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照顾合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

2019-06-20 01:41张倩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袋鼠胎龄胃管

张倩倩

(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郑州 45000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为临床常见病症,常因机体胃肠道功能紊乱而引发,早产儿因脱离母体早,胎龄小,自身消化器官功能发育不健全,更易产生、腹胀、呕吐、返流等消化系统症状,对其生命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构成极大威胁[1]。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热点。采取药物治疗虽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早产儿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对药物治疗的耐受性较差,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有文献报道,在治疗同时予以患儿良好护理干预对促进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2]。发展性照顾为新生儿护理新型理念,其注重视患儿具体情况并结合患儿所处环境等,为其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利于促进患儿生长发育;袋鼠式护理模式能实现母婴早期肌肤接触,增强患儿安全感,且可经过母乳喂养补充营养,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3]。本研究将发展性照顾联合袋鼠式护理模式干预方案应用到肠道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肠道喂养不耐受早产儿11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试验组男32例,女25例;胎龄29~36周,平均胎龄(32.72±0.94)周;出生体质量 1 247~2 458 g,平均出生体质量(1 904.16±96.08)g。对照组男 31例,女 26例;胎龄 28~36周,平均胎龄(32.87±0.75)周;出生体质量1 239~2 452 g,平均出生体质量(1 897.24±97.63)g。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和出生体质量等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中有关要求。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胎龄不足37周且出生体质量不足2 500 g者;喂养过程中产生腹泻、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症状者;于出生10 h内入院者;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者。(2)排除标准:肝、肾、心、肺等脏器出现器质性病变的患儿;存在恶性肿瘤者;合并先天性畸形、先天代谢性疾病、胎儿宫内窘迫或肠闭锁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状况(包括体温、呼吸和心率等),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将患儿放置在保温箱中,给予保温;维持患儿呼吸道畅通,预防感染,定时进行喂养等。持续干预1个月。

1.3.2 试验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发展性照顾护理联合袋鼠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1)发展性照顾护理。环境护理:选用温度控制灵敏的暖箱,维持暖箱内温度适宜,以遮光罩对暖箱进行遮盖,为患儿提供一个与子宫类似的环境;尽可能减少外界光线及噪音刺激,将床旁灯光调节到合适范围,护理过程中移动、开关仪器和护理人员交流声音应尽量轻微,并将仪器报警声控制于60 dB以内,为患儿创造安静和缓的环境,减少外界环境对其睡眠的影响。体位护理:为促进患儿吸收,在对患儿实施护理过程中应使其取头高足低位;在喂养结束后使患儿取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产生溢奶现象。喂养护理:因多数患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实施经口喂养,需采取胃管喂养,并施行非营养性吸吮,让有吸吮能力的患儿吸吮无孔橡胶奶头,4~5 min/次,4~5 次/d;如果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吸吮有力,可指导患儿家属用奶瓶装好母乳给患儿吸吮。抚触护理: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在患儿沐浴或吃奶后1 h对其头面部、腹部、胸部、背部、四肢实施按摩,按摩时动作轻柔,并轻呼患儿,采取眼神对视等,2次/d,10 min/次。疼痛护理:在静脉穿刺、吸痰、采血等操作时,应给予患儿肢体支持(一只手轻按患儿上肢,使其上肢靠近前胸,另一只手握住患儿双膝,使双腿靠近躯体,进而使患儿处在屈曲体位),同时以安慰奶嘴与肢体抚摸等方法对患儿实施干预,缓解其疼痛感。(2)袋鼠式护理:为患儿穿上尿布,在其背部搭上小毯子,而后将其贴于父亲裸露胸前或母亲双乳前,再以棉被或大毛巾覆盖,1~2 h/次,注意嘱咐采取袋鼠式护理的家长提前清洁身体,穿着宽松、透气、吸汗上衣,护理前,先解决上厕所、喝水等需求,防止护理过程中因上述因素影响患儿休息。持续干预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两组住院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2)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生长发育状况(包括体质量、身长和头围);(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住院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每日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住院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比较s)

组别 n 住院时间(d) 每日睡眠时间(h) 胃管留置时间(d)试验组对照组57 57 t P 13.91±4.27 19.45±5.18 6.231 0.000 18.92±2.14 17.06±1.57 5.291 0.000 13.53±1.49 16.42±2.05 8.610 0.000

2.2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体质量、身长和头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s)

时间 组别 n 体质量(g) 头围(cm) 身长(cm)干预前试验组对照组57 57 t P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对照组57 57 t P 1 982.16±76.08 1 979.24±75.63 0.206 0.838 2 840.74±91.16 2 713.60±89.27 7.523 0.000 29.96±1.75 29.87±1.82 0.269 0.788 33.95±1.04 32.79±1.13 5.703 0.000 43.12±1.29 42.98±1.37 0.562 0.575 46.31±1.18 44.80±1.20 6.774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低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喂养不耐受多发于早产儿,患儿易出现呼吸暂停、胃潴留、腹胀、腹泻等症状,对患儿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采取药物治疗虽效果尚可,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故在治疗同时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尤为重要。常规护理多按照以往经验展开,护理措施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较差,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4]。

发展性照顾强调排除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减少环境中的不良刺激,使患儿适应母体外环境,使患儿得到良好的发展性支持,促进其生长发育,白东梅等[5]研究指出,对喂养不耐受采取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儿体质量,延长患儿睡眠时间,缩短其住院时间。发展性照顾可通过环境护理为患儿提供与宫内相似的低噪音、舒适和幽暗环境,增加患儿舒适感和睡眠时间,促进其体质量增长;体位护理能使患儿更有效地摄入吸收营养物质,增加进奶量;喂养护理能经过胃管喂养为患儿提供足够营养,且非营养性吸吮能加速患儿创建吸吮反射,提升其胃肠蠕动功能,加快从经管喂养转变为经口喂养;抚触护理能提升迷走神经紧张度,增加胰岛素及胃泌素分泌量,改善机体消化功能,加速胃肠蠕动,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患儿体质量增长;疼痛护理能缓解患儿疼痛程度,减少患儿哭闹现象,减少机体能量消耗,最终保障患儿生长发育[6]。此外,袋鼠式护理可使患儿与其父母实现早期肌肤接触,进而增加患儿安全感,维持患儿体温,且患儿可随父母心跳有节律性呼吸,使其获得良好的睡眠,促进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同时,在施行袋鼠式护理时患儿母亲可进行哺乳,补充乳糖、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满足机体营养需求,促进患儿正常生长发育[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住院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每日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发展性照顾联合袋鼠式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可显著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加速其康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袋鼠胎龄胃管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袋鼠
我自己可以做
袋鼠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