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岑
[关键词]死亡教育;健康生活;珍爱生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4-0037-03
【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小学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正确面对负面情绪”。当学生面临生命的离别或丧失时,心理和情绪会发生重大变化,自身的角色容易出现模糊感,从而增加成长中的危险因素,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建立生命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组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本课题立足于“健康生活”这一素养,将其中的珍爱生命作为总体目标,试图通过死亡教育来明晰生命的意义。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用倒计时的方式审视生命、善待生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从而在此基础上树立积极的生命观。
【学情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五年级学生在挫折感和死亡认知上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为死亡认知水平不高,对死亡现象认识比较模糊;没有体验到生命本身带来的价值,生命价值感比较模糊;生命责任意识比较薄弱。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进行死亡教育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另外,考虑到五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其进行死亡教育时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因此本课题试图从第三者的视角来了解死亡,体会生命从出生到衰老再到死亡的全部历程,从而学会从爱的角度理解生命。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视死亡是人生必须面对的事情,由此了解生命的真实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历程,引导学生坦然面对死亡,接受死亡是必然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命,尊重和热爱生命,理解生命价值和死亡的关系,从而以爱的角度理解死亡。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的生与死及生命的过程,进而培养坚强的品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活动难点
让学生在对生死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尊重生命,懂得人生中有死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而更加珍惜生命,进而從爱的角度理解死亡。
【活动策略与方法】
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
【活动准备】
情境素材收集、多媒体课件、视频片段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进入生命城堡
1.故事导入
有个小女孩名叫苏乐,一天下午,她手上提着一只大大的书包,走路迈着大步,气哼哼地走过草地,突然间大吼起来:怎么会这样?!接着又拖着包继续往前走,来到河边,又突然大吼起来:怎么会这样?!接着,小姑娘又拖着包继续往前走,穿过一个公园,突然间又大吼起来:怎么会这样?!直到最后,朋友中个子最高的那个鼓起勇气问:“你到底出了什么事?”“埃尔维斯死了!”小姑娘咆哮着,说着打开那只漆皮女包,伤心地哭了起来。原来是苏乐最喜欢的小黄鸟死了。
2.创设情境
传说中,许多人曾在一个神秘的生命城堡里探险,探险成功的人都能很开心地生活。好朋友们为了帮助苏乐,想要带她去生命城堡探个究竟。今天,我们就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去冒险吧!
3.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引出课题。通过故事的讲述和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部分:城堡里的叶子(认识死亡)
1.了解叶子的一生
进入生命城堡之后,苏乐和朋友们发现,这里最多的东西就是叶子。不同季节的叶子,颜色和形状都不同。
春天的时候,城堡里的叶子还是初生的嫩芽,从一棵大树树顶的大枝上冒出头来;夏天的时候,生命城堡里的人们喜欢来到树下,坐在那里乘凉,叶子为老人遮阴,让他们不必躲在炎热的屋子里;秋天来了,当阳光穿过叶子的身体时,我们会发现它的身体开始出现了一些小伤疤,这是春天和夏天的风吹雨打所留下来的痕迹;冬天来了,叶子该搬家了,它们从树上来到地面,慢慢地,它们的身体开始腐烂,最终融于泥土和大地,于是,叶子的一生结束了。
2.教师提问
有些叶子生长在同一棵树上,为什么颜色却各不相同呢?
因为每一片叶子都不一样,它们的经历不一样,面对太阳的方向不一样,投下的影子不一样,颜色当然也会不一样。
3.教师总结
叶子的一生虽然结束了,但是有一些秘密是它并不知道的:这些叶子并不知道,冬天过了春天会来;不知道雪会融化成水;不知道,自己看来干枯无用的身体,会和雪水一起,让树更强壮;尤其,它不知道,在大树和土地里沉睡的,是明年春天新叶的生机。
4.设计意图
小学生对于死亡这一话题感到陌生且害怕。叶子是大自然的普通一员,学生从了解植物这一角度出发,会更容易接受并初步认识死亡这一正常现象。教师需引导学生从第三者的视角,体会叶子的一生。看上去普通的叶子,却能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发挥自己的作用。从叶子在春、夏、秋、冬的变化感悟生命,初步认识死亡。
第三部分:生命城堡大揭秘(死亡的本质)
1.展示亡灵节风俗
在生命城堡中,人们每年都会过一个盛大的节日——亡灵节。在这一天,人们祭奠亡灵,他们并不难过,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因为这意味着与死去的亲人一起欢度节日。
2.死亡的三重定义
生命城堡的人们认为人在一生中,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3.教师总结
海德格尔曾提出“虽死犹生”理论,他认为死亡只能结束一个人的生命,却不能结束两个人的关系,感情还在,思念还在,在我们忘记TA之前,TA会一直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死亡并非一切的终结,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只要回忆不灭,爱便可超越时间和空间。死亡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个理由,它告诉我们真正地活过,梦想过,体验过,让我们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宝贵的。
4.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衰老与死亡的角度了解人的生命历程。
第四部分:遇见生命之神(了解生命历程)
1.语言过渡
生命城堡里住着一位生命之神,他知道很多与生命有关的知识,可以让我们看到生命的神奇。我们看看今天生命之神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吧!
