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文化教学与实施

2019-06-11 11:53陈璐
知识文库 2019年5期
关键词:茶艺茶道茶文化

陈璐

1 茶文化课程及其现实意义

1.1 茶文化课程的概念

茶文化,顾名思义包括了“茶”和“文化”两个部分,茶是树,是叶,是饮品,是物质,而文化是在种茶,制茶,泡茶和饮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动中所表现的文化特征,包括茶具,茶画,茶诗,茶德,茶道,茶艺等思想精神的产物。《中国茶叶大辞典·艺文部》中,将茶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课程既是“茶”的文化,同时也是由茶衍生出的生活方式、器具、意识形态、气候地理、历史、经济及文化交流等综合性文化课程。

1.2 茶文化課程的现实意义

茶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古被文人雅士所称颂,它的“清”“雅”“净”“朴”的品性符合仁人君子的道德观念。饮茶,既是健康养生之举,亦有清心明志之德,有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培育,这是茶的功能的最高层次。

唐代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晚唐时期刘贞亮对茶道精神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这其中,“散闷气”“驱腥气”“养生气”“除疠气”起到的是颐养身体、舒散精神的作用;“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志”“可行道”则起到修身立德的作用。茶文化顺应了人们对精神内向的追求,是对极简主义美学影响下放下负重、回归本心的“轻生活”的追求。

高校茶文化课程,以茶的知识为主线,以茶的精神为内核,为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及文化打开了新的视窗,透过这视窗,更进一步地在诗歌、茶香中体会中国传统人文美学与智慧,修养自身真、诚、敬、净之美好品性。

2 茶文化课程学什么

旅游院校茶文化课程应该学什么?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

2.1 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与茶有关的旅游活动最早也是在中国出现的。古籍记载,早在唐、宋时期,随着茶业的兴旺,茶人访茶之旅也逐渐流行。我国茶区广布,有江北、江南、华南和西南四大茶区,产茶大省包括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广东、云南等省。良好的气候、地质构造,培育出种类繁多的名茶,如西湖龙井、武夷岩茶、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等,蜚声国际,远销海外。茶叶产地多为风景秀美、生态环境优良的风景胜地,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产地优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茶文化旅游以其环境、人文、知名度等优势,结合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自然景观等元素迎合了现代旅游的时尚潮流,成为一种新兴旅游业态,比如茶乡生态游、茶区节庆游,以及以访茶问茶为主要目的的茶文化学习旅游等。可以说,茶文化是现代旅游的重要元素,也是诸多国内旅游服务行业的重点项目。旅游者对茶叶的历史、习俗、制作和茶叶消费等都抱有较大的兴趣,在观赏茶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同时,体验茶人生活,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2.2 茶文化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

旅游院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共同点,如:面向产业需要,以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需要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备一定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规划设计、创新研发、咨询培训等工作,胜任旅游业中高层管理岗位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管理人才。茶文化课程的定位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来思考:第一,能符合现代旅游业的需要;第二,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人文精神;第三,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从以上三点可以清晰地解读旅游院校开设的茶文化课程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应承载的或实现的目标。

2.3 茶文化与本地区资源优势的关系

对于旅游院校而言,这里的“资源优势”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本地区的茶产地资源;二是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以江苏为例,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到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的中国十大名茶评选中,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洞庭山的洞庭碧螺春茶始终位列前三。对于苏州及附近地区的旅游院校而言,对碧螺春的学习和了解就有了茶产地资源优势。如何运用这种优势,是茶文化课程首要思考的问题。

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结合同样重要,如南京特产雨花茶,是20世纪50年代末引种创制的绿茶炒青中的珍品,也是中国三针之一。雨花茶“形如松针,翠绿挺拔”。如今的雨花台风景区,已是一座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南京旅游院校所开设的茶文化课程便可结合景区资源,共同作出区域特色。

3 茶文化课程怎么学

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旅游类院校较为普遍的茶文化课程教学方式形式是课堂教学,包含理论知识和茶艺展示两大部分内容。课程学时主要有18课时和36课时两种。教师选择某几个常见品种的茶做介绍,并示范冲泡方式,讲解事茶的过程与原理。以前文讲到的“三个结合”来看,这种教学形式相对较为单一。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为空乘专业开设的《茶道艺术》课程共18课时,课程性质属于艺术素养课程,教学地点是茶艺教室,配有茶桌椅及茶具。课程内容包括茶文化概论(茶文化发展史和各个时期茶文化发展特点),茶叶的基础知识(分类,制作,品鉴,功效,礼仪),以及较为主要的茶艺训练(乌龙茶茶艺,铁观音)内容。这里涵盖了茶文化的理论内容和茶艺(铁观音)的实训内容,均有国家高级茶艺师讲解及示范教学。空乘专业开设的《茶道艺术》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基础茶艺水平。但就学习效果而言,18课时的教学实际上能够实现的是:学生对茶的发展、分类、制作、功效、礼仪有了较为基础的认识,同时,初步掌握了铁观音的冲泡技艺。课程结束后有10%左右的学生选择继续参加行业协会的技师证书培训班学习,以巩固课上所学,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旅游院校的不同专业茶文化课程设计又可以根据专业的需求和相关度,有侧重的调整体验教学的内容,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茶文化课程,应将茶文化与人文历史,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相关联;艺术设计专业的茶文化课程可能更侧重于茶文化与音乐,绘画,茶席茶具设计,茶空间设计等的关联;烹饪与营养专业则应侧重与茶疗、茶饮、茶与食物、養生的结合;空乘专业则需要学习茶的功效、冲泡方式、饮用习惯、礼俗礼仪等内容。

