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登高》抒胸臆 老杜悲情传千古

2019-06-22 00:52崔桂静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登高落木夔州

《登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杜甫三首”其中的一首。《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可以引导学生采取解说、讨论、评点等诸多形式,就诗歌的内容、诗人的情感和表现手法等作广泛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写成一篇鉴赏短文,进行总结交流。”为带领学生对此诗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课前教师就要对此诗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等进行充分的研读,来自“诗意语文”工作室的崔桂静老师,从四个方面讨论了《登高》诗的“悲”字,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参考。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杜甫时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寄人篱下,生活困苦,身患疾病,潦倒无依。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创作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颈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品读《登高》,岂止这一联,全诗层层悲意涌上心头,选取其中几点粗浅感知。

●秋意肃杀之悲

开头写景,天地苍茫,从上到下,由远及近,一气呵成,沉郁中透着悲情。“风急”带动全诗,八个意象渲染出浓重的氛围,天气寒冷,秋气肃杀,秋风迅猛,万物凋零,狂风吹落木叶,发出凄厉的呼号声,天高云阔,飞鸟盘旋,一抹微云随风流转,孤单无依。从远处传来几声凄厉的猿鸣,那声音划破长空,穿越山谷,刺向人的肺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鸣在文人墨客笔下多有提及,总觉不及老杜这里的“猿啸哀”来的悲凉,白居易“谪居卧病浔阳城”,听到的“猿哀鸣”,更多的是个人孤寂,知音难觅,孟浩然“日落猿啼欲断肠”也不过是远客思乡,愁肠百结, 杜甫这一声猿啸是他心底的长啸,是他对着破败山河的悲鸣,是一种超越个人的旷古苍凉。水边的小洲,泛着清冷的寒气,几只找不到归路的飞鸟,在空中低徊盘旋。人在高台,似有风吹落叶飒飒入耳,树木不再繁茂,长江奔腾不息,这无穷无尽的时间使诗人倍感渺小,四季变化的树木和从未停止的江水,壮志未酬之苦,老病孤愁之哀,全部迸发出来。可见杜甫的悲,悲在秋意肃杀,悲在无边的落叶与无际的江水。盘旋的飞鸟,萧萧的落叶,使秋景更加凄清冷寂,诗心更加寂寞悲凉。

●百年迟暮之悲

此时的老杜已56岁,指缝间划过的岁月正如萧萧而下的落木。韦编三绝,废寝忘食,这是10岁的样子;信心满满,壮心不已,这是20岁的样子;忧国忧民,屡屡受挫,这是30岁的样子;破布麻衣,风烛残年,这是现在的样子。岁月如刀,在他的脸上雕刻下风霜雨雪。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望江于夔州,鬓已星星也,迟暮之感倍增,还有多少个秋天可以登高望远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百年遲暮又加多病之身,一“悲”一“独”,画龙点睛,使悲情更进一层。“常作客”,注定漂泊不定;“百年多病”,更显病痛之苦。久客独悲之伤,悲秋苦病之思,登高望远,无限悲凉。自古及今,人类深切感受到生命的渺小短暂,有思考后的冷静“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有无奈的喟叹“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有因热爱而生的希望“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在贫病交加之中,杜甫进入人生暮年,自然感知到生命于他已是清秋,“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老杜为何而忧呢?他的暮年之悲里,有陈子昂登幽州台的风骨,同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面对滚滚而逝的大江,霜华满鬓、步履蹒跚的他,胸腔里写满的依然是滚烫的热情,那热情,化作一腔壮志无人晓的愁情,那愁情,又浇灌着粉身碎骨、义无反顾的热情,老杜的泪,洒在秋水长空,暮年之悲,化为长歌当哭。

