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率、血糖相关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的影响

2019-06-14 02:12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阿格列汀胰岛

随着城市化、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中肥胖和超重比例逐年增加,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病率呈递增趋势,根据资料显示,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T2DM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高血压、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其中心血管疾病是T2DM的主要致残和致死原因[1]。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50余年,是目前全球应用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并具有较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且在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等方面有明确的临床依据[2-3]。本研究探讨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两种二联药物方案对T2DM病人血糖控制率、血糖相关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T2DM病人13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2009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学会制订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国内分泌相关专家小组(统称)制定的《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相关标准[4-5],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依照典型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值确诊为2型糖尿病;18~65岁;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9.0%;意识清楚,无任何精神性疾病。排除标准:合并心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病人;患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病人;存在急性感染性疾病、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病人;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存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病人;临床资料或随访资料不全病人。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共纳入130例病人,男67例,女63例,年龄(42.28±6.03)岁,体质指数[BMI(26.4±3.5)kg/m2],病程(6.1±4.1)年,HbA1c(7.5±0.7)%。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A组和B组,各65例。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和饮食指导,并根据个体情况制订规范化饮食和运动方案。A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阿格列汀方案:病人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商品名:格华止;规格:每片0.5 g,生产批号:1601021,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 g,每日两次,随餐服用;同时随餐口服苯甲酸阿格列汀片(商品名称:尼欣那;规格:每片25 mg,生产批号:0601208,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生产)25 mg,每日1次。B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方案,盐酸二甲双胍片用法同A组;同时每日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片[商品名:亚莫利;规格:每片2 mg,生产批号:6170308DC,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 mg。两组均监测血糖,建立血糖管理日志,疗程为6个月;2~4周病人回院复诊1次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及适宜的饮食运动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病人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包括血脂和相关生化指标;②记录病人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情况,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PBG)、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水平;③记录病人治疗6个月后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血糖控制情况以HbA1c达标率为标准;④记录病人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包括稳态模型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及稳态模型2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2-β)。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BMI、病程、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bA1c、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注:两组各项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后血糖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FBG、2 h-PBG、HbA1c、FC-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血糖相关指标比较(±s)

与A组比较,1)P<0.05

2.3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A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例(%)

与A组比较,1)P<0.05

2.4 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HOMA2-IR及HOMA2-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MA2-IR低于治疗前,HOMA2-β高于治疗前(P<0.05);A组HOMA2-IR低于B组,HOMA2-β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2)P<0.05

3 讨 论

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角度观察,肥胖、血脂异常在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糖尿病病人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致死的重要原因[6]。本研究选取130例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便于两种治疗方案比较。

二甲双胍通过肝细胞膜G蛋白恢复胰岛素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增强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避免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功能进一步损害,同时可作用于外周组织,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同时,作用于肠道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二甲双胍有可靠的短期和长期降糖疗效,单独使用能有效降低T2DM病人FBG、2 h-PBG,并能使HbA1c下降1.0%~2.0%[7]。HbA1c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HbA1c<7%是控制标准,治疗后两组HbA1c均有所下降,且治疗后A组低于B组。

阿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可针对T2DM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发挥机制互补、协同增效的降糖作用。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的T2DM病人加用DPP-4抑制剂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且耐受性良好[8]。格列美脲是磺脲类第3代药物,2016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内分泌协会指南(ACE)将磺脲类药物列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同时也是T2DM病人二甲双胍治疗的二线药物[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FBG、2 h-PBG、HbA1c、FC-P均有所下降,且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二甲双胍联合阿格列汀可控制病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糖尿病病人常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本研究治疗后,A组HOMA2-IR低于B组,HOMA2-β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二甲双胍联合阿格列汀控制胰岛素抵抗更具优势。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疗效不佳病人,通过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可进一步明显改善血糖[11]。本研究缺少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病人作为对照组,今后研究应增加此类研究对象资料。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阿格列汀二联药物方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效果,其血糖控制率更高,FBG、2 h-PBG改善情况更佳,可有效控制病人胰岛素抵抗。

猜你喜欢
阿格列汀胰岛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穷小子竞标
维格列汀与常见降糖药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阿格戒酒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实习侦探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DPP-4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
达格列汀在被美国拒绝申请后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