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后任务的应用

2019-06-03 04:15侯文雪
速读·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

侯文雪

摘  要:课后任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训练和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课后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中起着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成果的积极作用,从而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后任务应用

课后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有其自身的特点,是认知、能力、情感的有机统一。课后任务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起着巩固、扩大和延伸课堂教学成果的积极作用,弥补了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不足和欠缺。

一、地位和作用

1.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明确课后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以及它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有利于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课堂教学成果起到消化巩固的积极作用。

2.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面。课后任务不是简单重温课堂教学内容,而是通过多渠道的社会实践活动,突破课堂教学容量扩大知识面。

3.延伸课堂教学的新领域。课后任务进一步拓展单一训练所无法涉及的新领域,即通过社会实践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和能力。

二、方法与途径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荀子说: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每个学生都有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主动性,只是发挥主动性的程度有所不同,这是人所特有的能动作用之一,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的。这并不是否定课堂教学,只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读、学生跟”的被动式教学深表异议。课后任务把课堂搬到社会、家庭,教师更多更主要的是交代任务、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主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布置课后任务,扩大了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联系现实生活,主动参与语言交流,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强调学习的目标性。课后任务的设计和布置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性,以此为“纲”,引导学生举目望纲。学生完全可以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而形成目的性,来安排自己的课后学习和实践活动,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尤为重要。课后任务可以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才能更好的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见景思义,激发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和主动性。特别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创设情景,带着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课后任务还可以让学生从广播、电视、电影录像、书报杂志和网络系统等媒体中获取信息,但更应教会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归纳提炼资讯。此外,课后任务还可以让教学双方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共同组织教学改革,师生之间、不同个性特长的同学之间,就道德与法治教教学问题开展专题讨论,互相启迪启发,互相思维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4.营造学习的好环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课后任务要求教师布置学生的庭家作业,应区别于传统的教学,交书本于社会,变单一为丰实,变有限的情景模拟到身临其境的人文环境。在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然后布置课外查阅书籍、从电视、图册、网络,课外读本中了解不少国家的风土人情:西方国家参与婚礼要身着白色衣服,而葬礼则穿黑色衣服等促进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基础知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综合应用要得当

1.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主体;而课后任务则提供了课外实践的舞台,学生是当然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已不是走向讲台,而是幕后编导。因此,无论是课后任务的设计,还是课后任务的实施,最终的检查验收,都应留给学生自主选择和表演的舞台。

2.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这是因人施教的基本前提,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受环境的制约性,都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密切关联。综合应用课后任务,不同于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一是要设计多样性有兴趣的任务,好比拼盘大餐,让学生各取所需。二是认同统一任务有不同的完成形式,重点检验学生灵活掌握道德与法治的能力。

3.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同个性的学生兴趣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激发想象力,发挥创造性。

4.课后任务防止放任自流。课后任务适应新课标改革方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坚持下去。但由于教学双方长期习惯于课堂教学,或是对课后任务的认识准备不足,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現放任自流现象,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及时调节课后任务。

总之,课后任务的实施要高度重视,要制定严密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特别是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不是任务轻了,而是责任重了;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建立一套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学生在课后任务的教学活动中,能不断得到检验、认同、激励和表彰。

参考文献

[1]初中道德与法制新课程标准.

[2]刘剑.春初中思想品德作业构建的实践研究,2014(5).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转变角色进行情境教学的思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探究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生活化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微课在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