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英
【摘要】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这是它有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只注重音乐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新的时期,音乐专业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开展别具特色的人文教育,以文化为切入点,跨越不同学科的间隔,真正让音乐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融为一本。本文中,笔者尝试通过对音乐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育;人文素养;跨学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关于什么是教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事高尚的行动”,最后得出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1]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在追求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心灵的转向”的教育。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关注音乐技艺的养成,而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当前的教育理念日趋关注学生健全人格、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自觉的、循序渐进地有效融入人文教育相关知识,积极、主动探索音乐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最佳结合,让教学更具深度与魅力,才能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拓展音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价值
人文教育虽然涵盖人类文化的诸多方面,人类文明的许多精华都可以作为教育的素材,但从它研究的概念来说,文学、艺术和历史是人文学科的基础和核心学科。在《大美百科全书》中,关于人文学科的概念是指探讨人类思想与文化的各种学问,不包括科学在内,最初指研读古代希腊罗马文学著作,后来扩大为涵盖所有的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和哲学。[3]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很早就提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的理论。[2]
当前大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缺乏,越来越受到来自教育、社会的持续关注。大学教育传授的基本技能,是学生赖以生存的保障,人文素养教育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跨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其实质是关于人性的教育,体现的是人文精神,它离不开人类广博的文化知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培养。
二、音乐教育与人文素养的跨学科融合
利用比较文学提出的“聚焦文化,跨越学科”视角,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合,在教师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探讨音乐与文学、历史和哲学等基本常识的融合,进一步提升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方法。
当前,作为一名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基础,特别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個方面阐释了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提升其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改革,为高校音乐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基础,如何在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以文化为中心,跨越学科间的差异,积极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是教学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
(一)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2016年10月,当美国摇滚歌星、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立刻在文学界和音乐界形成了热门话题,很多人在惊讶之余重新开始思考、审视这位独具艺术家风格的民谣歌手。他最重要的作品只有一部歌词集《鲍勃·迪伦歌词集》和一本小说《塔兰图拉》,对于任何一位获得此殊荣的作家或诗人来说,作品的数量并不算多。有的作家认为,鲍勃·迪伦可以算作一位跨界歌手,他的作品是音乐与文学的诗意融合,他用歌曲的形式诠释了诗歌,也赋予了流行乐一种全新的风格。
虽然鲍勃·迪伦是一名流行歌手,但经典文学作品对他歌曲风格的形成是不言而是喻的,他在致谢辞中表示:“我有我的主题,我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我一度有过这些东西,全都是在文法学校学到的:《唐吉坷德》《艾凡赫》《鲁宾逊漂流记》等——文法学校的典型阅读清单,教给你一种看待生活的方式,一种对人类本性的理解,和度量世间万物的尺度。”[4]
早在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已提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体现了二者之重要性及关联性。当下,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文学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歌词的文学内涵也阐释着时代审美的新意义。2001年,台湾词作者方文山因创作歌手周杰伦首张专辑《JAY》中的歌曲《娘子》,被提名第12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随后《东风破》《威廉古堡》《七里香》《青花瓷》等系列歌曲的传唱掀起了“中国风”的创作热潮。“中国风”歌曲与中国文学的关联性虽然仍受争议,但方文山创作的歌词,重构了多年来中国流行歌词描写爱情的“写实”传统,更多的表达了歌词的“写意”之美却是不争的事实。出生于台湾普通家庭的方文山,虽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凭借生活的体验和多年创作的积淀,于2007年出版了《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一书,其中收录的百余首原创诗作首度集结了“素颜”与“韵脚”的创新概念,摒弃了诗歌创作中过多运用数字、标点的手法,坚持仅用汉字表达文字之美,开启了新“新诗美学”的风格流派,让诗句在视觉阅读上已具备音律、节奏的旋律“线条之美”,音乐作品中抽象的审美形象已然具象。
2015年,一首根据中国当代文学大师木心先生同名诗歌创作的流行歌曲《从前慢》,因在CCTV-3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首次演唱而为人们熟知。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木心先生,实则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84年的创作生涯里体现的“文学既出,绘画随之”,本身已定义了艺术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从前慢》是木心先生创作的一首诗歌,被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虽创作的时间已不可考,但在2011年冬木心先生去世后被广为传颂。文学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说,木心先生最擅小诗或汉俳类诗体,语言浸着“五四”新文学的滋味,意象透着“从前”词与物的美以及奇妙的隐喻。这首《从前慢》,便是他小诗中的精彩之作。
歌曲《从前慢》的原创者刘胡轶运用旋律与诗歌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出色地演绎出幽静朴实的复古情怀,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刘胡轶在《中国好歌曲》限时极限创作中的表现,展现了其在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等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从前慢》的创作,是音乐与“炼字”的完美结合,一个“慢”字是对生活哲学的深层思考,在浮躁、喧嚣的时代,给予人们追求朴素、单纯生活的憧憬。
一直以来,音乐和文学始终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它们虽然艺术表现形式迥异,却拥有共同的主题,它们都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和再现。如果音乐可以被称为流动的文学,那么文学无疑是凝固的音乐。一个人的文学修养、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他对音乐的领悟、感受的深度与层次。我国古代唐诗、宋词乃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都很有助于对音乐精神的表达与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文学知识和素养的传授,对提高专业音乐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要。
(二)音乐与历史的融合
文化的记忆镌刻于历史中,音乐作为文化的外在符号标识,与历史息息相关。有人说,当我们在谈论音乐是如何产生之前,它就已经产生了。当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土地上劳作、在旷野中追逐猎物、在获得食物后发出的声音、呼喊中,音乐就已经诞生了。音乐是为历史留下的一种注释,代表人类的心灵和寄托,是历史的回声。音乐如水,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历史如山,厚重而巍然,挺拔而伟岸。
