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霞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各项知识和技能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能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重要的方式之一,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就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措施,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符号意识;培养措施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是一种简洁性、抽象性的数学语言,它具有准确性和清晰性的特点,能简化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进行数学练习的效率,同时还便于学生的交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使他们掌握数学符号的意义,帮助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符号并应用数学符号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新课标也明确了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重要作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遵循新课标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强化他们的符号意识。
一、唤醒学生潜藏的符号意识
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例如:商店和商场的招牌、医院的红“十”字标记以及道路上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可以说,学生们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以前,就已经广泛接觸到生活中的各种符号,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符号意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背景,为他们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样能有效激活小学生们潜藏的符号意识,这是培养并发展他们“符号感”重要的基础。
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
(一)逐步对学生渗透数学符号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必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为此,教师必须有计划地逐步对学生渗透数学符号知识,并将这种渗透教学贯穿在教学的始终,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这种渗透教育更是十分重要。例如,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就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他们发散自身的思维,使他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由符号“1”联想到分数或小数,然后在回归到事物的整体;再如,由除法符号“÷”联想到乘法知识;由减法符号“-”联想到加法知识……通过这样有意识地渗透和引导,能帮助小学生们更快、更好地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应用题,并降低这些题型的难度,提高他们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同时,这样还能帮助小学生们加强与数学符号、日常语言符号之间的转化。
(二)加强学生的数学符号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除了对他们渗透数学符号的知识以外,还应加强学生的数学符号体验。因为小学数学知识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加抽象和枯燥,而且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仍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符号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很多的困难与障碍,尤其是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模式,使得部分学生对数学符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是很扎实。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给予学生们一定的时间,组织、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加强数学符号的体验,从而促使他们在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下,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符号的含义,培养并提升自身的符号意识。
三、深化学生的符号认识
(一)为学生提供操作素材
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符号知识时,也必须遵循“感性→理性→运用”的这一辩证过程,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更好地利用数学符号解决具体的问题,此外这样还能提升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强化他们的符号意识。比如,在学习“分数乘法”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操作的数学符号素材,然后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模式下,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从而深化他们对数学符号的认知。
(二)加强学生的符号拓展训练
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进行数学知识操作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以强化他们对数学符号的认知。在进行拓展训练时,教师应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数学式子,从而帮助他们根据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出相应的数学符号知识,并阐述其相应符号的含义,进而强化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数学符号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应唤醒学生潜藏的符号意识,并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还要深化学生的符号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洋.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19 (02):28-29.
[2]周妮.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 (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