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观察*

2019-06-20 01:26黄琳王志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匹兹堡小脑核电

黄琳 王志军

(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佛山 528211)

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引起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而影响患者预后,从而增加疾病复发的风险,增加病死率。正是因为容易出现上述不良影响,早期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尤为重要[1]。近年来许多学者侧重于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于卒中后睡眠障碍防治研究相对较少。我院在卒中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62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上报相关部门备案;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n 女(例) 男(例) 年龄(岁) 病程(年)实验组对照组31 31 15 17 16 14 61.14±10.28 60.48±9.45 6.23±2.15 6.48±2.89

1.2 准入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标准,经脑CT和/或MRI确诊(病程≥4周);(2)意识清晰,无智力障碍,能独自完成各种评分量表测评;(3)脑卒中前无睡眠障碍。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2)近期有再次发生卒中的患者;(3)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4)存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禁忌证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包括调节血压、血脂、血糖,抗凝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治疗时将两极分别贴于患者两侧耳后乳突处,连接治疗仪,将治疗模式设定为“1”频率,150~180次/min。调至患者耐受的最大强度,每次25 min,每天1次,治疗5周。

1.4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测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和环境方面,评分越高则生存质量越好[2];(2)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反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评分越高则损伤越严重;(3)匹兹堡睡眠评分表(PSQI),反映睡眠质量情况,评分越高则睡眠越差[3]。

1.5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PSQI评分判定。(1)若睡眠正常或持续6 h以上,PQSI减分率≥75%,为治愈;(2)若睡眠改善或持续5 h以上,PSQI减分率≥50%,为显效;(3)若睡眠延长或持续3 h以上,不足 5 h,PSQI减分率≥25%,为有效;(4)若睡眠质量无改善或进一步恶化,PSQI减分率<25%,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70.97%,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

?

2.3 两组卒中量表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卒中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卒中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卒中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卒中量表评分比较(分,s)

?

2.4 两组匹兹堡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匹兹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匹兹堡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匹兹堡评分比较(分,±s)

表5 两组匹兹堡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31 31 9.86±1.49 9.90±1.54 6.94±0.65 7.93±1.37

2.5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无异常改变,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根据文献报道,20%~40%脑卒中患者有睡眠障碍的风险[4]。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不仅与患者本身器质性改变有关,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脑卒中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修复,还会增加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难度,进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研究显示小脑顶核电刺激能有效治疗脑血管疾病,改善脑缺血症[5]。

本研究结果显示,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55%,表明小脑顶核电刺激对于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有明确的临床疗效。研究发现小脑顶核电刺激主要作用于脑内神经传导通路,予以小脑顶核持续特定的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循环,提高脑血流量。实验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说明小脑顶核电刺激具有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消除患者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患者自身信心和安全感,减轻其心理负担,进而从各个方面增强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小脑顶叶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小脑顶核内存在一系列的自主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主要通过神经环路起作用。神经受到刺激后可对心、脑等缺血性重要脏器采取相应保护,使得缺血症状减轻,缩小脑梗死范围,改善炎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董为伟[6]研究表明小脑顶核电刺激可以促使保护神经的物质释放,减轻缺血对于神经的损伤作用,激发神经保护功能。根据匹兹堡睡眠指数显示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脑缺血情况密切相关,小脑顶核电刺激能有效改善脑缺血症状。电刺激通过大脑神经传导通路作用于大脑皮层,进而扩张血管,增加脑部血供,从而改善缺血区的血流量,进而减少大量有毒物质的释放,改善觉醒-睡眠机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本次临床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安全有效,是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治疗的重要方法。综上所述,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改善病情,且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猜你喜欢
匹兹堡小脑核电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动动小手和小脑
医疗产业与城市复兴:美国工业城市匹兹堡的转型之路
核电链接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G20匹兹堡峰会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