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2019-06-11 21:46张婷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节奏教师应

【摘要】教师是傳授学生知识的人,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的有能力的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也指以教育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做人为职责的专业工作者。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工作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了解教学课程外,最主要的是要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音乐教师;专业知识;基本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在音乐的学习中,专业的知识和实践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作为音乐教师就是我们专业学习的带头人和领路者。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如若遇到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那么,我们的音乐学习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就对音乐教师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一、我们国家对音乐教师有明确的规范要求。

首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音乐教育事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次,要具有较为全面的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最后,要掌握音乐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具有从事音乐教育的能力等。

这些要求都明确规定作为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必备要素。音乐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要积极投入教育事业,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以身作则,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应具备全面的学科知识,只有彻底研究弄懂教授的内容,才能扩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音乐学习目标的完成。

二、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知识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还应具备相关知识、能力结构。首先,音乐教师应具备一般修养,即具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具备一般教学能力和一般文化素养。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决定学生的素养高低,教师对音乐的追求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次,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音乐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教育理论基础与技术方面的素质,以及音乐学科教育与实践方面的素质。这些专业素质要求,我们可以借鉴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教学方法基本要点。他在要点中明确提出要选择最好的老师教孩子,他的教学方法体系都是围绕怎样去教好孩子的音乐学习,提高孩子的音乐学习兴趣。

最后,这些归根到底都是体现在要有优秀的音乐教师作为学习向导。老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培育学生,使学生也成为同样优秀的音乐人才。在铃木教学法的指导思想中,还提出了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音乐的学习成为一个有高度的人。他强调音乐学习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要有从事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辅导课外音乐活动能力和从事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老师各个方面业务能力的提高才能指导学生的音乐学习,使学生达到一定高度。

我国的教育由于受到基本国情的影响,教育体系多少年来都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智育,而老师形成的教学理念都只是处在老师怎样教的过程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老师的能力发展与提高。然而,面对现实能力的阻力,我们的音乐老师就要从自身的心理品质上去分析、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地克服困难,提高教学效果。

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教育学生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首先,优秀的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特点是兴趣。这是音乐老师对音乐教育的热情程度,一个音乐老师对音乐教授的兴趣浓厚直接影响学生追求音乐的兴趣。老师只有保持高涨的音乐热情,时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音乐学习的效果达到更好的水平。

其次,优秀的音乐教师应具备情感的心理品质,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化学生的学习,建立对学科和学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用自己的情感支配自己的教学,把情感寓于音乐教育之中,用自己的真实、诚挚去启发学生、感化学生。

再次,意志也是优秀音乐教师应必备的心理品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沉着、耐心地投入到音乐教育中,这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最后,优秀的音乐教师还应具备性格的特点。性格是一个人特殊的心理特征之一。老师的性格决定教学风格,而教学风格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教学风格的多样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养好良好的个性的风格特点,对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老师除了具备以上品质外,还应提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好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这对教学的提高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四、音乐教师应具备得当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师是学生学习音乐基本技能的领路人,掌握音乐知识的技能和具备专业知识的素养是音乐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当然,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更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的成败。

当前由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这也推动了音乐学习的方法。地域与地域间的交流、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教师和教师之间交流变得频繁、密切、便捷和进步。我们在保留传统的、恰当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更多地提出课堂的创新,比如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微课课堂、慕课、翻转课堂等,无一不是对课堂教学方法的进步和飞跃。网络科技的发展,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次大的改革和创新。

在教学创新中,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著名的三大教学法体系。首先,我们想到“新”的教学,肯定我们当前提到最多的就是德国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中提到的教育理念就是回归本真、回归自然的元素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方法中提到的从语言中提取节奏的基石,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可以借鉴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就打破了传统音乐课堂的问好形式以及在课堂语言的交流中学习节奏类型,例如:介绍自己,教师:我是某老师,你叫什么;

学生:我叫李某,这个看似简单的课堂介绍,可以采用到八分音符的初学课堂,对于初学者来说,八分音符的节奏学习在语言中获取方便易懂。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教学,也可以借鉴到我们的创新课堂中,声势教学法主要是通过肢体的跺脚、拍腿、拍手、捻指来表达节奏类型,这就改变了以往我们学习节奏时用拍手结合读出来的方法,声势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用肢体表达音乐中的节奏。学生熟练一些简单的节奏型以后,可以将学生分组,再进行节奏模仿、节奏创新、节奏接龙等,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还可以在节奏创新中得到最大的创作。

五、结语

我们在关注如何做好一名优秀音乐教师的同时,还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如何教,还应重视学生如何学。只有将教师、学生与课堂教学三者相互联系起来,才能促进我国音乐教学的进步和发展,才能在教学过程进一步塑造优秀的、合格的音乐教师。当然,在当前课堂的创新中,对音乐教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掌握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赵岩.音乐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2]曹理.新课程音乐教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张婷(1989-),女,汉族,陕西商洛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节奏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轻快漫舞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