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奚赫
随着微信的推广与普及,很多高校为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而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然而,由于管理不当,高效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在运营和服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同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对此,笔者将对其中问题进行一一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有利于高效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化与服务质量的提升。
1 现阶段高效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中的问题
1.1 微信公众号注册门槛比较低
现阶段,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注册没有限制性,很多学校会有多个微信公众号;另外,公众平台并没有官方认证硬性要求,因此很容易让微信用户出现误解,无法确定哪个微信公众平台代表了学校官方。例如,“仰恩大学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有两个,头像标志十分相似,但只有一个经过了微信认证;还如四川大学图书馆注册了两个账号,一个是“四川大学图书馆查询服务台”,另外一个是“四川大学图书馆”。上述情况会混淆读者的视听,让他们无法确定关注哪个平台才能享受到自己想要的服务,加大其关注的负担。
1.2 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设计规范性不足
所有微信平台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微信名称、微信号、微信功能和头像等。目前,图书馆微信平台名称类型可分为四种:一是学校名称简称后缀“图书馆”三个字;二是学校全称后缀“图书馆”三个字;三是学校名称全称或者简称后缀“图书馆”三个字并附加功能解释;四是学校名称全称或者简称后缀“图书馆”三个字再附加组织或者部门的名称。总而言之,微信名称格式多种多样,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而这让微信用户很难分辨这些微信公众账号是否是官方认证的账号。另外,不同高校的微信号设置也千差万别,而且有些高校微信号的设计缺乏依据性和规律性,辨识度不高。倘若非官方平台也可注册一些字母简称式的微信号,就会加大官方运作的困难度。对于微信平台而言,微信账号的设计与组成具有相应的标志性和说明性,意义重大。
1.3 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缺乏互动性
高效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会发布校园信息、开馆时间、各类讲座论坛通知、活动等众多内容。其中,长图文形式和纯文字形式是比较常见的内容发布形式。相对于纯文字形式,长图文形式内容更丰富、可读性更强,更受高效图书馆的青睐。而且,高效学生群体对长图文形式接受度也更高。微信号发布的内容还可以根据互动方向分为单向传播型和双向互动型。其中,单向传播型内容多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常规信息、通知等;双向互动型则是指对读者形成引导,让其通过微信平台同官方进行互动的内容。现阶段,很多高效微信服务基本都是单向传播形式,缺乏互动性,内容比较僵化,可读性比较低,会对图书馆传播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2 有关图书馆应用微信平优化的相关策略
2.1 让高效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注册、认证更规范化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公共性、权威性的公共服务机构,所以它的微信公众平台的注册应有官方认证,并且以一定的模式进行管理和维护,让其服务、信息传播、对读者识别的功能發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创建、维护微信公众平台的腾讯电商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对平台的运用进行监督管理,例如提高公众平台注册、认证的规范性,制定完善的公众号加“V”认证的标准体系,这样一来,不仅高校图书馆公众平台可确保自身的权威性,同时,微信用户也比较容易辨识公众号,有利于其需求的解决。
2.2 优化高校图书馆微信账号设置能力
第一,明确微信平台名称设计要遵守的原则,通常高校名称全称后缀“图书馆”是最佳的组合形式。第二,设置微信号时要考虑针对性、辨识度,要能便于记忆,基于此图书馆名称最好选择英文形式或者中文字母简写形式。第三微信头衔设计要具有标识性、传播性,因此高效校徽、图书馆印章或者其他公众平台的图片主题要明确,有辨识性,确保有传播效果。
2.3 提高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推广、宣传力度
网络是信息能够高效传播的媒介,为了能够广泛传播学校文化内容以及为学生提供便利,高校才推进图书馆电子网络化的工作。因此,宣传与推广工作在高校微信平台管理运营中占据重要地位。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微信的各种功能来丰富公众微信平台的宣传推广方式,例如通过漂流瓶、摇一摇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活动,提高图书馆在学校师生中的影响力;其次,借助杂志、网站、报纸等媒体扩大宣传力度,增加平台的粉丝数。再者,高校公众微信平台还可以同微博开展合作,将账号二维码放在博文中进行宣传,为公众微信平台吸引粉丝。
3 结束语
现阶段,人们在科技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越来越认可微信以及其功能,逐渐将其作为交流的方式。麦克卢汉曾说:“新的环境会因为技术的发展而诞生,而且技术会影响人的交往形式。”高校图书馆若想进一步提升自身价值与影响力,就要能够与时俱进,采取各种有效策略发挥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功能性,在提升其影响力的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