学中绕不开的基础性问题。外国在华投资贸易对民族工商业的压力是不容置疑的,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需要指出的是,那时中国一些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也还有诸多细节值得发掘。比如,中国丝绸败于日本,日本人分析如下:日本生丝的激烈竞争;人造丝的压迫;中国方面金融补助的缺乏;交通运输的不便;生产方法的不良;研究机关的失职;制丝厂家的投机;小量生产成本高;产品不统一;等等。再看中国方面的分析:无政府的善意保护与奖励,反而勒索重税;丝业之贪近利,只知多量生产,不知质之改善;世界之金融之中心被人控制,中国对汇兑不稳……总之,一为殖民地之中国民族工业受外力压迫而发展困难,二为中国政府与国民之不知科学改良。②看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判断。
问题8: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民族工业的兴衰因素有哪些认识?
意图:这是开放性问题,也是课堂小结。由于素养积淀不同、价值取向差异,认识也会有差别。比如有学生回答说,“只有推翻三座大山,民族资本主义才能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亏损,注定了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等等。也许这些结论都有其思维逻辑,都可能找到一定的材料支撑,此问题也不会产生标准答案似的教学结果。但何种材料实证才严密、才符合逻辑,何种价值观才对学生成长起积极作用,这应该是有答案的。
人怎样才能过上美好生活,这是永恒的话题,经济学家、政治家要探究,升斗小民也会思考。如果我们从自由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也许会更为清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自由不仅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更多的自由可以增强人们的自助的能力”。③金融学家陈志武指出:“不论是哪个社会,通过行政手段,对经济权利、财产权利和决策权利进行管控,都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必然抑制个人的经济活动和创新动力,必然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④北洋政府、南京政府统治前期都进行过经济法制建设,给百姓松绑、给他们发展经济的自由,民族工业就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春天,反之就进入严冬、陷入困境,这就是事实。身处灾难深重的中国又亲眼目睹英国强盛的严复曾坚持,“身贵自由,国贵自主”,国之贫弱与富强之关键,“自由不自由耳”。⑤这也是笔者教学的些许思考吧!
【作者简介】王晓荣,四川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泸州高中历史教师。
张洁,中学高级教师,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历史教研员。
【责任编辑: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