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刺络拔罐治疗小儿流感发热疗效观察

2019-06-04 02:57王静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4期
关键词:刺络拔大椎穴抗炎药

王静凛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 菏泽274000)

小儿流行性感冒(又称小儿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侵入小儿机体后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流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至今全球性流感大流行已发生过6次,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该病病死率高,全世界每年有25万~50万人因感染流感病毒而死亡[2]。2017年冬季全国罹患流行性感冒人数明显增多,其中儿童出现严重并发症、发展成流感重症病例的可能性更大。流感引起的小儿反复发热较难消退,单纯应用美林等西药退热疗效差,患儿体温持续居高不下,精神差、病程长,十分痛苦。我院结合临床实际,采用大椎穴位刺络拔罐治疗流感反复高热患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3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流感儿童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体温和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n 男(例) 女(例) 年龄(岁) 病程(例)0~6 h 6~12 h体温(例)38.5~39.5 ℃ 39.6~40.5 ℃病情程度(例)轻重治疗组对照组P值28 25 17 11 15 10 0.958 4.57±1.29 5.24±1.45 0.082 20 8 19 6 0.706 18 10 14 11 0.538 22 6 20 5 0.898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我国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中流感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儿年龄 3~7 岁,体温≥38.5 ℃,发热病程<12 h;(3)患儿家长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有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急性坏死性脑病、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情况的危重型流感患儿;(3)患儿存在器官功能严重疾病或免疫缺陷性疾病;(4)患有皮肤病、凝血功能异常等血液病、传染病、精神系统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并配合其它相应的对症支持(如咳嗽者给予止咳,血生化示心肌酶增高者给予营养心肌)治疗。同时要求患儿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和高油脂食物,并规劝患儿注意休息、多饮温水。对照组在体温≥38.5℃时给予布洛芬混悬液(美林)退热。治疗组在接受上述治疗的同时,体温≥38.5℃时给予大椎穴刺络拔罐治疗,每日1次。患儿取俯卧位,用0.5%碘伏对大椎穴位做局部常规消毒,然后右手持无菌注射器针头在患儿大椎穴上及其周围散在地点刺3~5针(依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点刺的针数),用火法拔罐,留罐的时间为15 min左右,取罐后用无菌干棉球擦去血迹,用碘伏再进行表面消毒。记录两组体温反弹高峰值、整个流感病程期间发热次数,发热完全消退时间、感冒症状好转情况。观察两组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3 d内体温降至正常范围且未再反复,感冒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治疗3 d内体温下降≥1.0℃,感冒症状部分消退;有效:治疗3 d内体温下降0.5~0.9℃;无效:治疗3 d内体温下降幅度未达到有效的程度,甚至加重[3]。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体温反弹高峰及发热次数比较 整个流感病程期间治疗组体温反弹高峰值比对照组低,发热次数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体温反弹高峰及发热次数比较(±s)

表2 两组体温反弹高峰及发热次数比较(±s)

组别 n治疗组对照组28 25 tP体温反弹高峰(℃) 发热次数(次)38.96±0.34 39.26±0.64-2.16 0.035 3.29±0.90 4.04±0.17-3.16 0.003

2.2 两组发热消退时间比较 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发热消退时间比较(h,±s)

表3 两组发热消退时间比较(h,±s)

组别 n 发热消退时间治疗组对照组28 25 tP 63.64±16.88 74.24±14.56-2.45 0.018

2.3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6.4%,远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流感引起的小儿发热热退又复起,较难退烧,西医常用的退热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起到退热效果是经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过程阻止前列腺素合成达到的。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上使用率较高,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也较多,如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还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低血容量休克等严重病症。非甾体类抗炎药禁忌及慎用证较多,如肝肾功能不全、过敏、消化道溃疡等。激素类药物依靠其抗炎、免疫抑制作用达到退热的效果,此类药物虽然退热作用强大,但可导致患儿机体免疫力降低,甚至如抗感染措施不及时反而会加重感染的程度。激素类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还有水盐代谢紊乱等,故应慎重选择应用激素类药物退热。

西医退烧药物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弊端颇多,而中医大椎穴刺络拔罐退热的方法在临床使用得心应手。大椎穴刺络拔罐退热法是采用针刺大椎穴部位感受性组织,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对机体冷热敏神经元放电系统、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脑脊液中钙离子浓度、发热中枢介质等产生影响,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此方法可使机体内溶菌酶含量显著增高[4],加强退热作用。大椎穴刺络拔罐退热法可以通过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达到降温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增多热休克蛋白(HSP)含量达到减轻炎症反应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增强机体热耐受能力的目的[5]。大椎穴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少阳经循行过大椎,故刺激大椎穴,可通调少阳经之经气,使之转枢流畅,驱邪外出[6]。因此我们通常选择在大椎穴部位进行刺血拔罐治疗风寒、气虚等各种证型的感冒。《针灸甲乙经》称大椎穴乃“三阳督脉之会”,内可通行于督脉,外流走于三阳经,泻补均可实施。大椎穴位于背部,背为阳,本穴为阳中之阳,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交会穴,故针刺大椎具有发汗解表、清热退烧之效[7]。《黄帝内经》早有记载称刺血疗法乃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源远流长,又叫做刺络放血疗法,起源于砭刺。该法使郁滞在经络中的气血疏散,从而调整了机体脏腑功能,保持了机体的健康状态。刺络拔罐疗法可使热随血出、火热外泻,从而达到治疗阴盛和外感热邪所导致火热病证的目的。督脉主一身之阳,有调节脏腑营卫之气的作用,进而提高机体抗病力,大椎穴刺络后予以拔罐,白细胞及网状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局部的血管扩张,从而促使疾病逐渐好转[8]。应用刺络拔罐法退热的优点如下:其一,操作方便,应用于急诊急症时方便快捷;其二,此法可以快速退热,效果显著;其三,没有肝肾损害、胃肠道功能损伤等西医退烧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其四,此方法成本低廉,可减少患者的费用支出;其五,人群普遍适用,排除晕针、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降低者均可应用。对于高热难以消退、高热反复、粒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和胃肠道损伤、退热药物过敏及药物等其它方法退热无效者来说,大椎穴刺络拔罐是一种理想的退热方法。综上所述,大椎穴刺络拔罐治疗小儿流感发热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刺络拔大椎穴抗炎药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刺络拔罐疗法的临床运用概况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春天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