2.电脑播放短片《生命的历程》
3.分享感悟
请同学们分享人从出生到衰老的外形变化。
4.教师总结
刚刚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衰老和死亡的理解。确实,在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脸上会慢慢出现皱纹,皮肤的弹性也会随之减少,这些都是我们在外形上的变化。
5.出示图片,教师进一步讲解生命历程。
6.设计意图
从生命之神的角度来阐述生命的历程,引导学生更加了解人的生命,进而更加珍惜生命。
第五部分:生命加油站(如何面对死亡)
1.教师过渡
苏乐现在已经了解了叶子的一生,也接受小黄鸟已经死去的事实,可是她仍然很难过。我们现在来到生命城堡中的生命加油站,看看能不能找到帮助苏乐走出悲伤的办法。
2.死亡态度
当死亡无法避免时,我们的反应是否认、思念、愤怒、悲伤、接受。
3.走出悲伤
当自己陷入悲伤时,我们可以选择到外面的大自然中走走,让自然景观帮我们转换心情;帶上一件和过世亲人有关的小物件,在想他而悲伤的时候,可以摸摸这个东西;整理出一个纪念本或纪念盒,把过世亲友相关的照片、物件放进去;种一棵树或其他植物,以示思念。
教师适时进行自我暴露,分享个人经历。
当别人陷入悲伤的情绪时,我们可以静静地陪伴左右,或是给对方一个深深的拥抱;不需要太多安慰的话,可以分享一点你的感受,如“我也很伤心,我愿意分担你的悲伤”;不要阻止情感的宣泄,不要说“克服悲伤,不要哭,要勇敢些”之类的话。
学生分享帮助苏乐走出悲伤的办法。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引导,明白自己可以做哪些努力缓解悲伤,在他人悲伤时自己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4.教师总结
长大之后,我们会发现人生就是一场告别,今天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为告别而做准备。我们走着走着,爷爷奶奶走了;再走着走着,爸爸妈妈走了,同学朋友走了;最后,自己也会跟最亲的人说再见,跟世界说再见。希望同学们在与这个世界相处时,学会没有遗憾地告别。死亡将我们分离,爱却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因为,生命的结束≠爱的分离。
5.设计意图
通过分享并总结走出悲伤的小法宝,提升学生面对死亡的能力。学生通过教师总结,回顾课堂内容,明白自己面对死亡时,可以从爱的角度进行思考,理解生命的结束≠爱的分离。
【板书设计】
【活动反思】
(一)总结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因此如何看待死亡和如何处置生命的终结往往最深刻地反映人的生命态度。而长期以来,我们往往认为与尚未成年的青少年谈生论死似乎过于沉重,因而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和闪烁其词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死亡并不会进行挑选,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可能需要面对死亡,也许是一棵植物的死亡,或者是心爱宠物的死亡,又或者是亲人的死亡。因此本课的主旨在于平静地给学生讲述从“生”到“死”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规律。
死亡教育的主题难免有些沉重,且容易流于说教,所以上课之初从第三者的视角引出苏乐的故事,委婉地表达动物的死亡,再通过生命城堡中叶子的变化引出植物的死亡,使学生感受生命的离去。
上课过程中和上完课之后,从学生的表情和神态观察,我发现预期目标达到了,学生开始学着思考生与死的问题,知道该如何面对亲人的离去了。并且学会一些帮助自己和他人走出悲伤的办法,进而从爱的角度来理解死亡,即生命的结束≠爱的分离。
(二)建议
死亡是一切生物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的必然归宿,但正因为人生中有死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更应珍惜生命,提升个体生命价值。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之前,需要有一个铺垫。如果学生做好了心理准备,再来讨论这个话题,相信会有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外国语学校,佛山,5280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