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 太康461400)
脑梗死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等,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致死致残率较高[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治疗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体力和智力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瘫痪[2]。有研究发现,临床护理干预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比较了全方位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女21例,男28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9.86±8.64)岁;文化程度:小学2例、初中7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27例;合并症:冠心病7例,糖尿病8例,高血压病7例,原发病22例,其他5例。观察组女23例,男26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59.86±8.64)岁;文化程度:小学1例、初中7例、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25例;合并症:冠心病6例,糖尿病8例,高血压病8例,原发病21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和性别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经脑MRI或CT检查确诊,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4]。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环境、饮食和药物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树立规律睡眠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1)心理康复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目标性心理疏导方案,通过加强沟通、语言鼓励、榜样激励和情感支持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并发症康复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状态,关注给药速度,防止诱发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定期清洁床铺,避免压疮;观察尿管是否通畅及尿液颜色,做好呼吸功能和排便能力训练。(3)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言语障碍者,根据其语言功能情况制定语言康复训练计划,创造温馨、融洽的语言环境,刺激患者的视觉、听觉和语言功能,从音节逐渐过渡到字、词、句、段,加强科学训练内容;对肢体障碍者,在肌力未恢复前,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训练,按由大关节到小关节的顺序进行屈伸、旋转、内收和外展等活动,确保关节的灵活性,逐渐过渡到床上平衡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并锻炼洗脸、刷牙和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4)对家属进行家庭护理技能培训,指导家属做好出院后的家庭护理。
1.3 观察指标 (1)采用Barthel指数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得分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越好。(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分越高,提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3)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护理人员态度与基础操作、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调查问卷总分100分,>70分为满意;60~7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Barthel指数干预前 干预后MMSE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49 49 t P 55.06±18.16 54.89±17.97 0.047 0.963 74.71±22.17 61.61±15.78 3.370 0.001 16.79±3.74 16.31±3.62 0.646 0.520 21.02±6.36 18.29±3.41 2.648 0.001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分,±s)
SAS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SDS干预前 干预后49 49 t P 55.47±16.36 55.92±15.81 0.139 0.890 34.57±13.58 40.63±14.82 2.110 0.037 55.64±15.61 56.84±15.95 0.376 0.708 33.67±14.27 41.28±14.63 2.607 0.011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脑梗死是指因脑血管阻塞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复杂,与脑损害部位、严重程度、缺血血管大小和并发症相关,轻者表现为头痛、呕吐、肢体无力、眩晕和恶心等,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昏迷、死亡[5]。同时,脑梗死发病突然、病程长、功能恢复慢,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悲观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康复期的治疗效果,因此,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6]。
常规护理虽可在脑梗死康复期间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未能依据患者机体状态进行针对性护理和康复训练,因此,患者难以从中获益[7]。全方位护理干预不仅加强了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关注,而且将注意力放到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所处环境和物理因素等影响康复的因素上,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需求和实际病情进行全面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护理服务,可有效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康复训练,促进整体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8]。本研究将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通过心理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避免其出现焦虑、悲观和抑郁等负性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并发症康复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言语、肢体训练,促进其言语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能改善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能改善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缓解其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