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通络推拿法结合腕踝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2019-06-20 01:26王国书戚红亮罗丽红李昌生李志峰颜秀琼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肩周炎活动度肩关节

王国书 戚红亮 罗丽红 李昌生 李志峰 颜秀琼

(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 惠州 516002)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指患者肩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发生的无菌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中女性发病率更高[1]。肩周炎患者多见肩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发病初期以疼痛症状为主,后期患者肩部肌肉可能出现萎缩或关节粘连,这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西医针对该病多采取药物和手术治疗,但是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学将肩周炎归为“痹证”范畴,认为是由患者肩部经脉处气血瘀滞所致,中医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以推拿和针刺法的效果更为突出[2~3]。为探究推拿针刺疗法对肩周炎的疗效,本研究对30例患者开展了舒筋通络推拿联合腕踝针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8~59岁,平均年龄(44.5±2.5)岁。观察组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39~58岁,平均年龄(45.2±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者:患者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疼痛,夜间加重,天气变化和过度劳累时发作,肩关节功能受限,患者多为体力劳动者,其肩部肌肉出现萎缩现象,前后及外侧肩部均出现压痛感,外展度明显下降,行X线检查结果呈阴性,病程较长者可见骨质疏松;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者。(2)排除标准:有针刺治疗禁忌证者;有推拿手法禁忌证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行腕踝针法治疗:患者患侧手掌向内,于其拇指侧绕骨缘背面,在腕横纹上约两横指出,以及外关穴位,常规消毒,毫针(规格:0.25 mm×50 mm)与皮肤之间的角度为30°,针尖朝上将其迅速刺入皮下,针体与皮肤贴近,并沿着皮下表层继续进针至一定深度,得到松软感即可。若患者产生酸麻、酸胀、痠及沉感时,说明针体已经深入患者筋膜下层,即进深度超过预期,需要进行调整,以至皮下浅表层处为宜。腕踝针进针深度1.5寸即可,留针0.5 h,1次/d。治疗15 d。

1.3.2 观察组 行腕踝针联合舒筋通络推拿法治疗: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前外侧,在患侧肩部前、内外侧组织及上臂反复进行及按揉法操作,过程中需要患者配合进行被动肩关节外旋、外展。拿三肩,即拿患者肩上三角肌、肩前肱二头肌和肩后肱三头肌,再拿肩井,在其肩髃、肩贞、肩前、曲池及合谷等穴位处进行点按直至得气。术者一侧手掌在患者患侧肩峰按压,另一手托住患者前臂置于其自身前臂上侧,在患侧肘关节处以掌心相托牵引其上臂进行30°外展并停顿于此,顺其矢状轴以摇法活动肩关节,从小至大逐渐增加活动幅度。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其身后,双手分别扶住肩部和托住肘关节,顺其矢状轴辅助其肩关节做内收抻展动作,运动至患者疼痛阻力处时暂停,使其产生一种松弛效应,从小至大逐渐增加活动幅度。患者取坐位,术者双手分别扶在其健侧肩部及腕关节处,促进其患侧上肢进行内收、屈肘、内旋等动作,贴近其背部沿着向上方向进行牵拉,至其疼痛阻力处时暂停,使其产生一种松弛效应,从小至大逐渐增加活动幅度。术者在患者患侧肩部至其前臂处反复揉搓,涂抹适量凡士林进行反复合掌擦搓。治疗1次/d,20 min/次。治疗15 d。

1.4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评定参考美国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的评分标准,总分100分,其中疼痛部分占75分,功能部分占25分,关节功能活动度主要包括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前屈、后伸等6项,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症状越轻微,关节功能恢复越好[4~5]。(2)临床疗效评定标准[6]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内容制定:疼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关节外展>80°,上举>160°为治愈;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显著缓解,提重物时可有轻度疼痛,外展>70°,上举>140°为显效;疼痛症状有所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得到缓解,外展>50°,上举>120°为好转;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比较(±s)

images/BZ_8_237_2058_2245_2148.png观察组对照组30 30 52.399 29.038<0.05<0.05 19.987 10.478<0.05<0.05 tP 30.25±2.68 30.38±2.71 0.187>0.05 68.45±2.96 52.41±3.15 20.325<0.05 13.14±2.28 13.16±2.27 0.034>0.05 23.41±1.65 18.62±1.73 10.974<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肩周炎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范畴,又被称为冻结肩或漏肩风,中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与风邪、寒湿入侵导致患者经络痹阻、气血不畅有关。肩关节有较大活动量和活动范围,上肢活动及其自身重量可对关节周围软组织产生牵引,易因过度劳损发生变性,在韧带、关节囊等处发生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关节功能障碍、活动受限或疼痛[7~8]。西医治疗该病的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很多学者开始从中医方面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中针刺疗法和推拿手法均为常用中医外治法。腕踝针以患者全身症状表现位置进行分区,在其腕部及踝部对应点处进行针刺,针刺法即时止痛效果显著,该疗法通过针刺对患者皮下浅表层组织进行良性刺激,该区域内有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和阻止其气化的物质,属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的感受器之一,具有快速高效的传导兴奋性,在此处进行针刺可发挥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9]。同时,该疗法针刺部分分散在手腕和脚踝处,针刺引发的机械波和化学波可逐渐运行至关节病灶处,协同发挥振荡作用,增加钙钾离子含量以止痛。而舒筋通络推拿法则可有效发挥解痉止痛、修复经络等作用,通过按揉、搓、弹拨等多种手法在患者体表经络处进行治疗,利用经络系统反馈机制对其气血运行进行调整,在肩周炎患者的治疗中,推拿可促进肩关节局部气血循环,使局部温度提升,增加病灶处氧气及其他营养物质供应,修复受损组织,还可清除病灶组织内瘀滞的多种诱发疼痛的物质,同时,该疗法还可暂时提升患者肩关节处疼痛阈值以发挥止痛作用[10]。此外被动关节运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局部阻滞紧张、肌肉痉挛等症状,还可促进关节及撕裂组织对位,从根本上根除患者肌肉痉挛和疼痛因素,并消除关节粘连软组织,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受限症状。

本研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舒筋通络推拿联合腕踝针对肩周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对其病情控制及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肩周炎活动度肩关节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