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荣青
英语教学方法是研究英语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英语教学的内部规律,指导教学实践,使英语教学更有效率。外语教学在西方有着悠久历史,且成果丰硕,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语言教育者将“追求方法”推向顶峰。从十八世纪的翻译法到二十世纪的交际法,人们对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层层深入,流派纷呈,“教无定法”理念也越来越受到语言教学者的推崇。
1 当代国际主流外语教学法
1.1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是一种传统的用母语翻译讲授外语书面语的教学方法,以翻译和语法学习为主开展教学活动。起源于15纪的欧洲,用于讲授拉丁语、希腊语。该法的产生主要是为帮助学习者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其教学流程包括:复习→讲新词→教语法→讲课文→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首先,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适用于理解复杂的句子结构及抽象难懂的词汇,学习者易于形成清晰的语法概念和体系;其次,课堂可控性很强,容易测试,教师能充分发挥权威作用。但缺点也越来越突出: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教学,尤其忽视对学习者语音语调的培养,对翻译的强调使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过分依赖双语互译,不利于培养流利的语感及交际能力;同时,教师权威抑制了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课堂气氛往往很沉闷;此外,艰深的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常常关系甚微,激发不起课堂兴趣。
1.2 直接法
直接法(Direct Approach),顾名思义,即直接教外语的方法。19世纪末,很多学者认识到语法翻译法在听说能力培养上的不足,于是创立了直接法。“直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该教学法认为学习外语词语时不应翻译成母语,而应通过实物、动作、表情等直观手段把词语和它所代表的意思直接联系起来。
该教学法认为语音和口语是外语教学的基础,是语言活动的中心。外语教学从口语入手,设置一个不接触文字的听说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只见音标,不见文字,在听说基础上再学读写,最后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直接法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交谈、阅读或写作时都能运用外语思维,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但是,该教学法的缺点: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很高,并且对母语过于排斥,有时影响教学效率。
1.3 听说法
听说法(Audiolingual Approach)是美國语言学家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早应用于部队,以快速培养军士的外语听说能力为目的。听说法基本教学原则是:第一,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第二,新的语言项目以对话的形式引入,学生在听说训练完后,才能看到所学对话的书面形式;第三,采用模仿、背诵词组和重复基本句型的方法学习;第四,语法教学采用归纳对比法对语法进行演绎性解释;第五,教学中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强化正确形式;第六,口语技能以句型操练为主要内容,词汇教学容于句型教学之中,并应在限定的情景中进行;第七,重视语音教学,教学中要使用磁带、语言实验室、视听教具。
由此可见,听说法的优点是:注重听说技能培养,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而缺点则是:认同模仿、背诵、机械操练,阻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忽视了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性,忽视在真实的世界中学生语言表现的复杂性,以及智力操作中判断力所起的基本作用。
1.4 交际法
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西欧共同体国家(主要是英国)产生。交际法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三个步骤:接触、模拟范例和自由表达思想。接触指让学生接触多种多样的对话内容,这些对话应该在真实或者拟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模拟范例练习是在情景中抽出语法结构让学生模仿练习。自由表达阶段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即兴表演等形式运用所学的语言自由表达思想的阶段。三个步骤即现在人们熟知的3P教学模式,即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与产出(production)三阶段模式。
交际法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有利于促使学生有效得体地使用语言。由于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有利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只要不影响交际就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去纠正。同时,交际教学法重视对目的语比国家文化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但是,缺点是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语法,不利于提高读写能力。
2 结语
外语教学的发展已经证明,当今世界上还不存在外语教学的“万应灵方”或“最佳方法”。由于外语教学法各流派都有各自相对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具体分析其主张,吸取它们的长处,为提高我国的外语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最优化服务。
同时,现代外语教学各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方面,应以听说为主,在听说的基础上培养读写的能力;第二,在处理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方面,以培养语言能力为主,并且一开始就注重语言能力;第三,加强实践性练习。练习既要连贯又有情景,其类型,主要是有意义的交际性练习,辅以机械性练习。在掌握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注意发挥语言知识和学生智力的作用,随着学生学习的材料增多,越应发挥这两方面的作用;第四,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设备,用外语教外语,适当利用母语。
(作者单位:皖北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