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引向他的兴趣所在

2019-06-12 07:00毛道生
未来教育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纳兰容若江城子苏轼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一位好老师?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在老师的脑海中萦绕,优秀的老师就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回应这样的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最近听的一堂语文课让我感慨不已,不管是好课,还是好老师,标准都应指向发现学生、解放学生和发展学生,把学生引向他的兴趣所在。

D老师讲九年级上学期的《江城子·密州出行》一文,她为了让学生从诗词中感受苏轼的丰满人性,看到苏轼不仅有豪迈与英气的一面,亦有婉约与多情的一面,特地补充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让学生赏析。起来发言的同学基本上都能分析出苏轼思念亡妻的压抑沉重和深婉执著的心情,D老师也及时地进行了鼓励性评价,教学似乎就按照D老师预设的节奏往下进行。然而,一位主动站起来发言的女生打破了听课者的惯性思维,她不但谈出对《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感悟,还拿纳兰容若的词进行对比分析,畅谈自己的独到看法。该女生分析很到位,发言很精彩,然而D老师仅仅是淡淡地、习惯地说了一句:“说得好!”然后请该女生就座,继续按照预设的教学进程进行着下一步的教学,完全忽略了这个预设之外的教学意外。这多少让我感到失望,为什么不顺势引导和鼓励该生,表扬她阅读面广,希望其他同学向她学习,甚至引导她进一步研读苏轼和纳兰容若的诗词?该生或许因为老师的这个及时引导和顺势点化而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而成为苏轼或纳兰容若的研究专家,甚至是诗词研究专家。

让我意外的是,听课的老师也没有什么意外的表情,这个细节或许太细太平常而被毫无遗憾地忽视了。甚至于在课后的评课时,大家对D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D老师的教师素质给予高度认可,没有谈及这个遗憾之处。事实上,抛开这个细节,D老师这节课的确上得不错。从教师维度来看,表情丰富多彩而富有亲和力,语言干净利落而富有感染力,教学节奏顺畅自然而富有灵动性,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到位而富有实效性。从学生维度来看,在老师的激情感染和精心引导下,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听课专注,发言踊跃,课堂吸收率高,生成量大。这是一节没有任何彩排,甚至没有任何课前师生沟通的借班上课,没有丝毫的生涩感和违和感,反而给听者一种师生间有较长时间磨合的默契感。D老师工作经历仅仅不到6年,上出如此精彩的课确属不易,因此评课者表达出惊讶与认同是应该的。但是,对老师和课的评价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精彩”上,还要进入到教育的“内核”中,即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鲁洁教授认为:“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旨归是‘成人’——使人得以做成一个人。教育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人化’的过程,是引导人不断地实现和创造人所特有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过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去主动追求和回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教育命题。然而,鉴于学生的未成熟性和兴趣广泛而易漂移的特点,学生需要教师帮助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而学生就是在发现、选择、确定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的过程中逐渐“成人”,或者说“成为他自己”。这就提醒我们,课堂教学绝不是想方设法把知识巧妙而高效地“灌入”学生的大脑那么简单,不是只看老师“讲”得多么精彩,不是只看氛围有多么热闹,不是只看学生听得多么认真,还要看学生对“我”发现了多少,对“生活”认识了多少,对“人生”领悟了多少。从常规意义上讲,D老师原本上了一节十分精彩的语文课,但白璧微瑕,一个小小的疏忽而使本课褪色不少。

教育需要因势利导地点拨和引导学生,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很多人就是因为教师的一句鼓励和指点而改变人生。对学生的鼓励、指点和引导,不仅仅是教师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技巧性行为,更是基于教师的“教育爱”。加拿大教育家范梅南认为,不能把“教育的智慧性和机智性”仅仅当作行为准则、技术或方法,更应当作“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mindfulness)”,因此,“教育者对孩子们的教育爱(pedagogical love)成了教育关系发展的先决条件。”教师出于“教育爱”才能提升教师的敏感性。具有真挚而深刻的“教育爱”的教师,不仅用脑子、用科学的思维去认识和对待学生,还以他全部的心灵去拥抱学生,包括关爱、理解、移情体验等。优秀的教师会在与学生真实的交往中,通过观察、领悟和解读学生的各种表达方式,如眼神、表情、动作以及口语和文字表达等,去触摸和理解学生。这就是鲁洁教授所说的,“就我的工作而言,我不但要把人当作人来对待,去关注人的现实存在,更当瞩目的却是人之可能,需要我能够触摸到人身上最具人性、最为美好的部分,并通过教育而使它成为生活中‘普照的阳光’。”由此而言,好老师就是深怀“教育爱”而富有“教育敏感性”的教师,他擅长于发现和引导学生,把学生引向他的兴趣所在,帮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当然,教师的课不可能堂堂是好课,也不可能时时都把握好教育的契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沉闷呆板的课堂、屡教不改的学生等让人沮丧的时候,既会体验到挫败的痛苦,也有无激情的空虚之感。如果教师不能从职业倦怠感中走出来,表现出颓废、堕落、无所事事、麻木、应付等,就会渐渐丧失对孩子成长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责任感,孩子就会成为牺牲品,自身也会成为“无意义感”的牺牲品。这样,课堂教学就成了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就成了谋生的手段和对象。此时需要教师去追寻和回味教育的意义世界,方能看到学生渴望知识的眼神、欣赏的目光和合作的举动,从而激发灵感的源泉、坚守的决心和创造的勇气。

总之,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人的培育”为使命和责任,眼光投向学生成长,以课堂为主阵地去发现、唤醒和激发学生,把学生引向他的兴趣所在,帮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专栏 Column

“教育信使”谈“教育之道”

猜你喜欢
纳兰容若江城子苏轼
江城子·春潮不息
从善如流
从人出发——评陈其钢《江城子》
纳兰容若是怎样成为一代文青男神的?
苏轼“吞并六菜”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女高音独唱)
苏轼吟诗赴宴
青莲冷暖有谁知——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江城子·悼诗人陈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