4 茶文化课程教学成效

茶文化融通了人文地理与旅游,是现代旅游从业人员的必备知识,也是学习文化与地理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通过茶文化教学,学生应树立文化自信,具备对茶文化的传承、推广的能力。总的来说,茶文化课程成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学习茶道精神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在茶文化的学习过程中,首要的就是遵循和追求其精神,力图有所领悟。我国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教授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内核,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路径;怡是中国茶道修习所追求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最终追求。

4.2 建立健康人际关系

茶,自饮可观照己身;待客,则示人以礼。茶文化的内涵体现在人们生活中,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则是和气、和睦、和谐、和平。一个茶空间,一席茶,营造的是一个真实、祥和、宁静的氛围,事茶者通过备茶、制茶、奉茶、请茶等一系列的茶事活动和礼仪动作,来表达对来宾的欢迎和敬意。在此茶席上,人人平等,以诚为本,以心相待。这种人际交往方式的返璞归真也正是社会生活发展的新需求。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茶文化研究委员会主任王义先生在谈到大学生学习茶文化的重要意义时说道:“大学生学习茶文化、研修茶道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他指出:学习茶道,可以让大学生们懂得谦让之礼和尊老爱幼之礼。通过学习茶艺表演,还可以让学子们学会守序和专注。在识茶、鉴茶,泡茶、品茶、敬茶的过程中,学子们体会专注、礼让,从而使心性宁静平和,知性纯粹。这种风度会表现在学子的待人接物之上,伴随着学子走向社会,乃至一生。一个爱茶的人,必是一个高雅的人,一个和善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

4.3 促进就业创业

旅游院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作用。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空乘专业为例,今年的实习生和毕业生中,均有学生因持有茶艺师证或具备茶艺技能,而优先被东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浙商银行、中航集团所录用;在2018年高等学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中,学生因出色的茶道展示脱颖而出,荣获“形象大使”称号。学茶,不仅仅表示学习了某一项操作技能,而是因为学习过茶文化,使得个人的修养、品性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提升,这一点才是企业所真正看重的,同时,也应作为茶文化课程最重要的成效。

从创业层面看,茶产业是一个具有很高附加值的复合型产业,除传统的茶饮业、茶馆业、茶食品等行业,还有新兴的茶文化旅游业、茶文化教育培训业、茶医疗保健业。茶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和技术人才,这就为大学生学习和从事茶产业、传播中华茶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5 茶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5.1 茶文化教学实践的“三个结合”

旅游院校茶文化课程从定位开始,到实现育人目标,应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服务于人才培养总目标,使课程服务于专业,从而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这是高校开设茶文化课程的基本立足点;二是结合文化传承、发展、交融的内在需求,培养了解茶文化、有兴趣和学识传播茶文化、有志向和能力致力于茶文化的年轻人;三是结合本地区优势资源,做出特色,拒绝从俗从众,而是用心挖掘本地区茶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从身边的茶学起,让学生学习“有环境”,让茶文化教学“有根基”。

5.2 茶文化教学的“两个融通”

旅游院校的茶文化教学,一要做到“课证融通”。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时候,应考虑到学生在后续学习和考证中的衔接问题。这样,可以使学校课程成为后续学习的一个较好的基础,而不需要在考证时从头来过。也可以直接和行业协会合作教学,使课程考评与考证相结合,学生在第一阶段学习之后可以取得初级的技师证或评茶员证书。二是要做到“茶旅融通”,也就是将茶文化与旅游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得茶文化课程可以成为旅游院校学生拓展专业视域的一门课程。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多从旅游业的角度来让学生认识茶,认识茶文化,认识茶与旅游的密切关联。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将本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合作与利用放在实践教学的首位,让茶文化课程能更好地与本地区旅游资源相对接,真正做出旅游院校茶文化教学的特色与价值。

(作者单位: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茶艺茶道茶文化
寻迹万里茶道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校园茶艺飘香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茶道六百年》
Cup of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