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标准”学生评价模式研究

2019-06-11 19:06刘蘅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业考核标准

刘蘅

[摘 要]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进而对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公平评价是对现代学徒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基于现代学徒制特点,选择天津职业大学电信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建“学业考核标准”和“学徒考核标准”相结合的“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从学生考核评价的主体、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双标准;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074-02

现代学徒制是基于校企双育人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教育核心。本次的研究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并且借鉴德国、美国学徒制理念,采用产教研相结合的形式实施的模式,同时也借鉴以往教学研究中取得的成功经验,结合现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校本位模式,这样很难与企业达到有效的深度合作,而且这种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围绕“成绩+证书”的模式展开,很难真正评价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能力素质以及整体知识体系的建立情况,更加无法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足够有力的激励作用。

在试点以来就把建立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作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因此本次选择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作为试点从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以建立适合现代学徒制的“学业标准”和“学徒标准”相结合的“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

一、“双标准”的评价体系

现代学徒制采取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学校和企业都是教学的主体,课程开发与设置围绕企业的核心工作岗位进行,学生以专业工作室课程置换增加实操等方式进行学习,同时拥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完成学业既要达到“学业标准”的要求,又要达到“学徒标准”的要求。建立“学业标准”和“学徒标准”相结合的“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以前的“考试+证书”或“考试+技能+证书”的单一评价模式,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标准等方面实现多元化评价。

二、多元化评价主体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模式,仅由学校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显然是不够的。完善评价主体是实践现代学徒制的首要条件。新的评价体系构建的核心要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目标,增加综合能力的评价比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评价过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诱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为了达到这些效果,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则势在必行。通过对德、英等职业教育位于前列的优秀院校成熟职业教育理念的分析以及总结现有的经验,发现企业在评价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国在此方面尚未建立相关法律,校企的深度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基于现代学徒制下进行的课程设置都是采用典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化教学。根据实际的生产过程设置学习情景,学生模拟工作岗位采用项目团队式完成任务,这样不仅学习了技能,更加锻炼了合作精神及团队工作配合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具体做法采用在课程中,同一学习小组的人作为工作团队,在评价过程中团队成员作为考核评价的主体,这样不仅可以更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学习任务中的表现,同时也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团队合作精神、敬业意识等。此外,学生个体作为另一评价主体,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也可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同时刺激学生自省。

三、多样化评价方法

在以往的探索中我们一直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也引进多种评价办法。现今现代学徒制,即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师傅在“教与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交互式记忆关系,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学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监督和评价。现代学徒制下的学业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且辅以最终测验,并按阶段性评价,这种评价是持续性、进行性的,是贯彻在学习全过程中的,可以对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帮助学生维持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工作任务的完成,往往很难以单独的一个分数来评价,所以需要将综合量化与质化评价相结合,也就是将分数与描述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通过现场观察、访谈、搜集第三方证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量性与质性的评价,实现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并且在整个评价过程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客观,并给予学生更多激励性评价。专业在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与企业深度合作,采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结合量性和质性评价,根据现代学徒制课程设置的特点,将校内课程按特点归类,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评价。针对项目化教学的专业课程,借鉴德国项目化教学的六步教学法,采取分项目六步评价法进行考核,包括项目企划书、工作日记、能力考核、工作总结、述职、互評等。对企业实习采取随机测试法、试卷问答法、岗位计分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企业给出实习评价。

四、项目化评价内容的设立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包含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理实一体化课程三类课程。这些课程更适合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即便是实践内容,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也会受到生产条件的限制,很难在企业实施。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以项目代替课程,构建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一)定位与目标

项目课程的定位要准确描述出该项目课程服务的专业核心能力,在人才培养中起的作用,学习该项目需要用到的前期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以及为后续课程学习所能奠定的基础。

项目课程目标就是完成项目教学后在技能、知识、素养方面达到的效果。学校要组织行业、企业和教学专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相关企业与行业标准,在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的基础上分析确立每门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项目目标可以是单一目标,也可以采用多个并行或按阶段递进的目标形式。

(二)项目课程的内容要求

根据课程目标,学校教师还要与企业师傅一起,对每个项目进行详细的分解,项目课程标准要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按照工作过程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任务单元。并且依据工作步骤设置不同的工作场景,确保校企双方各施所长,共同教学,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项目课程的教学组织

采用项目结果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坚持以做为主的学徒制教学,并可以分成企业实践以及项目模拟两种模式。并且均以带徒师傅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企业实践部分则需要学校教师协助参与在岗管理。

(四)项目课程的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无论是学校教学还是企业实践学习都必须设置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在学徒制项目课程中评价标准尤其重要。它不仅要满足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功能,同时还要贴合生产实践。因此必须包括产品评价、工作过程以及理论考核三大部分。

项目课程教学评价是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项目完成的过程及呈现出的结果都可评判,不仅给学校教师和企业考察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提供依据,也是教学过程执行情况的判断依据。学校教师要与企业一起,对每项评价给出详细的评价细则。在对产品评价时,可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情况,设置产品的不同产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实施过程评价包括仪器设备及前期准备、操作规范、操作流程等,还应注重在技能传授过程中的节能、环保、安全、清洁等专业素养的教育。理论知识除了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体现外,笔试仍然不失为检验的良方,这种评价方式不可或缺。

五、结论

通过“双标准”评价主体的确立,在以“多元化”“进行性”为主要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根据项目课程的培养特点,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同时保证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真正将评价内容职业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建立“学业标准”和“学徒标准”双标准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而且,伴随着校企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坚持继续探索现代学徒制下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发展,争取建立最能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体系,为更好地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逄小斐.现代学徒制多元学生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93-94.

[2]朱建军.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学业评价理念浅探[J].文教资料,2016(17):132-133.

[3]赵红,何军拥,速运中,等.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学业多元化评价模式探讨[J].高教学刊,2016(9):243-244.

[4]杨劲松.高职院校主导下的“现代学徒制”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8):52-55.

[5]王鹏,吴书安,李松良.现代学徒制框架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0):22-25.

[6]张伟,孙鹏娇.现代学徒制下通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5(10):22-23.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学业考核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永远幸福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党员标准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