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秦汉史教学,唯物史观落地,理论解析,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37-05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唯物史观是正确认识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该素养的理解和掌握对教师的理论水平要求很高。
根据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高中教学即将迎来一部新历史课程教材,即《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目前已在全国一些省市试用)。它调整了必修课程的呈现方式,将现行的必修课程政治、经济、文化三大专题呈现改为通史体例,精选24个专题,以大时序小专题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对相关史事的整体认识,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怎样将唯物史观的观点、原理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呢?这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问题,尤其对缺少史学理论积淀的青年教师来说。笔者认为,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教学中不是要背诵它的条条框框,而是要以它为指导,进行理解和运用。应该借鉴恩格斯“唯物史观不是教义,是方法论”①的理念,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落实到具体历史内容的学习中,通过具体教学内容体现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规律、原理等。本文以高中历史新教材秦汉史教学内容为例,谈唯物史观的指导、渗透,以及唯物史观素养培育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一)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全国统一。高中历史新教材载:“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为什么说“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客观需要”?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的分裂和战争,使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生命财产遭遇无情劫掠。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几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新教材说:“空前统一的国家政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扫除了社会发展的障碍,顺乎天,应乎人,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新教材的“史料阅读”栏目补充了历代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给予的高度评价: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说,“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班固《汉书·主父偃传》评价道,“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第二,秦朝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對后世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皇帝制度树立了皇权的统治秩序;郡县制度使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得以充分展示;完善的专制官僚体制的建立,基本取代了此前的贵族等级制,等等。秦朝形成的这套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从中国历史纵向发展的表象看,历史仿佛是循环反复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论断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原理,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历史不会简单循环,人类是从孤立到联合、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经济是一体的,人类命运是一个共同体”。①从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看,也是从孤立到联合、从分散到整体的,这在秦汉史中也有充分体现。秦朝时的中国,与印度、罗马是当时世界的三大文明中心。“当此之时,罗马文化尚未东渐,但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浪涛,则已在冲击中国的西部边疆。人类历史正在走向世界的结合。秦代的历史,就在这样一个世界环境中展开其发展,中国的历史也就在这样一个世界环境中,走进了中期封建社会”。②汉代的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国家。“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的通道,以东南沿海港口为出发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代也已形成。“汉代的中国,是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和胸襟,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吸纳色彩各异的文化元素,走上了直接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道路”。③
(二)用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观照秦汉历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把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来看,“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依次交替的社会历史现象,并揭示了人类实践社会历史发展这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常规性发展道路”。④秦汉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封建经济初步发展,形成了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也论述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因此,阶级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都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这里要澄清两个误区。第一,秦朝历史很短暂,不重要。秦王朝统治时间仅有15年,是我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统一王朝,但综合以上论述可知,它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历史地位。第二,秦末暴政非常典型,秦朝时封建剥削也很严重,秦因暴政而亡,不算历史的进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虽然战国时期已经产生封建制度,但作为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是第一个,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关于战国和秦封建政权的性质,翦伯赞先生认为:“曾经支配中国历史八百余年的封建领主的贵族政治,从战国末叶起,就已经随着土地所有的关系之改变,开始发生动摇。而这到秦代,封建领主的贵族政治便最终地退去了中国的历史,代之而起的秦代的政权,是新兴的商人地主的政权。”①学者刘宗绪也指出:“秦的统一,无论是从版图的幅员广大、还是从统治的严密有效来看,都是此前所谓的‘三代盛世所难以企及的,它真正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②尽管秦朝后期出现暴政,封建剥削残酷,但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更不要认为原始社会是原始共产主义,“上古三代”比封建社会好。原始社会的公正是以生产力的极端低下、人们生命遭受自然蹂躏为代价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说明
秦代开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自然要延伸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这也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的:“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五种社会经济形态是总趋势,不是全世界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无一例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西欧历史发展为实例,以一种历史哲学形态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几种社会经济形态,并揭示了它们依次交替的根本力量。“但这是一种理论模式,不能据此认为人类历史过程中的任何民族、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都要经历这几种社会经济形态”。“历史发展的过程不是平坦笔直的,也不是纯粹单一的,它远比理论模式要复杂得多”。④中国就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经济形态。马克思在晚年的研究中也认识到这一点,他承认社会发展的经济形态有常规性,也有变异性。“它们的起始点是原始公有制,归宿点是未来共产主义公有制”。⑤这一点需要向学生说明。
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把人看成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人看成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因而把一切历史活动归结为人民群众的事业。“这样就确立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在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
