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婷婷
摘 要:数学具有抽象性,对于小学生而言,搞明白数学知识,并不代表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真正会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文章就贯通“假明白”到“真感受”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体验学习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可借助于生活化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掌握“真本领”。事实上,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多处于“假明白”状态,表面上看似掌握了、听懂了,但事实上却依然模糊不清,依然是处于浅层理解阶段。如何贯通“假明白”到“真感受”的屏障?现就此简述如下。
一、用手亲历体验,感知数学的真实
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数学概念对于学生而言,更像是一句“陈述”,无法亲历和真正体验。在学习“千克”时,对于千克,本意是计量单位。我们在课堂上,罗列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红色的苹果、新鲜的鸡蛋、黄色的橙子、一袋食盐和一些大米,旁边还放着电子秤。面对各类物品,我们展开了教学话题。请同学们感知“千克”的概念,了解什么是“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轻多重?首先,在课堂上安排“掂一掂”活动,挑选几个学生,上台分别去掂量一下罗列的物品。同学们很高兴,也很积极,分别用手去感受不同物品的重量,有学生用左手掂一掂,再用右手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掂一掂,全面体会不同物品的实际重量。接着,第二个活动是称量。我们借助于電子秤,挑选学生对刚才的物品分别进行称量。怎样称量“1千克”的物品?如让学生称量“1千克”苹果,让学生称量“1千克”鸡蛋,让学生称量“1千克”大米,等等。学生的参与兴趣很积极,纷纷动手去称量。通过两次活动,我们让学生说一说“1千克”是多少,“1千克”有多重,借助于丰富的动手实践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去动手体验称量过程,了解和感知“1千克”的轻重,从而加深对“1千克”概念的理解。在教学活动组织中,结合数学体验,让学生在课内感知真实的数学,从自我经历中丰富数学认知,从而为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二、联系生活场景,增进数学的感知
在学习“千克”后,接着我们学习“克”,两者都是重量单位,两者之间有何对比或差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辨识“千克”与“克”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两者轻重的理解,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真实情境搭建,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中的“千克”与“克”,收获对数学的真切认知。很多学生都逛过菜市场,我们在课堂上设置买菜情境,由学生扮演商贩和购物者,面对不同的蔬菜,挑选相应的菜品,并进行称重,计算价格,购买蔬菜回家。在菜品上,有白菜,有辣椒,有调味料,有黄瓜,等等。结合学生购菜清单,分别将之与相应的单位进行对应。如辣椒买了200克,白菜买了2.5千克,佐料买了20克,黄瓜买了1千克,等等。接下来,我们又建议学生在课下,陪着爸妈去逛商场购物,让学生将喜欢的物品进行称重,并填写购物清单。有学生在购物单上填写零食的物品,并用“克”做单位;有学生在购物单上填写大米、面粉,用“千克”做单位;有学生在购物单上填写饮料,用“毫升”做单位。有学生写道:10千克的大米我感觉很重,从超市拎回家感觉快累趴下。有学生发现,相同重量的物品,它们的体积也不一定相同;体积相同的物品,它们的重量可能是相同的。有学生发现,同样的一包物品,用手拎起了与抱起了,举起了的感觉是不同的。有学生写道:平时在商场购物时,从来就没有注意过商品的重量,现在才发现,很多商品都有重量单位。如有的是“千克”,有的是“克”。通过让学生去生活场景中真实地体验购物过程,去关注和认识不同的重量单位,了解不同商品的重量,增强学生对“千克”“克”等不同单位的真切体会。
三、依托教学测评,增进对数学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测评来改进教与学,提高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将塑料袋子交给一位学生,让其装出1千克的大米,然后放到电子秤上去称重,看一看所装的大米重量与实际1千克大米之间的差距,由此来考查学生对“1千克”轻重的把握能力。用不同大小的纸杯,分别装入水,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来估算这杯水的重量有多少克。通过学生动手体验,来考查学生对“克”的感知与把握。不同的测评方式,主要是衡量学生对相关“千克”“克”等单位的理解与感知,促进学生从“假明白”走向“真感受”。事实上,在数学课堂,数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生活化情境的营造,有助于增强学生数学直觉意识。同时,除了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数学外,还要通过联系生活,从具体的数学体验中去准确地把握数学问题。在对“千克”与“克”的教学中,我们将课堂活动、课下体验,教学评测进行融合,引领学生从生活化数学问题中积累经验、形成体验,内化实实在在的数学能力。
总之,对于课堂上出现的“假明白”现象,我们要用手亲历体验,感知数学的真实,联系生活场景,增进数学的感知,联系生活场景,增进数学的感知,从而突破“假明白”的屏障,获得“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