●人生失意之悲

诗人一生以35岁为界。“群书万卷常暗诵”,是他幼时刻苦学习的写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他壮游祖国山河时树立的抱负。35岁到45岁,10年困守长安,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当权,诗人物质上极度匮乏,“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精神上饱受屈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45岁到48岁,陷贼与为官时期,“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历尽艰险逃离沦陷的长安,却又因上疏进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屡遭贬谪。晚年杜甫更是度过了长达十多年的漂泊生活。大历二年(767年)秋,作此诗;大历五年(770年)冬,老杜离世;宪宗元和八年(813年),灵柩返乡。回顾杜甫一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宛然在耳,眼前唯有滚滚长江东逝水。

●忧国伤时之悲

杜甫的悲悲在国家。金戈铁马,家破人亡,战争给百姓带来无尽痛苦,诗人忧心国运,忧心民生。重九登高,赏菊花,插茱萸,饮酒赋诗。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借菊花两遭采撷之苦寄托个人遭贬内心的苦闷。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身在异乡的游子独自登高对亲人的思念。崔涂“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送友人》),表达登上高处目送友人离开的依依不舍之情。这些诗句与老杜的“百年多病独登台”相较,却都轻飘了许多。杜甫登台,无菊,无酒,无茱萸,无亲友,有的是世事沧桑无尽悲凉,有的是艰难苦恨与家国忧思。老杜晚年,漂泊十一载,无论走到哪里何等境地,他的心里始终关怀着国家命运和人民安危。“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我们可以想象,一位五十六岁的老人,在飒飒秋风里感慨的艰难苦恨有多少是为他自己?那肃杀寒秋是否冷却了他爱国忧民的赤子热肠?

●多病停酒之悲

李白爱酒,醉成神仙,“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杜甫爱酒,沉入民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作《醉时歌》,说自己“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肃宗至徳三年(758年),杜甫作《曲江二首》,说自己“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草堂落成,有客来访,“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他手舞足蹈,“白日放歌須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大历二年(767年),夔州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酒可解忧,因病停酒,悲愁无从化解,酩酊大醉而不得,所有悲愁都要清醒承受,结缘大半生的朋友与美酒,都不在身边,高台不胜寒,诗人登台,本就容易生出悲凉之感,诗人又是“独登台”。“独登台”又不可饮酒,满腔愁绪挤压心底,发酵成一声幽远的叹息。

●音韵文气之悲

好诗耐读。《登高》被誉为“七律之冠”,在音韵文气上亦有独特之美,读来字字传悲。“风急”二字,“风”宜长,“急”宜短,读出秋风之劲厉;“天高”二字,“天”宜高,“高”宜远,读出秋天之高远;“猿啸哀”三字,“猿啸”宜平,“哀”宜低缓,读出秋声之凄恻。“渚清”二字宜短促,读出冷清,“沙白”二字宜舒缓,读出绵延,“鸟飞回”之“飞回”宜婉转,读出秋心之无依;“无边落木”,“无边”宜轻,“落木”宜实,“萧萧下”宜低沉,读出木叶之零落;“不尽长江”,“不尽”宜敛,“长江”宜放,“滚滚来”宜喧腾,读出江水之威势;“万里悲秋常作客”,重读“万”“悲”“常”三字,悲从中来;“百年多病独登台”,重读“百”“多”“独”三字,哀自心生;“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苦恨”一字一顿,“繁霜鬓”紧凑急促,悲情难抑;“潦倒新停浊酒杯”,轻读缓停,力达千钧。

十年客居,血与泪融在战火之中,踉跄的脚步辗转于破碎的山河。异乡的屋顶,谁家的人儿把清辉漫洒,白发恋着秋草,家书难舍西京。老杜,你是唐朝一片残破的砖瓦,你是八月秋高的散乱之茅。你衣着褴褛,你瘦骨嶙峋,却以巨人的姿态站立在文坛,沉郁顿挫!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李唐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猜你喜欢
登高落木夔州
夔州精神与杜诗本色
异域中秋前数日漫思(新韵)
游燕园(新韵)
唐五代时期夔州军事初探
倪瓒山水画的图式美
执教“登高”绝句及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死亡.穷途
杜甫夔州诗与三峡文化关系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