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

2019-06-06 04:20张晶晶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中职数学

张晶晶

摘要:数学作为中职学生的必修课,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以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学也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这就要求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可是在传统模式的教育下,使得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在数学方面兴致缺乏,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低效或者无效。用最好的方法获得最高的效率就是提高有效性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方法

一、利用“微课”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数字化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微课”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数字化教育有着她独特的优势。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微课”去抓住学生的目光,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课”主要侧重于对某一章节的某一课时的一小个知识点的讲解,解说更详细更全面,利用“微课”教学,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重复性的播放,突破在数学方面一些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法

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解题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例如在题目:直线y=x+3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直线L经过原点且与线段AB交于C,把△ABO的面积分成2:1,求直线L的解析式。经过分析可知直接求解的话,首先要求得三角形AOB的面积,然后根据直线L把△ABO的面积分成2:1,分别求出三角形OAC和△OBC的面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C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直线的解析式。整个求解过程繁琐,可能会导致学生很难理解,感觉枯燥乏味。如果进行数形结合的话,就会简单很多;看图,由已知条件可知直线AB的斜率K=1,再分别列出三角形△OAC和△OBC面积表达式,根据两者的面积比可以很容易得出L的斜率,再代入原式计算就可以得到Y的解析式。以数辅形,则使计算过程简洁明了。采用数学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复杂困难的数学题目变得更加简单易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弄明白一些复杂的数学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去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尝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师要学会转变教学理念

在以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一味的强灌输给学生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选择接受,学生的学习完全受到教师的掌控。如果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就必须尝试着改变这种情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运用原有知识体系去解决它,并不只是简单地将课本的知识点搞懂就可以了,而是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出发,去领略老师所教授的知识点并把它化为自己的。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教学思想理念,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把学生变成教学课堂的控制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掌控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也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主要地位,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存在的巨大差异,并因此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以此来促进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鼓励和肯定,中职学生大都是参加中考后,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他们当中甚至有部分学生连初中都没有上完就直接进入职高学习,他们有着敏感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他们进行批评,可能会导致他们内心的不满,从而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抗拒。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极有耐心的帮助学生找出并解决问题,给予其鼓舞并使学生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师要充分發掘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教师应该秉承着客观的态度接受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对错,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该知识点。只要教师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就会主动进入角色,和教师产生共鸣,从而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尝试进行分层教学

中职学生往往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和成绩差异,教师应该充分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根据学生基础层次的不同从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较低层次的学生,他们主要以模仿性学习为主。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示范和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多次训练,以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主要以创造和再发现学习为主,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引导他们进行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最终的目的要实现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共同提高。

例如,在学习到函数概念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问题:

①映射和函数的概念是什么?

② 函数y是否有确定的值与x对应?

③ 能否从映射的角度重新定义函数?

通过问题的方式充分的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同难度的问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自身的理解而回答,既复习旧的知识点,又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从而形成函数的概念。通过分层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有趣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更好的增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

六、结语

中职学生是我国第一线生产建设和基层管理工作的急需人才,社会对中职学生的需求不断地增加。数学教学课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还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想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努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苗霞《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4年

[2]邬守前《巧用微课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新课程(下)2015年10期

[3]潘颖《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广西教育》,2014 (38):38-39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中职数学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