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材施教原则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2019-06-11 09:53陆志成
考试与评价 2019年3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阅读初中语文

陆志成

【摘要】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情况来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是符合当下“以人为本”教育方针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教育中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文章以基于因材施教原则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研究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探索因材施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制定符合不同学生层次接受能力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初中语文 阅读 方法

引言

为适应中国新课标改革的需要,相对传统教育活动而言,现代化教育更要尊重学生主体。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大众认可的优秀教育观念,而在此观念下的因材施教原则也在现代化教学中不断发挥其重要作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在内涵上也得到拓展。不仅指学生的性格差异,同时还包括了学生的性别差异。因此,在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更注重针对性教学计划和方法的落实。

一、因材施教的价值

应素质教育基本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等,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发展过程来看,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发展具有个性化和差异性的特点,因材施教应运而生,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另外,因材施教能够更好地实现全方位人才的培养,符合当下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需求。而且,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更加广泛和充分,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现素质教育,是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具新时代活力。

二、因材施教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现实需要

1. 个体差异化需求。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能够切实掌握语文阅读方式。而因材施教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并鼓励学生按其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语文阅读理解。按照个体差异化的需求要求,使得因材施教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成为必然,可以深入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和阅读积极性,做到有的放矢和科学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阅读中得到最优学习和发展。

2. 性别差异化需求。

初中生具有相对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该阶段,女生更加擅长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来对待阅读内容和处理语文阅读内容,而男生则擅长采取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对语文阅读进行概括分析和处理。可以说,在初中阶段,女生的语言能力更强,而男生则更具创造能力和思维活跃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在两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语文阅读也应该做到注重性别差异,落实个性化针对性教育策略。

三、基于因材施教原则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实施

1.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是因材施教方式落实的具体表现,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调查,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判断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知识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情况;其次,要保证学习小组是动态发展的,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提问或作业分析的方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知识储备做出全面分析,然后确定小组分配;最后,要保证分组学生知识基础的不同,让他们能够在分组合作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借鉴。

2. 制定分层教学模式。

(1) 学生分层

因为学生受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自身对学习的认同程度不同,所以导致同一班级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技能掌握和学习情况也是不一样的。而且,男生和女生原本心理发展情况不同,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实现语文阅读教育的扬长避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充分挖掘学生在阅读领域的不同发展优势,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为一组;阅读写作能力较强的为一组等。让他们在语文阅读学习中能够相互理解和借鉴,更好地完成阅读学习。

(2) 教学环节分层

一方面,教师要在备课中根据自己所在班级学生阅读水平的不同来进行备课,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一些阅读基础能力较差的同学,只要掌握语文阅读中最基本的内容,而对能够参加阅读竞赛的同学,则要制定更具难度的内容。例如,在《消息两则》中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授课过程中,对基础性同学的要求就是可以顺利阅读文章,并翻译文章内容,而对能力较高的同学则要求他们深入学习文中的语言结构。另一方面,在课堂上的教学也要进行分层管理,即让优等生能够带领基础同学实现语文阅读理解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古诗词课外诵读中,让优等生对课外诗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引导基础生能够加深对课外诗词的理解,拓展知识量。

(3) 作业布置分层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同学进行分层作业布置,让学生能够在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作业。例如,对后进生布置的作业要在一些阅读理解的基础题上下功夫;而布置一些具有较强思考性的作业习题给中等生;优等生则可以根据阅读学习需求制定较高难度的阅读作业,让他们能够实现知识的横向沟通,积极开发学生思维创造性。

3. 针对课程内容因材施教。

(1) 提取阅读文章中引领全文的设计语句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课题能够统领全文,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教师在讲述与课题内容显著相关的课文时,若在过程中教师选择激趣导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即在揭示阅读课题之后,按照课题内容进行提问,则更容易让学生掌握课文关键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语文阅读方法。例如,《童趣》是初中语文课本中这一类型阅读文章的代表,课题与内容紧密相关,所以教师可在设问时提出:文章共讲述了几件趣事;分别是那几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快速找出答案,这样更容易满足学生的阅读成就感,进而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

(2) 串联贯穿全文的设计内容

写人记事类的文章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常见文章形式,在撰写过程中主要围绕人和事进行。而这些文章的主要特点是以各种事例和线索为主,通常是需要一定的情感线索来贯穿整个文章,使得文章看上去更加自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着重对这些文章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并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线索,引导学生可以快速掌握阅读纲领,并提高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和学习理解能力。例如,在鲁迅老师的《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想要表现的是藤野先生的人物品质,采用记叙的方式来描写藤野先生在教学上的严谨态度,以及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行。教师在进行问题设定时,可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描写人物的文章主要是通过那几件事来体现出人物特点的;这几件事是通过那条线索体现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的等。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人物类文章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重点,有利于学生阅读成绩的提升。

(3) 分析全文层次脉络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本中,常见的文章结构包括总分总结构、承上启下结构和并列结构,而记叙文的结构则更为显著,一些文章是根据事情开展的先后顺序记载;还有一些文章是按照时间发展变化顺序记载的,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根据阅读文章特征的发展而因材施教,则更有助于学生轻松学习语文阅读内容,并为学生的语文写作提供积极示范作用。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是典型的倒敘文章,先将事件结果交待清楚,之后在交代在此之前发生的事情,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引人深入了解。此时,教师在揭示课题之后,便可针对其倒叙特征进行提问“从题目设置角度看,若这篇文章让大家去写,会安排怎样的叙述方式,是按照课文中这样,还是根据事情发生正常顺序的讲述;这样的顺序写作具有怎样的优势特征;作者在文章中回顾了与父亲的哪些往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清楚阅读文章的写作顺序,而在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的同时,就已经基本掌握了课文的大致内容。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课本内容进行分类管理,也是实现因材施教的重要举措和方式。根据不同文章选择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创新了教学方法,同时还突出了阅读课文的主要特征,使阅读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和具有趣味性。

四、结论

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语文阅读教育具有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对语文教学课本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因材施教。综上所述,因材施教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应用,能够全面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源伶.因材施教原则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林区教学,2018(09):47-48.

[2] 钟国榜.因材施教 自求得之——谈语文阅读课的教法[J].贵州教育,2016(08):41.

[3] 杨小玉.因材施教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7):59-60.

[4] 尤文鹏.浅析运用因材施教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06):169.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阅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