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利
(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 信阳464000)
原发性青光眼分为开角型、闭角型,临床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多见,在>40岁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7%,而≥50岁人群中发病率为1.1%以上,失明率高达38.3%[1]。PACG主要是由于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小梁网产生永久性粘连,致使房水外流受限,引起眼压升高[2]。中医认为,PACG 属“绿风内障”的范畴,风、火、痰等为其主要病因,以致气血失调、脉络阻塞、神水滞留而发为本病,故治疗重在化瘀活血、醒目通窍[3]。本研究旨在探讨PACG采用明目通窍汤结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0例PA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 45~72 岁,平均年龄(55.21±3.12)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02±1.47)年。对照组男31例,女 29例;年龄 42~75岁,平均年龄(55.31±2.54)岁;病程 3~6年,平均病程(4.15±1.2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眼压≥27 mm Hg,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继发性或开角型青光眼、合并其他眼病、研究药物过敏、伴发糖尿病、处于妊娠或哺乳期、严重系统病症等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4750)6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明目通窍汤结合针刺治疗。明目通窍汤:当归30 g,柴胡、茯苓、栀子、红花、川芎、葛根、丹皮各15 g,石菖蒲10 g,菊花 6 g,水煎,200 ml/剂,1 剂 /d,分 2 次口服,持续用药1个月。针刺:取太阳、风池、百会、光明、睛明、攒竹、球后、行间、三阴交等穴位。以碘伏常规消毒针刺皮肤后,太阳直刺1寸,风池向内上方鼻尖针刺1.5寸,百会斜刺0.5寸,光明、三阴交直刺1.5寸,睛明直刺0.5寸,针刺前左手向外推眼球,右手携针尖沿眼眶内壁慢刺,捻转手法,待眼部酸胀、流泪为宜;攒竹向下斜刺0.5寸,行间直刺0.5寸,球后沿眼眶下壁刺入视神经孔方向直刺1寸。根据患者不同的中医辨证类型采取不同的补泻手法,行针30 min/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1)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4~5]:眼部症状完全消退,眼压<21 mm Hg,视力、视野恢复正常,为治愈;眼部症状明显好转,眼压<25 mm Hg或眼压下降>8 mm Hg,视力提升≥2行,视野无缩小,为显效;眼部症状逐渐缓解,眼压<25 mm Hg,比治疗前下降 3~7 mm Hg,视力提升1~2行,视野轻微缩小,为有效;眼部症状无变化或加重,眼压>25 mm Hg,视野逐步缩小,视力下降,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力、视野指数[平均缺损值(MD)、平均视敏感值(MS)]变化。(3)通过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视神经功能,包括 P100波幅 (AP100)、P100波峰潜时(LP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眼压、视力及视野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眼压、视力、MD及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MD低于对照组,视力、MS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眼压、视力及视野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眼压、视力及视野指数比较(±s)
MS(dB)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眼压(mm Hg)治疗前 治疗后视力治疗前 治疗后MD(dB)治疗前 治疗后60 60 t P 27.98±3.41 28.01±2.57 0.054>0.05 17.53±2.77 22.54±3.32 8.975<0.05 2.31±0.11 2.25±0.23 1.823>0.05 4.92±0.63 4.60±0.42 3.274<0.05 20.76±3.12 21.03±3.45 0.450>0.05 9.63±1.01 16.52±2.33 21.016<0.05 12.90±3.41 11.98±2.10 1.780>0.05 22.47±3.36 17.02±2.54 10.023<0.05
2.3 两组视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AP100及LP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P100低于对照组,AP100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视神经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视神经功能比较(±s)
AP100(μV)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LP100(ms)治疗前 治疗后60 60 t P 109.21±3.21 108.12±3.56 1.761>0.05 87.60±1.41 99.53±1.32 47.845<0.05 5.79±1.12 5.81±1.56 0.081>0.05 7.98±1.03 7.02±1.02 5.130<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眼压、视力、MD、MS以及AP100、LP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MD及LP100低于对照组,视力、MS及AP100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明目通窍汤结合针刺治疗PACG的效果明显,能促进视力恢复,降低眼压,改善视神经功能。这与彭剑晖等[6]、李春慧等[7]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明目通窍汤中的当归可止痛、活血、补血,挥发油藁苯内酯可以降压,阻止血管收缩;柴胡具升举阳气、散热解表、解郁疏肝之效,其含柴胡皂苷,能保护线粒体,防止细胞损害;茯苓利水渗湿,其含茯苓酸,具有抗炎、抗氧化、镇静的作用;栀子清热、泻火、凉血,其内含的栀子苷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红花止痛、化瘀、活血,对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均具抑制的功效;川芎开郁行气、燥湿祛风、活血止痛;葛根升阳止泻、止渴生津、退热解肌,其内含葛根素,能促进血管扩张,抑制房水产生,降低眼内压;丹皮具有清热、凉血之效,丹皮酚能抗微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保护视神经功能的作用;石菖蒲宁神、开窍,通九窍,明耳目,其成分中含有丁香酚、β-细辛醚,对凋亡基因表达起调控作用,能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害。故诸药配伍,能达到标本兼顾之效,具有补肝益气、通窍明目的作用[8]。另外,睛明穴位于目内眦,攒竹穴位于眉头,均为眼病治疗的经验之穴,通过针刺,能改善局部血运;球后穴的后部是睫状神经节,针刺能止痛,抑制房水产生;百会与脑、脊髓连接,针刺能调控脑功能,降低眼压。因此,明目通窍汤结合针刺治疗能进一步调和气血,通络明目,降低眼压,促进视网膜循环改善,修复视网膜功能,减少视神经损害,从而改善视功能。综上所述,明目通窍汤结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