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
摘 要:“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在现实教学中已经掀起了一股“微课潮流”。针对微课,很多人持不同的观念,也有人不敢轻易尝试微课。作为一个新事物,笔者在教学中大胆运用微课,让微课融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微课的自主性、针对性、形象性、灵活性,给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文章就是笔者针对微课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展开论述。
关键词:微课;农村小学数学;自主性;针对性;形象性;灵活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眼下,“微信、微博、微电影……”这些“微”事物不断涌现,我们的时代逐步进入了“微”时代。而“微课”这个“微时代”的产物,打破了课堂的局限,打通了课堂内和课堂外。我们学习的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集于一体的学科,学生若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才能让数学课堂更为高效。
目前,农村小学数学学习中,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些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能力不足……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很无奈地重复工作着,常常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课堂的效果可想而知了。而“微课”,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灵活,它所呈现的更为直观、有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微课让“教学活动照顾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成为可能,它给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为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现代化的课堂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一、自主性——学有所“思”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而小学生的年龄偏小,注意力不能持久,以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是农村中,大多是留守儿童。这就给学习数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微课时间短暂、形象生动,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或者说是疑难问题)而设计,为学生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带来了可能。
比如,三年級下册《认识分数》,教学时为突破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设计与之配套的微课。在微课中,通过直观演示分苹果的场景,从平均分8个、4个、2个苹果给小明和小红,延伸至分1个苹果给他们2个人,从而引出分数。接着,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分数。在这样流动的课堂中,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巧设疑问,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去观察,在观察中解决问题。在“引导——观察——思考——解决问题”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又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针对性——学有所“获”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教学更应如此。微课的设计不同于传统的40分钟的一节课,但是,它不应该离开教师平常的教学分析。应该选取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一个教学难点、一个类型的题群……来设计微课,主体要明确,针对性要强,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理清楚,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思考、解决问题的目的。特别是在每个学期末的总复习中,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如何让学生提高复习的效果,微课的加入使这个问题得以顺利地解决了。
比如,五年级上册学完《小数乘法和除法》以后,安排了《整理与练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把乘法、除法混在一起,知识点比较多而杂乱。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遗忘或没有听懂的知识点,而每个学生遗忘或不懂的又不同。这个时候,教师录制的知识点微课视频、重难点讲解微课视频、课外拓展的微课视频……就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结合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加入微课的复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巩固,真正实现了数学教学的分层教学,让农村小学数学更能关注到每个学生。
三、形象性——学有所“乐”
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并且他们阅历有限、理解水平不高,若遇到比较抽象复杂的、枯燥的数学问题,他们常常会无从下手,甚至会觉得“我不行”“我不会”而退缩,不去解决问题。微课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利用生活化的场景、形象生动的动画、悦耳动听的声音等,将数学问题形象化、生活化。
比如,一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小动物们排队做操,小兔子从前面数是第5个,从后面数是第4个,请问这列队伍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这道题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逻辑性较强,大部分小朋友不会做。微课一演示,小朋友可以清楚地看到:“前面数第5个”就是说小兔子的前面有4只小动物,“后面数第4个”就是说小兔子的后面有3只小动物,这列队伍总共有4+3+1=8只小动物。有的小朋友还能发现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4+5-1=8,5-1+4=8……微课的加入,让原本枯燥难懂的数学“活”了起来,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题意,从而更快速、准确、多样化地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让孩子在乐中学,在玩中学,不知不觉地爱上美妙的数学。
四、灵活性——学有所“成”
微课的运用是灵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地选择微课来辅助教学,让课内、课外的学习紧密联系,拓展教学的时间、空间和人员,让学生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更加的得心应手。
1. 打破了“时间”的局限
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集中于课堂的40分钟,比较受时间的局限,而微课打破了时间的局限,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
在课堂教学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对于知识其实还是比较茫然的:不知道哪些是学习的重点,也会有很多问题不知该怎么处理。这时,微课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初步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课堂已经向学生为主的课堂转变。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教师适时引导下,学习新知识。结合微课,学生能更好地突破难点,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之后,微课的使用,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好,理解得更透彻。与此同时,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更系统化,更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课后微课是课堂教学一个很好的延伸。
2. 打破了“空间”的局限
微课的使用不同于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这个空间之内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比如生病不能到校等),选择相应的微课,到课堂之外的家庭中学习。同时,也可以把学生的巩固由校外移到校内。这些都是“微课”给传统课堂带来的新变化。
3. 打破了“人员”的局限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一师多生”的局面,微课的使用打破了这个局限。在多媒体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到很多优秀教师制作的微课资源。那么,无论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可以使用这批优秀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任教的一个教师了。同样,教师把自己的微课资源上传到公开的网络上,那么,学生也不仅仅只有坐在教室里的那帮孩子了。
总之,微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更方便学生解决问题,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微课与农村小学数学的有效整合,形成了“微课+课堂”的形式,能够让课堂的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人,但是,我们也不能为了微课而微课,应该合理使用微课,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