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忱
今年春节的话题“车厘子自由”,代表着有钱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吃上百元一斤的车厘子。自从车厘子火起来之后,朋友圈不断有人拿车厘子炫富,不过最近车厘子好像热度没有那么高了,国产苹果、梨都在涨价中,于是有人又拿苹果、梨继续炫富,能够拿来炫富的水果自然是价格涨得高。那么,今年水果为什么这么贵?价格为何暴涨呢?涨价潮还会持续多久?
水果涨价
“刚才有位顾客只买了一个皇冠梨,7元钱。”济南制锦市小区一便民市场内的一位水果摊主说,近期的水果中,苹果和梨比往年贵一倍还多,大多数顾客都是论个买。
记者又走访了周边的几家水果店,看起来较新鲜的苹果价钱十几元一斤。 一种已经出现干瘪的小个儿红富士苹果也要卖九元一斤。
最近也有网友在网上晒出自己购买水果的账单:普通苹果6元1个,新疆香梨卖到9元1个,荔枝70元一小盒,车厘子120元一小盒。高涨的水果价格已经让消费者从过去的按斤购买,变成论个购买。
在济南大润发超市,记者发现每斤10元以上的水果有16种,而每斤5元以下的只有5种,分别是三亚菠萝、鲜王西瓜、黑美人西瓜、白甜瓜和柠檬。
“大樱桃、杨梅、荔枝等这些水果确实挺贵的,不过这些品种往年这个季节也不便宜。”市民高女士说,水果不是必需品,贵了就只能少吃,或者以黄瓜、西红柿替代。
从事水果零售生意近十年的王寧告诉记者,”苹果、梨子的价格应该是近十年来的历史最高价,别看水果零售价格高,其实批发商也赚不到几个钱,本身批发的价格就不低,如果我们再加价出售就更没人买了,现在天气越来越热,水果不好储存,卖不掉我们的损失就会更大。“谈到水果价格较高的原因,他认为,这几年市民对于水果的需求量猛增,5月应季水果没有大量上市,苹果、梨子需从外省长途调运。
据业内人士介绍,去年的极端天气导致水果减产是价格抬升的主要原因。以苹果为例,去年在开花坐果的关键时期,山东、陕西等苹果主产区相继出现极端天气,导致去年秋天的苹果大面积减产。
蓬莱市大辛店镇苹果经纪人张恒田说,目前市场上卖的苹果是去年10月左右收获后存入冷库的,现在,很多小的冷库都已经出清,供不应求。 “价钱贵是因为去年春天苹果正值授粉和坐果期时,烟台下了三次大冰雹,对苹果生长影响很大,产量下降。而且不只是山东,整个北方的苹果主产区比如陕西、山西也都遭了灾,那两地是大霜冻,减产是导致涨价的直接原因。” 张恒田说。
“每年5月开始到新果上市前,由于储藏果存量渐少,原本就是一年中价格最高的时间段。减产加上‘青黄不接,让今年春夏的苹果梨子价格更高。”从事水果批发有着近十年经验的李超说,油桃、荔枝、枇杷、杨梅等时令水果近期价格高,除了部分品种减产,还由于它们还在上市初期,产量少导致 “尝鲜价”高。除此之外,近年来水果采摘、分拣、销售等环节的人工成本明显增加,冷库、包装、运输成本也在上涨,这些都加在了果价里,最后摊到了消费者头上。
记者在济南市发改委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信息中查询近10年的5月上中旬一级苹果和一级梨的济南农贸市场平均价格发现, 今年的苹果价格是10年中最贵的一年 。
谁最赚钱?
“现在烟台的冷库里早已没货了。”苹果价高并没有让堤口水果批发市场水果商李先生开心,“来买水果的顾客一听这么贵就不要了,现在基本卖不出去。”他说,手里还剩十几箱,等卖出去就不打算进货了。
“水果种类多,苹果贵了可以吃别的。”李先生说,虽然苹果价格高涨,但是对他们来说,利润变化并不大,销量少,反而不如往年。“钱都被囤货的赚去了!”
“现在囤梨的,随便抽出一个就是百万富翁了。”做水果批发生意的李女士说,果农和批发商都不赚钱,最赚钱的就是那些囤水果的人,他们从果农那里收购的价格低,转手高价批发给我们,我们的利润很少,赶上天热损耗多还有可能赔钱。
烟台的韩先生家里一直做囤苹果的生意。他介绍,去年在烟台收苹果大概3元,今年出库就能卖到六七块钱一斤,储存、运输加上损耗等方面的成本,算下来一斤不足一元。也就是说,利润基本是翻番赚。
“囤货虽然有时候赚得多,但有时候也会赔得很惨,农产品价格不确定性比较大,因此风险也比较高。我们干的这一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投入大,年份好的时候赚钱,年份不好赔的钱也不少。“韩先生说。
像韩先生这样的囤货商并不在少数,另一位做水果生意的林先生说,水果属于生鲜类食品,对保质要求很高,通常情况下柑橘类因为耐存,在囤货的选择上柑橘类是优先选项,因其可以在冷库保存30-45天。囤水果和炒股票一样,入库价低,有涨价潜力的,是“最优股”。苹果和梨不是应季水果,市场上买到的大多是2018年的存货。
在这波水果涨价的过程中,生鲜电商的加入也应该引起我们注意。为了降低采购成本,生鲜电商往往绕开中间商,一方面直闯种植地“抢果”, 另一方面许多生鲜电商都是采取预售的形式进行集单,就是说消费者先下订单后,电商再根据数据和质量要求,前往产地一次性进行大量采购,他们一般数量比较大,采购价自然比较低一些。
一位从事水果批发的资深人士透露,此前因多家电商平台相继发起了海南妃子笑荔枝的大量团购活动,导致目前海南有57万单荔枝正在“嗷嗷待发”。
不仅国内,直接奔赴海外种植地采购进口水果的玩家近年来也在一直增多。在泰国做榴莲供应链的文记榴莲创始人文超公开对媒体称,大量零售端正在跳过中间服务商,直接找他拿货,而且数量较大。
如今,当传统商超的采购人员按照往年的进货时间抵达种植区时,往往会发现,在2019年产量堪忧的情况下,鲜果更是被生鲜电商提前采摘,他们只能选择不熟悉的产区或通过批发商进行采购,无疑增加了采购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线下水果出现大幅涨价的原因,而水果的消费者绝大部分还在线下,所以对涨价都十分敏感。
价格上涨不会长期持续
记者查询国家农业部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全国五种主要水果超市价数据显示:
从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苹果的价格由10.81元/公斤上涨到13.46元/公斤,期间呈现稳步上涨的趋势。
2017年5月到2018年12月,梨子的价格在6元/公斤-7元/公斤波动,到2019年前四月,价格每月上涨,已达到9.20元/公斤。香蕉、橙子的价格稳中有波动,而西瓜的价格变化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因素影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4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涨幅比上个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个别品种同比涨幅有所抬升,猪肉、鲜菜、鲜果这三类项目当月同比涨幅都超过了10%。
“鲜菜、鲜果明显受到极端天气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季节性短期冲击不具有持续性,鲜菜鲜果价格上涨不会持续在高位。导致4月份上涨比较多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猪肉价格的上涨,另一个是受季节性影响比较大的时令性较强的鲜菜鲜果。”刘爱华说。
“按照往年的惯例,随着本地水果的陆续上市,整体价格会有一定回落。”业内人士这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