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芦鱼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恶性肿瘤发展至中晚期阶段会出现癌性腹水,这是较为常见且严重的一个并发症[1]。临床可根据癌性腹水产生的速度和量判定病情状况,量多且快者,则可表明病情发展速度快,预后不良。患者心理和身体均承受着较大痛苦,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治疗上西医和中医均有一定疗效,但单一给予西医或中医治疗的疗效不突出[2]。现纳入80例阳虚型癌性腹水患者分组讨论温补脾肾法联合腹腔化疗治疗的优势性,具体报告如下。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2]中癌性腹水的诊断标准:① 表现为腹围增加、乏力、水肿、腹胀等症状;② 腹部膨隆,腹部有包块,存在反跳痛或压痛,移动性浊阳性;③ CT或B超检查显示腹腔存在积液,且腹水细胞学和病理检查证实存在癌性腹水。第①条或②条任一一条具备则可,第③条必须具有。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文献[3]中阳虚证的诊断标准。主症:面色晦暗,青筋显露,腹部坚满;次症:小便短少,食少纳呆,大便稀薄,肢体浮肿,乏力倦怠,形体明显消瘦,脉弱无力,舌淡苔少薄白。主症必备腹部坚满 (共2项或3项)+次症2项则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① 符合诊断及辨证标准者;② 纳入研究前1个月未接受腹腔灌注化疗或全身化疗、免疫治疗、局部放疗等;③ 预估生存时间>2个月;④患者与其家属均知晓此次诊治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 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② 腹腔灌注禁忌证者。
1.5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阳虚型癌性腹水患者80例,依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女12例,男 28例;年龄36~71岁,平均(52.6±1.2)岁;肿瘤类型:卵巢癌9例,胰腺癌12例,胃癌15例,肝癌4例。观察组女13例,男27例;年龄36~70岁,平均(52.7±1.1)岁;肿瘤类型:卵巢癌10例,胰腺癌11例,胃癌14例,肝癌5例。2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予腹腔化疗治疗,化疗前3 d行腹腔穿刺置管术,腹水细胞学检查明确找到癌细胞,将患者腹腔中腹水引尽,将60 mg顺铂(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 g 5-Fu[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0.25 g(按氟尿嘧啶计)]与1000 mL生理盐水(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混匀,从引流管注入患者腹腔中,再注入5 mg地塞米松,预防肠粘连。为确保腹腔内药物分布均匀,每间隔15 min更换1次体位。化疗期间常规配合昂丹司琼(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止吐治疗。腹腔化疗每间隔7 d灌注1次,持续治疗3次。
2.1.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温补脾肾中药治疗。首次化疗前3 d开始服用温补脾肾中药,药物组成:附子6 g,干姜 6 g,桂枝10 g,生黄芪30 g,党参 15 g,茯苓 30 g,白术 20 g,薏苡仁 30 g,壁虎粉(冲服)10 g。每日1剂,分早晚餐后1 h服用。持续治疗1个月。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4]评价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包含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方面,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耐受性越高,治疗疗效越突出,生活质量更高。若得分<60分,则很多抗肿瘤治疗无法顺利实施。
2.2.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WHO标准与RECIST标准判定疗效[3]。① 显效:腹水全部消失,且保持时间≥4周;②有效:与治疗前比较,腹水降低≥30%,且保持时间≥4周;③ 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或有恶化。
2.2.3 不良反应情况 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如恶心呕吐、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3.2 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2。
3.3 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见表3。
表1 2组疗效比较(n,%)
表2 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x±s)
表3 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腹水在中医学中属“鼓胀”“水气”“水胀”等范畴。鼓胀最早记录于《黄帝内经》中,古人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与久病不愈而损耗正气、感染虫毒、情志刺激、酒食不节等有关。在病机上总属肝、脾、肾三脏功能受损,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而致病。胡振斌等[5]分析361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辨证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候,结果提示此疾病常见证型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辨证分型分布及中医证候存在一定规律可循。
癌性腹水是恶性肿瘤中晚期一种较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癌性腹水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均造成较大痛苦,治疗主要采取营养支持、利尿、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水、腹腔内化疗、全身化疗、热疗、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及中药口服或外敷法治疗等。为达到缓解腹胀感的目的,常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的方式,虽可缓解症状,但癌性腹水增长速度快,在控制腹水上意义不大,且随着反复大量引流腹水,出现大量蛋白丢失及电解质紊乱,加剧患者病情恶化。《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认为水液运行失常与阳气亏虚有关。本研究中纳入40例癌性腹水探讨温补脾肾法联合腹腔化疗治疗疗效,主要基于:① 有文献研究指出,恶性肿瘤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均为阳虚型[6];② 临床实践中也发现癌性腹水患者均呈脾肾阳气亏虚症状,表现为腹胀如鼓、昼轻夜甚、腹泻、小便不利、乏力、畏寒肢冷、纳少等。且有研究报道,温阳法联合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突出[7]。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温补脾肾法联合腹腔化疗可发挥出协同功效。中医治疗则正确把握了恶性肿瘤耗伤人体正气的特征,尤其是阳气的耗伤,造成脾肾阳气虚损致脾肾无法正常发挥水液代谢功能,内生水邪[8]。而观察组采用的温补脾肾法,药方中附子、干姜、桂枝以温补脾肾,化气利水,振奋脾肾之阳,恢复脾主运化和肾主水、主蒸腾气化的功能;党参、黄芪、茯苓、白术、薏苡仁以健脾益气,加强利水消肿作用;壁虎,咸、寒,有小毒,具有散结止痛、祛风定惊作用。因此,通过给予温补脾肾法治疗,可补脾肾阳气,促使脾肾恢复正常排泄和输布功能,发挥治疗作用。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P>0.05,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综上,温补脾肾法联合腹腔化疗治疗阳虚型癌性腹水,安全且高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