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2019-06-04 03:05刘君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4期
关键词:醒脑偏瘫肢体

刘君玲

(河南省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 禹州461670)

脑卒中为神经内科多发病症,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可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影响日后生活能力,致使生活质量下降。近年来脑卒中病死率虽明显降低,但患者仍会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其中以偏瘫较为常见,而积极康复治疗是现阶段临床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障碍,促使其生存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1~2]。中医将卒中归于“中风”范畴,而针刺为中医治疗卒中后偏瘫的重要措施,其中醒脑开窍针刺法具有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等多靶点效应,有利于改善脑功能[3]。本研究旨在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8月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 53~76岁,平均年龄(64.05±3.67)岁;左侧27例,右侧24例。研究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 51~78岁,平均年龄(63.69±4.01)岁;左侧 30例,右侧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有明确卒中病史;生命体征平稳,存在明显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痴呆、昏迷、意识障碍者;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者;卒中发病前有智力缺陷或认知障碍;有精神疾病史。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0 mg/次,口服,每晚1次;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次,1次/d,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次,口服,1次/d。

1.3.1 对照组 接受常规康复训练。(1)卧位训练:保持患侧卧位、健侧卧位或平卧位的抗痉挛体位,定时变换体位,患肢放于枕上,前伸肩关节,维持腕背伸,伸展手指,患侧臀部与大腿下垫支撑枕,膝下放小枕,微屈膝关节,避免足底接触支撑物。(2)翻身及起坐训练:站于患者一侧,指导患者双上肢握手伸肘,头转向侧方,上举肩部90°,以健侧上肢带患肢向前伸肘,用力转动躯干以翻身,摆膝完成肩胛带与骨盆带共同摆动,转为侧卧位;起坐时,自侧卧位开始,健侧手于腋下支撑,以健足推动患足,用力推动躯干,手掌边推边进行后撤,躯干用力侧屈坐起。(3)坐站训练:取坐位,两脚平放于地面,双上肢握手伸肘,充分前伸肩部,前倾躯干,抬头向前,朝患侧触及目标物,重心移至患侧下肢。(4)步行训练:首先进行平行杠步行或扶持步行,随后转为徒手步行。以上训练均25 min/次,3次/d。持续治疗4周。

1.3.2 研究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斜刺泻法针刺人中穴,斜刺补法针刺三阴交穴,直刺泻法针刺双侧内关穴、极泉穴、尺泽穴、委中穴,均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连续针刺6 d休息1 d。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能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肢体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FMA)评定量表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肢体运动能力越好;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分值越低越好[4]。(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0级,为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为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为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为无变化。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5]。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BI与FM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BI与FM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BI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BI与FMA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NIHSS、BI与FMA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时间 BI FMA NIHSS研究组对照组51 51治疗前t P研究组对照组51 51治疗4周后t P 35.78±6.11 36.13±5.71 0.299 0.766 65.25±7.17 56.28±6.45 6.642 0.000 30.79±5.66 31.14±6.02 0.303 0.763 69.43±6.72 62.81±7.01 4.868 0.000 21.79±2.18 22.02±2.04 0.550 0.583 8.35±2.05 11.14±2.26 6.530 0.00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卒中病死率有明显下降趋势,但多数存活者仍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且多表现为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致使生存质量显著降低。因此,对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有效措施,促使其肢体功能早期恢复,对提高其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康复训练为恢复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重要措施,可重建、增强患者中枢突触功能,实现中枢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6]。近年来,中医在卒中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得到普遍重视,针刺作为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传统医法,通过以针刺入人体特定穴位而达治病目的,其中醒脑开窍针刺法较常用,主要是依据“以滋补肝肾为主,以疏通经络为辅”理念所创制。本研究选取人中、三阴交、内关、极泉、尺泽及委中穴予以针刺。其中,人中穴常用于中风治疗,刺之能醒神开窍;三阴交有调理肝脾肾三脏之功效;内关穴能宁心安神、疏通经脉、调补阴阳气血。极泉穴活血通络;尺泽穴配以委中穴有清热化湿之功效。诸穴共同刺之,能够达到醒神开窍、通调元神之功效,并可改善局部血流状态,增加脑血流量及脑组织含氧量,且可对抗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以此改善脑神经功能[7~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BI与FM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BI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中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效果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恢复神经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改善缺血区域微血管系统形态与功能,保护神经细胞内部结构,减少毒性氨基酸血清含量,改善神经递质水平,对保护性一氧化氮及毒性一氧化氮间比例予以调节;并抑制钙离子超载,减轻氧自由基损伤,增强抗氧化系统活性,阻止细胞凋亡;还可减少体内炎症反应程度,诱导保护性基因表达,进而加速神经网络重建,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促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改善。综上所述,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醒脑偏瘫肢体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星蒌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