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充分重视杰出历史人物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以下对这一时期秦皇汉武两位重要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作出梳理,并分析他们发挥个人作用时所受到的历史发展的客观影响。
(一)秦王嬴政的功绩与历史发展的客观形势
李白用“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赞颂秦始皇的功绩。的确,秦的统一、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王嬴政作出了巨大贡献: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郡县制;统一法律、税率、货币、文字、度量衡;统一车制,发展全国陆路交通;北击匈奴,筑长城;南定百越,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巩固了统一,推动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大发展。
但是,秦的统一有客观因素的作用。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这都为统一提供了客观条件。秦王嬴政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勇敢地担当起统一的历史重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事力量大为增强,为秦朝的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军事上,秦将白起、王翦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制度建设上,李斯等也作出了贡献。可以说,他们是秦王的得力帮手,也是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
翦伯赞先生早年的论述,也是对这一观点的重要补充:“秦代之统一天下,完全是当时新兴的商人地主的力量。中国的历史家不了解这一事实。以为秦代的统一,完全是秦始皇个人的雄心和力量。”①
(二)汉武帝刘彻的历史功绩与历史发展的客观形势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分解了诸侯王的势力;接受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巩固统一政权;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发展生产,增加政府实力;北击匈奴,解除北方威胁;加强对西域和西南地区的统治。西汉政府在奠定我国疆域的事业中,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項辉煌的纪录: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把汉朝的势力推进到了中亚。因此汉武帝被称为“雄才大略”的传奇英雄。但是,不能把这种辉煌的伟业完全归功于汉武帝个人。如果没有推动这个事业的客观形势和要求,没有广大劳动人民的牺牲,汉武帝即使有雄才大略,结果也只能停留在愿望的阶段。所以史学家形象地说,“不是汉武帝的勤远略的意图,推动了当时的大远征;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发动大远征,汉武帝的活动不过是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②
有趣的是,翦伯赞先生在著作中,对汉武帝有一个全面的生活化的评价:“汉武帝是一位很活泼、很天真、重感情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黩武之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汉武帝,是军队最英明的统帅,又是海上最经常的游客,皇家乐队最初的创始人,文学家最亲切的朋友,方士们最忠实的信徒,特别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③翦伯赞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真实的有情有味的生活中的汉武帝,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空洞的伟人。如汉武帝一般的伟人,也是人民群众的一员。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充分理解和极好诠释。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爆发,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自秦始皇兼并天下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教材说,“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兴师动众外出仙游、封禅,加上开拓边疆和筑长城,修驰道、直道等工程,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法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军事的征伐,经济的压榨,政治的收夺,法律的严苛,齐头并进,人民不堪重负。“秦代的政府,为了过于积极地实现商人地主的利益,并没有经过必要的复原阶段,马上又在这凋零残破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在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战争动员与劳役动员……以风行雷厉之势,把那患贫血病的社会之最后一滴血液,也抽出来了”。④以上论述,表明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必然性。至于起义会落到谁的身上、由谁来发动,则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必然之中包含了偶然。
因为遇雨受阻导致的陈胜吴广起义具有偶然性。偶然之中孕育了必然。事实上,紧随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的就有刘邦、项梁、项羽、张良等多支起义队伍。
秦汉时期,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交流、交融,构成了秦汉历史上赋予生命活力的辉煌篇章。“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①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世界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铸就了统一的政治伦理和价值观念,使不同民族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特征。民族之间虽然还有矛盾、冲突,但仰慕中原礼仪文化、增进国家统一的意识,逐渐成为境内少数民族常见的精神状态。汉族及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主体,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可以看作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经典个案。
少数民族的归附意识对于国家凝聚力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汉宣帝时期的龟兹王绛宾,是西域各国中全盘接受汉文化的代表人物。就连与西汉政权长期兵戎相见的匈奴,也出现了首领人物亲附中央政权的动向。东汉时期的西南夷和西域诸国,对汉政权和汉文化的认同感更为典型。例如,西南夷的“慕化归义”之举时有所见,班超父子经营西域的成功,等等。
秦汉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经过统一帝国的熔炼而凝结为一,它与政治的统一是相辅相成的。秦汉之后,即便是在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之下,“华夏必定走向统一”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护统一,为统一贡献力量,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戴而流传千古;反之,谁阻碍统一,延续割据,就会遭民众唾弃而遗臭万年。这种意识的形成,是秦汉历史时期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②
对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原因的认识,自古以来众说纷纭。高中历史新教材这样写道:“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之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最终被刘邦击败。”但这个解释只是就历史发展表面现象而言,没有作深層次分析。
这里,要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才能透过历史现象,揭示问题本质。我省历史教师用唯物史观原理审视这一段历史,研讨后认为:“刘邦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主张,进行的是反对、剪除旧贵族势力、统一中国的战争;在所占地区主要实行郡县制度,恢复发展生产,得到人民的拥护,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而项羽代表的是旧贵族复辟势力,妄图维护他所制造的使中国重新分裂割据的政治格局,并一再挑起战争,失去了民心,逆历史潮流而行,失败无法避免。”③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形成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强调运用唯物史观的原则精神和科学方法指导史学研究,反对机械照搬和教条主义的恶劣学风。恩格斯强调:“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④学者大多认为,将唯物史观的理论原则和科学方法同史学研究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康庄大道。“我们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并不是让学生去背诵这些观点和方法,而是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能够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⑤笔者赞同上述观点,只有将唯物史观的观点原则原理、科学方法同历史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才是唯物史观素养培育的正确途径。
【作者简介】徐贵亮,中学特级教师,安徽省教科院副院长、历史教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