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昕
【摘要】巴赫是巴洛克时期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音乐创作具有德国音乐风特色和纯熟的复调技巧,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哥德堡变奏曲》是他晚期的一部键盘作品,是它作品中规模最宏大、最为华丽的变奏曲,对后世音乐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贝多芬是德国的作曲家和音乐家,是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对西欧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影响。他是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桥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迪亚贝利变奏曲》是他闻名遐迩的一部钢琴音乐作品,该作品充分体现了贝多芬高超的作曲技法和独特的德国曲风,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巅峰之作。本文将《哥德堡变奏曲》与《迪亚贝利变奏曲》进行对比分析,浅析两个时代的音乐风格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巴赫的作品多种多样,从小提琴、大提琴这样的旋律性乐器到管风琴,钢琴这样的复调性乐器都有许多的作品流传至今。在《哥德堡变奏曲》中,巴赫的整体音乐框架都非常讲究对称以及平衡,十分严谨。和声方面采用了具有前古典主义风格的手法,将前古典主义风格的和声特色——“悠长缓慢的和声节奏”融入了《哥德堡变奏曲》中,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音乐特色。而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典主义时期变得更为明显,成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主流风格与风格代表。Aria是巴赫在1725年为其妻子Anna.Magdalena.Bach所写的《音乐簿》中的一首萨拉班德咏叹调,舒缓的三拍,不经意地强调第二拍的韵律,表现出一种温柔、镇静的性格,其中伴随很多的装饰音,装饰性特点和旋律本身融为一体,风格较为华丽。而这首作品,则把主旋律更多地放在了左手的部分,将这32个音符进行了30次变奏,与高音部分相呼应。音乐从Aria开始,旋律轻快明朗,如同讲述一个故事之前的开场白,也像是慢慢撕开了宏伟巨著的第一页。随后则是围绕着主题展开的30个变奏。每三个变奏为一组,每组最后一曲为卡农曲。30个变奏每一首与前后都有着情绪、节拍、织体的变化,但总体还是欢快明朗的基调。当你静静聆听这30首变奏时,会发现到了Var.25时音乐突然变得缓慢、悲伤,每一个音符仿佛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强烈的停滞感让音乐的前进变得缓慢而艰难,整部作品仿佛把情绪带进了无底的深渊。当你沉浸在Var.25悲伤的情绪时,Var.26则突然出现,如同深渊中的一丝光亮,带来了温暖与希望,一连串的音符仿佛一阵旋风带来了巨大的喜悦,与Var.25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深地打动了我。巴赫音乐的作品仿佛一个人的一生,音乐围绕著一个主题不断变换但始终如一,就像是每个人不断探求生命中的可能性。而Var.25就像是人生中的挫折与难关,但只要坚持,总会迎来人生中的Var.26。我想这可能与巴赫的经历有关,他的一生饱经风霜,从贫困到荣耀,这不正是Var.25与Var.26的最好诠释么?Var.30与两首德国民歌结合在一起,在这30个变奏结束后,咏叹调在结尾再现,仿佛一切可以从头再来,永无休止,就好像是象征着四季的交替、人生的轮回,总在交替往复中而不断前进。
《迪亚贝利变奏曲》是贝多芬所作的20首钢琴变奏曲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首,代表着古典主义阶段变奏曲的顶峰,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具有深刻长久的影响。这首变奏曲一共运用了33个变奏,兴许是为了超过本人1806年所作的32种变奏,或者大概是为了超过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总之,将《迪亚贝利变奏曲》这首有着33个变奏的曲目作为巅峰之作是合乎情理的。《迪亚贝利变奏曲》的主题是迪亚贝利原作的一首3/4拍圆舞曲,曲风活泼轻盈。而贝多芬将其处置成了一首活泼、有力、拥有激烈戏剧性冲突的德国曲风圆舞曲,共32个小节,弱起,分为上下两个乐段,并在接下来的变奏中严谨地恪守两段式的构造。这种风格的形成我想与贝多芬的个性也有关系,他的一生是坚韧不拔地与命运搏斗的一生,是与人类社会的不对等搏斗的一生,是追求自由、个性自由的一生,所以,这首曲子的主题自然与原曲的风格有所不同,更加富有力度与激情。
