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2019-06-19 08:09刘娟楚艳贞牛锁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度内皮细胞外周血

刘娟,楚艳贞,牛锁成

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E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1]。其中易损或高危斑块破裂促使脂质释放,导致凝血瀑布现象发生,进一步导致血栓形成,出现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是该类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2]。而STEMI属于病情最为严重、复杂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指由急性血栓形成促使冠状动脉(冠脉)完全闭塞或功能性闭塞,从而促使冠脉血供迅速减少,甚至中断,最终导致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的急性缺血性坏死。且有研究报道显示,STEMI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加之进展迅速,因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3]。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欠佳,生活质量会显著降低。因此,对该病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主要是由12号染色体短臂编码的一种多聚体蛋白质,由内皮细胞与巨核细胞合成,当冠脉血管发生损伤时,由于内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会导致vWF的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升高,其可能成为临床诊断STEMI的生物学指标之一[4]。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外周血中vWF水平与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旨在为STEMI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现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入研究组。纳入标准:①参照2015年中国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5]进行诊断,主要内容包括典型症状,心肌酶、肌钙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冠脉造影等检查及心电图特征性改变等;②年龄≥18周岁;③临床病历资料完整;④入院前未接受任何相关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血栓型疾病或血管性血友病者;②伴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对血常规等检查结果有显著影响者;③存在精神疾病或交流沟通障碍者;④参与其他研究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其中男性67例,女性42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57.32±10.32)。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4~77岁,平均年龄(57.40±10.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①两组人员入院后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10 ml,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分别获取血清以及血浆保存于-80℃冰箱中待检,检测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vWF等。其中PT与APTT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PCT、WBC采用全自动血细胞仪进行检测,CRP与vW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②根据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SYNTAX)评分[6]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SYNTAX评分≤22分)44例、中度病变组(SYNTAX评分在23~32分之间)30例、中度病变组(SYNTAX评分≥33分)35例。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检测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以P<0.05表明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对比研究组WBC、CRP以及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对比(±s)

注: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PCT:降钙素原;WBC:白细胞计数;CRP:C反应蛋白;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生化指标 研究组(n=109) 对照组(n=60) t值 P值APTT(s) 29.02±5.38 29.17±4.92 0.179 0.858 PT(s) 12.05±1.18 12.11±1.20 0.314 0.754 PCT(×109/L) 173.29±39.57 173.74±40.01 0.070 0.944 WBC(×1012/L) 8.11±2.74 6.14±1.62 5.096 0.000 CRP(mg/L) 8.59±3.22 3.75±1.13 11.2550.000 vWF(%) 138.25±20.15 97.11±14.38 13.9690.000

2.2 不同病变程度患者外周血vWF、CRP以及WBC水平对比重度病变组外周血vWF水平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而中度组又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2)。

表2 不同病变程度患者外周血vWF、CRP以及WBC水平对比(±s)

表2 不同病变程度患者外周血vWF、CRP以及WBC水平对比(±s)

注: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CRP:C反应蛋白;WBC:白细胞计数;与轻度病变组相比,aP<0.05;与中度病变组相比,bP<0.05

组别 例数 vWF(%) CRP(mg/L) WBC(×1012/L)轻度病变组 44 122.48±11.17 8.12±3.28 8.02±2.68中度病变组 30 135.01±13.86a8.61±3.55 8.13±2.74重度病变组 35 160.32±16.20ab8.80±3.1 8.30±2.59 F值 - 7.935 1.320 1.732 P值 0.000 0.593 0.514

2.3 外周血vWF、CRP、WBC水平与STEMI患者SYNTAX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外周血vWF、CRP、WBC水平与STEMI患者SYNTAX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632、0.584、0.429,P均<0.05)。数据参见图1。

图1 外周血vWF、CRP、WBC水平与STEMI患者SYNTAX评分的相关数据散点图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危险进展,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出现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或是因血栓形成导致的冠脉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从而引发部分或全部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甚至造成猝死[7,8]。因此,对于该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心肌酶相关指标作为心肌病变的早期诊断传统指标存在组织特异性不理想的特点,无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首选诊断方式[9,10]。而vWF主要是指由12号染色体短臂编码的一种多聚体蛋白质,多来源于内皮细胞及巨核细胞,并广泛存在于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以及巨核细胞-血小板的α颗粒中。当机体冠脉血管出现损伤且合并再灌注时,内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12]。且有研究报道证实,缺氧可促进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释放vWF,且升高的vWF均来源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13,14]。由此可见,在发生冠脉血管损伤时,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血液中的vWF水平变化情况可能成为评估冠脉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在临床STEMI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果发现,研究组WBC、CRP及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符合杨阳等[15,16]研究报道,说明了STEMI患者WBC、CRP以及vWF水平均存在明显升高。其中主要原因在于:WBC与CRP均是临床上用以评估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之一,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STEMI患者的WBC与CRP表达升高。“内皮损伤反应学说”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vWF又是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因此vWF水平的升高可能反映了STEMI发生风险的增大。此外,重度病变组外周血vWF水平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而中度组又高于轻度组,提示了随着STEMI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逐渐增加,vWF水平也随着升高。笔者认为血栓形成在冠脉病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vWF又从以下几个方面参与了血栓的形成:首先,血管壁中的vWF具有调节血小板聚集、黏附的作用,而血小板对血管损伤的初始反应需要血浆中的vWF协助。vWF激活属于血小板聚集的基础,vWF在激活时会发生结构改变,与血小板表面的血小板受体GPⅠb-Ⅳ-Ⅹ结合,介导血小板在内皮损伤部位的黏附,参与了血栓形成过程。其次,vWF属于Ⅷ因子的载体之一,可通过和未经凝血酶裂解的Ⅷ因子相结合,从而达到稳定Ⅷ因子的作用,而Ⅷ因子属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7,18]。最后,血浆vWF可特异性结合胶原蛋白,从而导致vWF中和Ⅷ因子结合的部位出现结构改变,进一步降低了vWF对Ⅷ因子的亲和力,继而释放出Ⅷ因子促进附近的纤维蛋白凝聚。另外,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外周血vWF水平与STEMI患者SYNTAX评分呈正相关关系。这充分说明了vWF水平的升高可有效反映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患者vWF水平进行检测,从而有效判断其冠脉病变程度,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STEMI患者外周血vWF水平存在明显高表达,且随着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逐渐加重而升高,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vWF水平进行检测,从而利于早期诊断STEMI,并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猜你喜欢
中度内皮细胞外周血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增加自噬保护缺氧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小米手表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