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策略引导,关注能力形成
——以《租船问题》一课为例

2019-06-12 08:32□郦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租船大船解决问题

□郦 丹

“租船问题”被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教材在概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并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后,安排了一个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租船问题。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学生已有一些类似的买票的经验,对问题情境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及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田忌赛马”等内容中已初步感悟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策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知识与经验的铺垫。因此,笔者将如何挖掘解决问题教学的特点,实现策略优化,作为本节课关注的重点。

解决问题作为传统应用题的延伸,从归一、归总等常规问题,到“租船问题”“用周长解决问题”等非常规问题,内容题材更广泛、更贴近实际,形式更新颖,更具挑战性、思考性、探索性,无法依赖“解题套路”,正因为如此,迫使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引导,关注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以下将结合《租船问题》这一课的教学实例阐述一点思考。

一、深度阅读,推动策略形成

“阅读与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魂”,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必然基于对问题信息的理解。对一个问题信息理解的宽度和深度,决定着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用怎样的方式进行阅读,才能推动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策略多元呢?

(一)寻找联结,破解问题密码

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情境,有许多学生常常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条件有用,条件与问题存在怎样的联系,越到高年级这种情况越突出。确实,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信息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关键信息常常隐藏其间,因而破解问题中的信息密码就显得十分关键。

【教学片段1】

课件呈现问题情境(如右图)。请学生自由读三遍,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大船每条30元,小船每条24元。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

教师板书:大船 30元/条 限乘6人小船 24元/条 限乘4人

生:题目要求的是怎样租船最省钱。

师:还有其他信息吗?

生:租大船每人需5元,租小船每人需6元。

师:哎,这是一个新的信息,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因为大船每条30元,限乘6人,所以每人需5元;小船每条24元,限乘4人,所以每人需6元。

师:哦,你是这么看的!(横着指板书)看来换个角度读信息,能帮助我们寻找到条件间的联系,生成新的有价值的信息!

以上片段中,教师采用列表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条件梳理,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读取信息,纵向读明确重点信息,横向读查找信息联结,从而帮助学生破解问题中的信息密码,为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巧妙设疑,突破问题核心

解决一个问题难,要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更难。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设疑、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信息,理解信息背后的意义,发现问题解决的核心所在。

【教学片段2】

教师对课件呈现的信息继续追问:关于这些信息还有疑问吗?

生:需要知道带多少钱?(教师板书:钱数)

生:人数不知道!(教师板书:人数)

师:确实,钱数、人数都不知道,那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个信息呢?为什么?

生:要知道人数才能算出需要多少钱。

生:知道人数才能算出大船、小船各要租几条。

师:通过对信息的理解,你建议该怎样租船?说说理由。

生:尽量选择大船,因为大船便宜。

生:要坐满,不要空出来。

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全部租大船?

生:人数是6人,12人,18人……

生:人数是6的倍数,这是在刚好能坐满的情况下。(教师板书:坐满——全租大船)

师:那么坐不满时,又该怎么办呢?(课件呈现情境人数:共32人)

上述片段中,教师分两次呈现问题信息,这一处理将矛盾直指“人数”,通过不断地质疑、释疑,让学生对问题信息理解得更透彻,对问题解决的策略逐步明晰,犹如抽丝剥茧般地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将教学引向问题解决的核心。

二、“他己”交融,实现策略优化

台湾清华大学数学教育研究专家林碧珍教授曾对“什么是学习”下过这样的定义:学习是境、他、己三者的交融。境,即活动式学习;他,即协同式学习;己,即反思式学习。笔者由此联想到解决问题教学中,多元策略的优化必然是“他己”交融的结果。

(一)头脑风暴,生成个性策略

生活中,类似“租船”的问题时常可见,如买票、购物等等,可以实施的策略亦多种多样,如果不考虑价格、舒适度等因素,学生总是能找到至少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因而,教学时,教师需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形成丰富的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策略。

【教学片段3】

师:独立思考你打算怎样租船,将方案用算式记录在作业纸上。要求:一张纸写一种租船方案,书写要工整,让别人看得懂。

教师给每位学生提供三张作业纸。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时,教师进行巡视,并随时为有多余方案的学生提供作业纸。

(4分钟后)

师:完成后想一想,方案还能再调整吗?哪种方案最省钱?

有效的学习应基于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没有独立的摸索,没有深层的思考,“真正”的学习也就不会发生!片段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保证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也为问题策略的优化提供了丰富的例子。

(二)同伴分享,实现优化提升

策略从形成到优化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我的反思,需要同伴的分享,需要教师的引领。因此,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同伴分享,在分享中习得新的策略,在分享中优化已有策略。

【教学片段4】

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方案后,教师组织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①轮流说明自己的方案,声音适量,能让组内成员听清楚。

②专心倾听他人的说明,如有问题可提问。

③对组内所有方案进行归类整理,选出最优方案。

师:读一读小组活动要求,想一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师:(组内分享结束)请一个小组分享他们找到的租船方案,最优方案是谁的?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重点讨论:

①32÷6=5(条)……2(人),30×5+24=174(元)。

②32÷6=5(条)……2(人),大船:5-1=4(条),小船:(6+2)÷4=2(条),30×4+24×2=168(元)。

师:听懂了吗,有什么地方需要他再解释一下?

生:为什么要减少1条大船?

生:减少1条大船,剩下的人刚好可以坐2条小船,没有空位。

类似“租船问题”中,解决问题的核心不只是单纯地寻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是根据需要考虑哪种解决策略最合适,可能是最省钱的,可能是最舒适的……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想明白,说明白”,懂得自己的解法,才能“听明白,学明白”,懂得他人的解法,最终实现自我策略的优化。

三、回顾反思,促进策略建模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认识到解决问题教学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类问题,因而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模策略,即通过对同类问题多个实例的研究,总结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规律,形成一个问题解决模型,进而运用这个模型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片段5】

师:想一想,在生活中,有类似租船这样的问题吗?

生:买东西。

生:租车、买票。

师:是的,像购物、租车、买票等等,我们都需要考虑怎样才能最省钱。想一想,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生:尽量先选择便宜的。

生:尽量不要有空位。(不要出现浪费)

生:如果出现空位,需要进行调整,尽可能没有空位出现。

上述片段中,教师由“租船问题”引申开去,让学生搜寻生活中的类似情境(购物、买票等),进而概括出这类问题的特征——省钱,再借由“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引发学生进行策略反思,从而明确“尽量选便宜的,尽量不浪费,空余需调整”的省钱策略,实现“租船问题”解决策略的有效建模。当然,从策略的角度思考,省钱仅仅是一个层面,省时间、省数量……凡是可以节省的资源均可以采用这个策略模型去解决。

综上所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运算意义的建构到画图、列表等策略的形成,再到高阶数学思维的发展,只有经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学生才能具备解决现实问题所需的能力,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教师适时、适地、适人地进行“精准指导”!

猜你喜欢
租船大船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由《海商法》修改引发的对航次租船合同下承租人提单诉权问题的再探讨
常识:端午节快乐
解决问题的设计
浅析航次租船合同与定期租船合同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权利主体
——船舶承租人范围之观点厘清与浅要分析
一艘大船去远航
租船中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