任何一种音乐事项的讲解,都应该以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为基础。例如,在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对词曲作者生平的了解、对作品创作背景的讲解、对音乐形态的分析已然成为教学的重点,却忽视了从更广阔的历史线索中去探究作品的意义。由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英雄》,以独特的和声进行、热情奔放、篇幅巨大、气势恢宏而著称,在《西方音乐史》中关于此作品创作的背景,离不开与拿破仑关系的事实。交响曲《英雄》的背后,离不开对拿破仑“英雄”与“独裁者”人性双面色彩的争议,《英雄》的艺术创作动态过程、贝多芬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再以讲解我国20世纪20年代学堂乐歌的产生为例,单纯的音乐本质的分析很难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学堂乐歌特点的讲解应该成为基于历史背景之上的音乐教育功能的理解,更应该起到以近代音乐历史的讲解领会专业音乐教育发展脉络之目的。将学堂乐歌融入历史之中看待,曾有以奕?、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先后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主张。他们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要求废除封建教育制度,兴办学堂。学堂乐歌的出现,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开端;学堂乐歌的出现,也与东渡日本的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将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音乐带入中国密不可分……
当代美学家科林伍德认为,“为了弄清楚‘艺术这个词的含糊性,我们必须把它放到历史中去考察”。在音乐教学中导入历史、唤起历史的记忆,不僅为音乐教学注入想象的空间,也为跨学科知识点的关联提供了参考。例如在普通高校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如何让音乐专业的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史与中国音乐史之间的联系,例如诗歌总集《诗经》与中国传统民歌的关联、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与音乐美学的关联、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与昆曲的关联等。不同的学科,当我们追溯历史时都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引导学生关注经典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背景和意义,关注以历史为线索的跨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也可以在熟悉历史的同时,更进一步理解音乐的语言和深层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音乐与哲学的融合
关于艺术起源于模仿、游戏、劳动等的学说,本身已体现出哲学的客观思考。如果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主要对象,那音乐教育中的哲学,则是指导我们辩证地看待音乐教育基本规律、音乐教育实践等各种音乐事项的方法。
刘智强在《音乐与哲学的共性——共同本质、共同媒介与共同表现方式》一文中曾经提到:“音乐与哲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两个不同方面。音乐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性反映,借助声音诉诸于情感的表述,主要用形象思维;哲学则是一种理性反映,借助于客观事实诉诸于理性的表达,主要用抽象思维。但是,音乐与哲学又确实存在许多相似甚至许多相同之处”。而笔者认为,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哲学的相似和相同之处在于,对音乐的研究归根结底是深层文化哲学的思考和研究。
每个民族总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于中国人而言,浓郁的伦理色彩、贯穿古今的辩证思维,都成为其独特的“中国式”哲学思维方式。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美学专著,其中“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的表述,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的领略与感悟贯穿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的全部心理过程。在云南,傣族音乐的温婉如水、佤族音乐强弱分明的二拍子、红河县哈尼族的多声音乐……每一种音乐事项的背后,都承载了这一族群特定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哲学。立足云南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其专业音乐教育更具有比较阐述不同族群思维方式的优势。
三、强化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升
(一)智慧课堂环境下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当下,如何实现专业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需求,已成为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而教学模式改革的终点即评价机制的改革。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评价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九年义务音乐教育的评价机制,主要立足“素质教育”,全方位考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的要求,评价的方式与方法也体现了多种方式相结合多元特点;高中阶段对学生音乐课程的学习评价,则立足“核心素养”,对每个教学模块均提出了不同内容、方法的评价,充分体现了音乐专业的特点,打通了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与高校人才选拔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智慧课堂就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慧、高效的教学环境,[6]它体现了教学决策的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等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单向灌输与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随着智慧课堂教学在全国教育系统中的应用与推广,也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教师必须结合智慧课堂的优势与功能,统筹协调、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根据反馈内容,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安排,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品质。
(二)“艺”与“德”的综合发展
长期以来,美国哈佛大学始终秉持“博雅教育”理念,它赋予本科大学生通过学习而获得广博的知识与转换的技能,学生通识教育的学分必须体现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和研究方法。
加強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转型发展的着力点。音乐专业的教学必须以应用能力为宗旨,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和参与的能力,是学生亲身体验、学以致用的根本。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在培养学生音乐技艺的同时,通过日常的音乐与文、史、哲的结合,提升人文素养,真正实现“德”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艺术类专业的普通本科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历史原因、选拔过程特殊等,使其人文素养的提升更具重要性。在专业音乐教育中,施教者更要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教育的培养,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中进行学习与借鉴,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这不仅可以使音乐教学和人文教育进一步丰富,也可以获得内涵的延伸。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文辅相.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中国大学教育[J].2004.
[3]大美百科全书[M].台湾光复书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4]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致辞全文,h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9537056264432&wfr=spider&for=pc.
[5]刘邦奇.当智慧课堂遇上大数据[J].中国教育网络, 2015(7).
[6][英].约翰·拜利,黄跃华,张少鹏李霞,李学爱,廉爱红,译.音乐的历史[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3.
[7]刘智强.音乐与哲学的共性——共同本质、共同媒介与共同表现方式[J].扬州大学学报2015.
[8]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9]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美].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