从整体调性布局上来看,这首《迪亚贝利变奏曲》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部分,Var.1-11,Var.12-16,Var.17-32主要调性分别为c小调-C大调-c小调。在变奏中贝多芬并没有把曲调作为变奏的主题,而是从其中最小的因素下手,比如开头的倚音、音符的反复等。在变奏手法上,以主调严谨的装饰性变奏为主,包含复对位卡农的手法,其中严格的装饰性变奏,或是对于和弦的分解或是归纳使用几种和弦外音,以时值较短的音符作快速的起伏进行等,而主题的元素始终在贯穿在繁杂的变奏中。在这首曲子的变奏中,贝多芬并没有使用多少调性的转变,只有一个光芒璀璨的赋格(变奏32)为c小调的关系大调降E大调。这一变调为乐曲增添了戏剧成分。赋格的结尾,一系列减七和弦琶音把音乐发展到几个安谧的和弦上,并交叉有休止符,给人以悬而未解的感受。而这一悬念最终在变奏33中被解决,调性重新回到C大调上。贝多芬在这首变奏套曲中保持了旋律的轮廓,但节奏却发生了变化;有时又从旋律的某一个片段中引出新的乐思来进行变奏:有时又只是采用了主题中的某一种单独的节奏因素来进行变奏;在有的变奏曲中,贝多芬甚至还应用了不带旋律织体的和声线条,仅仅通过一种微妙的练习,使原有的动机与由它引起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贝多芬通过这种对比与模仿的手法,使变奏曲以一种更加创新而又和谐的方式表达出深刻地含义,表现了他大胆而自由的创作思想。
《哥德堡变奏曲》和《迪亚贝利变奏曲》分别是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两部作品的风格也有着许多异同之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在复调音乐上达到了巅峰,在创作手法上,通奏低音在巴洛克期间得到普遍的运用,这一是时期也有“通奏低音”时期之称。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在互相影响中不停地发展。同时,这一时期的音乐关注于世俗人与事的情感方面较少,更多的是关于神的赞颂。因而,这首《哥德堡变奏曲》听起来更像是圣咏赞美诗的咏叹。从作品的结构上来看,全曲共32段,其中的30个变奏又总是以“3”为一个单位,以“a+b+卡农”的形式循环往复地出现,符合圣经上三位一体的神学思想。Var.25使用半音下行,表达了情绪的低潮,由此观之,在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中神学思想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由复调音乐转向以主调音乐为主,加强了旋律与和声的对应,建立起“T-S-D-T”的和声进行。旋律也不再使用巴洛克时期连绵不绝、扩张的音型,改为以简短对称的几个小节为基本单位形成规整的乐句布局,音乐呈现出精巧、简易、平衡的特点。“数字低音”的记谱手法被明晰的乐器记谱取而代之,对演奏者有了更加规范的演奏方式。音乐题材也由宗教题材开始向人的情感转变,从以神为核心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崇尚理性,逻辑性强,结构严谨。《迪亚贝利变奏曲》音响和声效果更为有力、肃穆,是贝多芬个人情感的抒发,作品的风格特点与他个人的性格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都是世界音乐发展史上的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两个时期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导致作品风格迥异,写作题材、写作手法等都多有不同。但同时古典主义又有对巴洛克时期的继承,将复调音乐渗透进主调音乐中发展。巴赫与贝多芬都是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了一个时期音乐文化创作的顶峰。每个人的音乐都是其当时时代的缩影,无论是复调音乐还是主调音乐,二者都能唤起我们灵魂深处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贾春玉.巴赫晚期音乐风格研究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