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莉
摘要: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情境创设、合作探究、课堂练习三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优化路径,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3-0024-01
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该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效果,以及综合能力的养成效果,因此,加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改革优化,是小学数学改革的应有之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精创情境,明确计算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无论是在新授课中还是在习题练习中,都有着色彩鲜明的各类图画,而这些蕴含着丰富数学知识的图画,实际上就是主题图,对于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最重要的是,这些主题图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建构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因此,教师要巧妙结合主题图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计算的价值。
例如,在进行“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学时,教材中提供的主题图是学生“分东西”图片,就此,教师可以通过更加详细的文字描述和具体材料,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的探究情境,让学生直观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同时加深对分数意义的认知理解。又如,在进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教材所提供图片,为学生创设一个购买气球的场景,然后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魅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立足现实生活,并结合新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加工和创造。
2.合作探究,加深过程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小学生受思维认知能力的限制,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尤其是在计算教学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计算错误。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组内交流和探讨,然后通过对比、反思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严谨态度。
例如,在计算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而在进行小组划分时,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做好组内分工,要安排相应的记录员和汇报员,并进行“轮岗”,其他学生都有机会担任这两个角色。在小组讨论阶段,每一个组员都要展示自己的算法,记录员进行真实记录,最后进行讨论,找出最佳的算法。在进行小组汇报时,由汇报员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全面说明,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效率,而且能够避免个别学生不参与合作学习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感悟到各种算法,激活数学思维,并提高计算精准性。尤其是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自我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3.灵活练习,促进全面提高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缓慢的过程,而练习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进行计算练习设计时,教师要坚持多元化原则,针对学生实际情況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在规范学生计算行为的同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学生,他们的主观意识越来越强,会结合自身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性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保证练习题类型的多元化,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另外,教师还要加强练习方式的创新,以充分调动学生计算练习参与的积极性。具体来讲,教师要结合实际,灵活采取竞赛、游戏、抢答等方式展开计算练习,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下快速掌握计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计算竞赛,答题最快且准确率最高的小组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能够强化学生的竞合意识。此外,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计算题,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快速抢答,并对表现积极和抢答精准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赋予他们“计算达人”、“计算小能手”的称号,以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灵活多变的计算练习能够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扫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之感,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计算技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从情境创设、合作探究、灵活练习三方面入手,加强对课堂环境的创设优化,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体验,在培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确保小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怀林.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9(04):69-70.
[2] 李光.初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解决方法[J].中国新通信,2019(02):169.
[3] 韦礼能.探讨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